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尸位素餐”,常用來形容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的人。顯然,這個成語是貶義的,所以用“尸體”的“尸”來罵那個不干事的人,也說得通。不過,“尸位素餐”里的“尸”可不是指“尸體”哦!
先秦時期,人們經(jīng)常舉行祭祀,以乞求先祖靈魂的庇佑。不過,靈魂總是無形的,人們很難知道祖先們到底有沒有享用祭品。于是大家想了個辦法:祭祀時找一個活人代表祖先的靈魂接受大家的祭拜。這個人就是“尸”。當(dāng)然,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當(dāng)尸的,必須由受祭者的臣子或?qū)O子充任,一般人根本沒有機(jī)會。
那么,尸需要做什么呢?很簡單,只要一直端坐著看大家獻(xiàn)上祭品,走完祭祀的流程就行了。所以,“尸位”就是形容像尸一樣,占著位子而不做任何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