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梅
自閉癥兒童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傳統(tǒng)的溝通教學通常是在封閉的環(huán)境下完成的,雖然能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但因缺少與他人的溝通,導致溝通教學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自然場景教學法強調(diào)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性,能有效激發(fā)自閉癥兒童語言溝通的主動性,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自然情景教學是以自然語言作為溝通手段的教學方法,其結(jié)合核心教學內(nèi)容,通過自然環(huán)境激發(fā)兒童交流的自主性。尤其是針對自閉癥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教師應合理運用自然情境教學法,充分調(diào)動自閉癥兒童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進行自主交流,最終實現(xiàn)溝通教育的目的。
語言的發(fā)展對于兒童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文字本身就是思想的物質(zhì)外殼,積極地進行語言訓練,能不斷地提高兒童的表達能力和交流意識,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但對于自閉癥兒童這一特殊群體而言,他們的語言發(fā)展速度較慢,不僅理解能力較弱,而且難以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不愿意主動與他人溝通,因而難以融入社會群體,難以實現(xiàn)良好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在語言教學的實際發(fā)展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大力開展相應的語言訓練,以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
第一,自閉癥兒童不愿意與他人交流,更不愿主動與人溝通,自然環(huán)境教學法通過調(diào)整環(huán)境激發(fā)自閉癥兒童溝通的興趣,減小他們對溝通的排斥性,促使他們更積極地與他人溝通,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
第二,自閉癥兒童的溝通能力有限,不會使用問好、提出意見等社交語言。很多自閉癥兒童即使與他人進行交流,也只能簡單地提出自己的需求,運用自然情景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幫助自閉癥兒童發(fā)展自身溝通能力,提高其溝通技能。
第三,自閉癥兒童在溝通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問題行為和自我刺激,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自然情境教學法將自閉癥兒童的興趣放在首位,充分尊重他們的差異性,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語言,使用正確的語言與他人進行溝通,還可以有效地減少他們的問題行為和自我刺激。
對于自閉癥兒童的教育教學工作來說,教師要構建一個合適輕松的情境,將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中,從而有效實現(xiàn)溝通教學的目的。下面簡要談談我對自然情境構成要素的看法。
(一)構建合適的環(huán)境
首先,教師要為自閉癥兒童構建一個合適的情境。一個合適的情境對于自閉癥兒童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教師構建的情境不是自閉癥兒童所喜歡的,甚至是自閉癥兒童所恐懼的環(huán)境,不僅無法達到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溝通教學的目的,而且還會造成自閉癥兒童的心理負擔,阻礙溝通教學的進行。因此,在進行溝通教學前,教師要為自閉癥兒童構建合適的自然環(huán)境,如輕松整潔的房間、充滿陽光的草地或是播放著抒情悠揚音樂的教室等。
(二)建立反常會話模式
其次,教師在構建自然情境時,還需要為自閉癥兒童建立反常會話模式。所謂反常會話模式實際上是指教師要采用自閉癥兒童能夠理解的會話模式。由于自閉癥兒童平時不愿和他人交流溝通,所以他們的說話模式往往與別人不同,而教師為了和自閉癥兒童進行交流,達到溝通教學的目的,就要建立反常會話模式,去發(fā)掘自閉癥兒童所喜歡、關注的事物,以此展開話題與自閉癥兒童進行溝通,從而構建有效的自然情境溝通模式。
(一)簡單的示范
示范是自然情境教學中最基本、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對于自閉癥兒童來說,針對他們不愿開口說話的特點,教師應該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溝通教學。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示范,讓自閉癥兒童掌握最簡單、最基本的語言技能,通過教學情境的簡單對話,逐漸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重視自閉癥兒童模仿興趣的培養(yǎng),根據(jù)他們的興趣愛好使用簡單的詞句進行教學;第二,及時關注自閉癥兒童的動態(tài),如他們做出正確的反應,應及時對其進行鼓勵和肯定,并反復示范,加深他們對詞句的記憶;第三,如果自閉癥兒童沒有反應或反應不對,教師應合理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反應,并給予鼓勵。
(二)提示—示范
