趙愷悅
摘 ?要: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闡述道理、講解事物的文體,但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中,說明文教學晦澀難懂、難以理解、難以教學等問題,教學方式模式化難以創(chuàng)新等困惑,但是說明文能規(guī)范學生準確表達,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拓展學生思維模式等積極作用,所以我在小學說明文教學上進行了多種嘗試,本文就針對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說明文啟思教學的可行性策略進行探究。
關(guān)鍵詞: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說明文;啟思;教學策略
說明文通過準確平實的語言表述概念、闡述事物本質(zhì)和其發(fā)展的規(guī)律,具有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實用性。學習說明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的科學態(tài)度,有益于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形成規(guī)范準確的語言。但就說明文教學的現(xiàn)狀看,過于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而忽略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情感的理解而忽略表達的效果,尤其是農(nóng)村說明文閱讀方面的教學更是舉步維艱,幾乎是走向了學生厭學、老師厭教的情況,整個說明文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無效或者低效狀態(tài)。
一、研究說明文啟思教學策略的必要性
1、教師方法的單一,輕視說明文教學
說明文不同于其他文學類型的文章,基本是上沒有過于活潑的語言,很多老師也認為說明文簡單枯燥,沒有太多生動深刻、可供挖掘的 “教學點”。這就使得在傳統(tǒng)的說明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般是按照“抓特征、理順序、明方法、講語言”的程序?qū)γ科f明文進行思路大致相同的分析,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使說明文的文體知識在不同的文章中反復落實,體現(xiàn)了對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三方面的重視。但這樣做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就是知識的淺層次重復、教學方法的雷同,與其他文體相比,
2、學生思想上的懈怠性
大部分學生相對喜歡小說、散文等文學性強的文章,卻比較厭煩文字相對枯燥的說明文,對于本身以說明性文字為主的說明文的教學造成了很大的阻礙。甚至有學生認為學習說明文,就是學習表達順序、文本語言、說明方法三大方面,除了這三大方面,其他的內(nèi)容是可以不探究的。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習慣性進行模式化學習,是造成學生在學習說明文上所缺乏的主動性的主要原因,這類現(xiàn)象的出項就迫切需要探究說明文的啟思教學途徑,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能動性,提高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二、說明文啟思教學策略途徑
1、啟思于興趣中,精心準備第一課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如果能把握住學生學習說明文第一課這一時機,在教學開展中打破常規(guī)模式,以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和興趣為主,啟思于說明文中興趣,可收到“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效果,學生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任務和負擔,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2、啟思于合作中,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
最好的教學不是教師最詳盡的講解,而是指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的過程中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該課說明文基礎(chǔ)知識的合作學習活動方式有多種,如可在課堂中穿插設(shè)置以下合作活動:
活動一:【說一說】“我”來復述。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讀后合上課本,同桌間嘗試按課文表述方式,互為復述、互聽,互提意見。翻開課文自主校對。有聽的對象,有同桌的監(jiān)督,學生會盡力說好。當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時,他就越能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中的重要地位,才能悟到每一篇文章有了自己和同學的積極合作都能變得意趣盎然的。
活動二:【比一比】“我”與作者比表達。要求:“以斑貝、天牛、紅螞蟻為例說生物入侵”為題,說一段話。先獨立述說,再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是班級展示。因是“比一比”的活動,就存在著同學之間的良性競爭,競爭會激發(fā)學生的自我促進意識,合理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揚長避短。
活動三:【寫一寫】展示課外三個生物入侵危害的材料,請同學們認識了解,然后仿照課文第三自然段的“總起句→一個詳例→兩個簡例”的格式進行片斷仿寫,要求要在其中使用舉例子、列數(shù)字等兩種說明方法。想要順利學生須讀好材料,然后以自己對材料的感悟程度做選擇,有把握寫好的詳寫,其他兩個資料概括為兩句話。這樣的表達活動或許對于農(nóng)村學校的學生有一定難度,所以在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讓小組合作討論后在共同仿寫,一起出謀劃策。
這些活動教學的實施雖然會花費一些時間,但學生對學習說明文最厭煩的是老調(diào)重彈,所謂“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順序”這些套話,即使是農(nóng)村學校的學生也能一點就通了,哪里還需要老師喋喋不休!所以老師們完全可以借助這些合作活動,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自我啟發(fā),從而感受到學習說明文與眾不同的樂趣,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
3、啟思于情感中,以真情品讀課文
與其他文體一樣,說明文中也同樣有著作者獨特的情感教學價值,知識我們經(jīng)??吹降氖墙處熒驳胤治龈鞣N抽象的說明方法概念,而在無意中忽略掉了說明文中的情感因素。教師可以依托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基于學生獨特感受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在讀中品味語言風格,在合作討論中感受語言的科學和準確,滲透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受到情感的啟迪。
小結(jié):
農(nóng)村說明文的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和局限,但并不是不可變的。說明文在平實嚴謹?shù)恼Z言中包含著豐富的知識,我們農(nóng)村教師可以嘗試慢慢改變固化的說明文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啟發(fā)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說明文的學習中,不僅得到知識和經(jīng)驗,而且能夠得以啟迪,在多樣有效的言語實踐中,得言、得意、得法,使課堂散發(fā)說明文教學的獨特魅力。因此,愚認為說明文教學決不能舍棄靈活生動、豐富多彩的知識本身,簡單地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失去讓學生觸摸知識、分享理趣的機會。
參考文獻:
[1]陳樹元.如何確定說明文的教學內(nèi)容[J].中學語文教學,2011(04).
[2]陳晶.從意圖出發(fā)——說明文閱讀教學新探索[J].語文教學通訊,2009(10).
(浙江省義烏市荷葉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