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yè)笑
(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山東 青島 266041)
在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下,只有深刻理解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不斷突破教育體系與課程內容之間的功能障礙,建立一種綜合的藝術方法。教育和思想政治因素滲透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藝術技能,同時指導正確價值觀和藝術素養(yǎng)的形成,并成為一種新型的高素質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等學校的藝術課程中,探索如何將兩者相結合的方法和策略成為高等學校必須關注的研究課題。
高校藝術課程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能力,使他們具有高貴的藝術素質和審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美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素質,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很高的道德修養(yǎng)。盡管兩者的目的不同,教育形式也不同,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F代社會技術和信息發(fā)展的速度相當快,對人才的培養(yǎng)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應用型人才。藝術性教育不僅要遵循與時俱進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藝術技能,而且要克服美術教育中存在的誤解和功利主義思想,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協(xié)調和糾正。根據權威的調查,現有的美術教育存在偏離目標的問題,單面核心素質的弊端極為明顯。這就要求高等學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的專業(yè)修養(yǎng)提供針對性的培訓。還必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妙影響,對學生進行育人,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藝術素養(yǎng),提高審美素養(yǎng),使學生成為全面成長的現代人才。
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藝術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藝術技能,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素質。盡管兩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方面存在明顯差異,但兩者在最終的教育追求中具有高度的兼容性,這就是培養(yǎng)具有高素質培養(yǎng)和高水平技能的現代新人才。一方面,藝術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和灌輸,同時也存在著諸如功利主義和技術思想等誤解。藝術教育過程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協(xié)調和糾正。根據對“藝術學生的專業(yè)核心素質”的調查,有65%的學生認為專業(yè)技能是藝術教育的核心素質,而職業(yè)道德僅占12%,一些學生甚至錯誤地認為藝術只是贏利的平臺。
種種現象表明,當前的美術教育訓練目標偏頗,核心素質單一,其他弊端。要加強對專業(yè)修養(yǎng),理想信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美術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滋養(yǎng)和培育。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高校不斷涌現著多種價值觀念,這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認知和行為。一些浮渣思想隱藏在藝術和文化作品中,巧妙地改變了學生對藝術修養(yǎng)的認知標準。與簡單直接的形式相比,這種無形的思想滲透方式更加可怕。因此,當代大學教育迫切需要將適當的思想政治因素納入大學藝術課程的教學設計中。
教學設計是指系統(tǒng)的課程建設活動,在某些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使用設計技術來計劃和有目的地進行課程活動,以指導藝術課程的評估和實施。在高校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對美術史的闡釋,將思想政治要素整合到案例中,以及將思想政治要素整合到案例中來進行美術實踐,使學生可以利用知識在實踐中,從而實現將思想政治因素融入藝術設計的教學目標。
現代大學把美術課程的教育,思想政治因素作為相關課程整合的基礎。藝術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因素結合的目的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創(chuàng)新高校美術課程的教學模式,不斷豐富其課程設計和實踐的內容。專業(yè)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始終要緊緊圍繞“修身育人”這一基本任務,以培養(yǎng)道德、智力、體育、藝術和勞動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后繼者為指導。思想政治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形成系統(tǒng)突出專業(yè)知識的思想政治價值。在高校美術課程本來就是知識和技能目標的基礎上,增加與藝術息息相關的思想政治要素,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實現思想指導。
課程的教學設計,作為大學藝術課程與思想政治因素融合的載體,影響了兩者融合的實際效果。因此,高校需要通過構建新的公共藝術和通識課程設計以及其他新的藝術課程機制,提高思想政治因素在教學設計中的作用,發(fā)揮思想政治因素與藝術課程的互補關系,并突出內部藝術課程的教育。思想政治因素的特征。在確定課程的思想政治要素的基礎上,探索與課程設計有關的思想政治要素,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與思想政治要素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例如:為了實現“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目標,可以探索“紅色革命設計主題”,“紅色電影”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講“藝術史”時,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引導學生理解前人的重點是“工匠精神”和“藝術作品的指導力量”。
為了實現高校美術課實踐形式和內涵,思想政治要素的統(tǒng)一,加強高校美術課德育功能。高校在藝術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從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和主導思想的更新中尋找異同,探索藝術活動的文化物質內涵,以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大學藝術課程。同時,為了保證美術實踐活動的質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高校利用美術文化活動進行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豐富了美術課程的文化資源?!罢n程思想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要正確處理專業(yè)知識的“顯性教育”與思想政治的“隱性教育”之間的關系。在上課前,下課后或下課后,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老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辯論,引導學生進入基于顯性專業(yè)知識的隱含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高??梢酝ㄟ^藝術史講座、小組表演、藝術欣賞和工作欣賞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并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此外,在美術課程設計和思想政治因素整合的過程中,營造和諧的德育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對促進學生思想的升華具有重要作用,這是大學中隱藏的道德教育資源。高校教師可以利用藝術文化來提升校園的整體文化品位,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藝術教育服務,并使整個校園環(huán)境成為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因素融合的舞臺。具體包括:校園藝術中的人文自然景觀,公共藝術教育可以彰顯校園教學樓,校園公園景觀以及大學生藝術俱樂部的實踐活動之美,以展示校園的藝術和文化,使學生得以巧妙地提高它在校園里具有思想道德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校要重視教育隊伍的建設,同時在課程教學設計的實踐中,要充分發(fā)揮有效的評價機制,優(yōu)化課程的多層次評價體系。藝術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思想政治教學相結合,應從課程內部出發(fā),從課程外部看,努力發(fā)揮社會實踐作用。教師在課堂上結合理論知識,組織學生進入社區(qū)、走上街頭、開展各種藝術宣傳活動。整個藝術教學活動可以由學生自己組織、計劃和實施,不僅可以鍛煉必要的專業(yè)技能,如整理、分析、數據收集和語言交流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很多事情上,我們應該首先表現出來,發(fā)揮領導作用和積極作用,進一步加深將思想政治因素納入教學設計的效果。
總而言之,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同學科的范圍和目標也不同。但是,兩種教育之間仍然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它們具有很強的融合性。現代社會迫切需要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這不僅對人才的專業(y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責任感。在這種背景下,高校意識到了將思想政治因素納入高校藝術課程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并通過思想政治要素與藝術課程設計實踐的融合和滲透來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高校藝術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思想政治因素的融合存在很多問題,目前仍在不斷探索中。教師要意識到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主動承擔美術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義務,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整合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