提示—示范這個方法主要是為自閉癥兒童提供模仿的機會,教師可以先與自閉癥兒童溝通一些最基本的問題,例如他們對模仿是否感興趣等。這種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集中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訓練他們在交流中快速正確地做出反應的能力,并通過提示完成模仿。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關注自閉癥兒童的興趣愛好,根據(jù)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提問;第二,及時關注自閉癥兒童的動態(tài),對兒童的正確反應及時鼓勵和肯定,如果兒童做出不正確的反應,教師應再次通過提問和示范,引導兒童做出正確反應,并及時進行鼓勵;第三,如果自閉癥兒童一直無法做出正確的反應,應重復進行以上步驟,直到他們做出正確的反應為止。
(三)拖延時間
拖延時間也是自然情境教學中較為有效的一種方法,主要是教師在進行溝通教學時,在自閉癥兒童對某件事物產(chǎn)生強烈興趣或教師給予一定的刺激后,延長提示時間,等待他們主動進行溝通。例如,在教自閉癥兒童識別簡單的數(shù)字時,教師可以向他們展示喜羊羊、灰太狼等圖片,如果他們對圖片感興趣,或者臉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高興表情,教師可以繼續(xù)播放課件并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圖片;如果他們沒有回應,教師則應適當進行提問:“你們看過喜羊羊嗎?”再根據(jù)排列的圖片順序問:“你看到誰跑在最前面呀?”“跑在第二、第三的是誰呀?”等問題。通過自然環(huán)境引導自閉癥兒童注意觀看圖片,提供給他們思考、反應的時間,以促使他們主動發(fā)言。
(四)隨機教學
隨機教學可以有效提高自閉癥兒童的學習自主性、溝通互動能力以及利用溝通技巧的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自然情境引導和鼓勵自閉癥兒童與他人交流。在運用隨機教學的方法時,教師首先要掌握自閉癥兒童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規(guī)律以及個人喜好等,在此基礎上進行隨機教學。隨機教學主要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了解自閉癥兒童的實際需求;第二,關注并保護自閉癥兒童的興趣與喜好;第三,給予正確反應的自閉癥兒童表揚和肯定,對不正確反應的兒童引導他們做出其他選擇。
(五)多利用肢體語言或手勢
溝通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感知信息-理解信息-作出反饋-反饋信息檢驗。以上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就會導致溝通不暢。自閉癥兒童不愿與他人互動,是因為他們不能準確感知他人帶來的信息,同時還因為自閉癥兒童難以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抽象、間接、模糊的言語表達對他們來說并不適用。自閉癥兒童感受不到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和復雜多變的表情,因此在溝通和交流時,應該盡量簡單化,多利用肢體語言和手勢,便于自閉癥兒童理解。
(一)以自閉癥兒童的興趣為訓練基礎
興趣是誘發(fā)兒童學習的基本動機,有動機的學習才更容易達到滿意的效果,因此動機的誘發(fā)是自閉癥兒童學習的基礎。
(二)以自閉癥兒童為主導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習慣掌控整個教學流程與交流,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讓自閉癥兒童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自閉癥兒童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在學習引導過程中,一味地要求他們配合教師,他們會逐漸變得不愿學習。因此,教師在引導自閉癥兒童溝通交流時,要以自閉癥兒童為主體,讓他們自己掌控交流的節(jié)奏,而教師則應該以引導者、引領者的角色,觀察自閉癥兒童的交流情況,并在恰當?shù)臅r機引導、點撥、幫助自閉癥兒童正確交流和溝通。
(三)在自然情景中進行語言干預
情境背景是溝通的重要信息,因此,自然情境教學強調(diào)溝通教學需要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例如美容院理發(fā)、菜市場買菜等情境,為自閉癥兒童提供真實的情境,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溝通與交流的方法。
自閉癥兒童缺乏溝通的主觀意圖,他們不愿意主動溝通,不具備主動將所學語言用于溝通的能力,而自然情境教學強調(diào)通過環(huán)境的調(diào)整來尋找和激發(fā)自閉癥兒童主動參與交流和溝通,注重自閉癥兒童的興趣愛好,強調(diào)激發(fā)他們的語言動機。
(一)促進溝通能力的發(fā)展
自閉癥兒童的溝通能力有限,他們的溝通目的只是為了滿足基本的需求,而缺乏評價、表達意見、打招呼等日常社交用語。而自然情境教學不僅能促進自閉癥兒童請求語言的發(fā)展,同時還能促進他們描述語言、打招呼、問題回答等其他溝通能力的發(fā)展。
(二)減少問題行為及自我刺激
自閉癥兒童大多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行為和自我刺激,這些行為嚴重干擾了他們的正常學習。而自然情境教學是以自閉癥兒童的興趣為中心,不僅能幫助自閉癥兒童有效地學習并使用語言,同時還減少了自閉癥兒童出現(xiàn)問題行為和自我刺激的現(xiàn)象。
綜上所述,在自閉癥兒童的溝通教學中,自然情境教學的效果非常明顯。教師應充分利用自然情境教學,積極激發(fā)自閉癥兒童的溝通興趣,引導他們進行自主性溝通,從而有效達到溝通教學的目的。
(作者單位:如皋市如城大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