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東梅 何文婷 楊雄華
糖尿病可導致微血管、大血管損害,引發(fā)嚴重并發(fā)癥,而糖尿病腎病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種,患有此并發(fā)癥的患者有蛋白尿、水腫等癥狀表現(xiàn),隨著病情加重還會出現(xiàn)腎功能惡化、腎衰竭等嚴重結(jié)果。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等雖然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但無法遏制腎功能的繼續(xù)惡化,而輔以百令膠囊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腎功能。本文抽選2019 年1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90 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胰島素聯(lián)合百令膠囊的治療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選2019 年1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90 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5 例。研究組男女比例25∶20;年齡39~79 歲,平均年齡(59.79±11.31)歲;病程2~10 個月,平均病程(6.98±1.67)個月。對照組男女比例26∶19;年齡38~80 歲,平均年齡(59.63±11.45)歲;病程3~9 個月,平均病程(6.91±1.43)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與《內(nèi)科學》中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相符[1];②非過敏性體質(zhì),對研究中涉及的藥物無過敏史;③未接受過其他治療;④研究內(nèi)容患者已知曉,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原則。
1.3 排除標準 ①患有其他腎??;②合并有泌尿系統(tǒng)感染;③糖尿病酮癥酸中毒;④心、肺、肝等臟器功能障礙;⑤因依從性差等其他原因無法配合完成研究。
1.4 方法 對照組給予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治療,用法用量為:皮下注射地特胰島素[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106]、門冬胰島素(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國藥準字J20100123),胰島素起始總量0.3~0.5 U/kg,根據(jù)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調(diào)整胰島素用量。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聯(lián)用百令膠囊(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10036)治療,用法用量為:口服,3 次/d,2 g/次。兩組療程均為3 周。
1.5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治療后的血糖指標:在空腹狀態(tài)下為患者采集肘靜脈血液2~3 ml,置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中進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濃度定測,采用糖耐量試驗進行餐后2 h 血糖的測定[2]。②治療后的腎功能指標:在空腹狀態(tài)下為患者采集肘靜脈血2~3 ml,測定尿素氮、血肌酐并計算肌酐清除率。其中,尿素氮的測定方法為酶耦聯(lián)法,正常參考范圍為2.86~7.14 mmol/L;血肌酐的測定方法為氧化酶法,正常參考范圍為53~106 μmol/L(男)與44~97 μmol/L(女)。肌酐清除率=(140-年齡)×體重(kg)/[0.818×血肌酐],女性則乘以0.85,肌酐清除率正常范圍為80~120 ml/min[3-5]。③臨床療效:具體判定標準為:顯效:經(jīng)過治療,患者的相關(guān)癥狀體征全部消失,血肌酐水平降低≥30%,24 h 尿蛋白定量下降≥40%或恢復正常;有效:經(jīng)過治療,患者的相關(guān)癥狀體征有了明顯改善,血肌酐水平下降≥10%但<30%,24 h 尿蛋白定量下降≥15%但<40%;無效:患者的相關(guān)癥狀體征在治療后無明顯改善,血肌酐水平下降幅度<10%,24 h 尿蛋白定量下降幅度<15%??傆行?顯效率+有效率[6]。④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頭暈、惡心、腹瀉等。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低于對照組,肌酐清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后血糖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治療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治療后血糖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后血糖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均未出現(xiàn)低血糖、頭暈、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
糖尿病會使患者的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腎小球血管因此出現(xiàn)微血管病變,使腎小球不斷硬化,腎臟結(jié)構(gòu)隨之出現(xiàn)改變,腎血流動力學也隨之出現(xiàn)異常,導致腎功能損害,引發(fā)糖尿病腎病。由于糖尿病腎病發(fā)展較為緩慢,但進入大量蛋白尿期后患者的腎功能損害會顯著加重,因此臨床應該盡早為患者進行治療[7-10]。本文中對照組使用的地特胰島素是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可以抑制肝葡萄糖產(chǎn)生,提高脂肪和骨骼肌對葡萄糖的攝取,對患者使用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但門冬胰島素是速效人胰島素類似物,三餐前皮下注射可很好的控制餐后血糖水平,從而使患者水平更加穩(wěn)定[11]。但是胰島素無法改善患者腎功能,故研究組選擇加用百令膠囊,這種中成藥以發(fā)酵的冬蟲夏草菌粉作為主要成分,其能夠入肺經(jīng),可以止咳化痰;入腎經(jīng),具有益氣補虛、益精氣的功效,可以延緩腎臟的病變,減輕腎功能損害,改善患者腎功能;同時,其還可以調(diào)節(jié)血脂,增強造血功能,增加細胞能量,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功能,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12-14]。在門冬胰島素、地特胰島素的基礎(chǔ)上加用百令膠囊可以進一步改善其病情,促進其腎功能的恢復,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低于對照組,肌酐清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的77.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xiàn)低血糖、頭暈、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與史瑞芳[15]研究中的結(jié)果具有一致性。此外,兩組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可見門冬胰島素與地特胰島素本身安全性比較高,而加用百令膠囊并沒有引發(fā)更多的不良反應,可見百令膠囊同樣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臨床可以放心加用百令膠囊。
綜上所述,百令膠囊與胰島素聯(lián)合用于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不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還可以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其臨床應用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