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寓意
代指帝王的詔書(shū)。
典故出處
《禮記·緇衣》
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①;王言如綸,其出如 ②。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p>
[注]①綸:由絲線編絞而成的綬帶。② (fú):同“紼”,古時(shí)拉棺材用的大繩。
白話釋義
孔子說(shuō):“君主講的話,假如是像絲那么細(xì),傳到百姓耳中會(huì)變得像綬帶那么粗;君主講的話,假如是像綬帶那么粗,傳到百姓耳中會(huì)變得像拉棺材的繩子那么粗。所以上位者不能講虛浮不實(shí)的話:可以說(shuō)而不可以做的話,君子就不說(shuō);可以做卻不可以說(shuō)的話,君子就不做;這樣一來(lái),百姓就會(huì)言不違背其行,行不違背其言了(即言行一致)?!?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1/04/02/qkimageskeydkeyd202102keyd20210223-1-l.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