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白熱木·艾肯
(新疆和田地區(qū)人民醫(yī)院西院區(qū),新疆 和田)
頸椎病又稱為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鍵盤脫出、增生性頸椎炎、頸椎骨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總稱,以退行性病理改變?yōu)榛疾』A。隨著工業(yè)與交通業(yè)的發(fā)展,交通事故、高墜等事件時有發(fā)生,常造成當事人多處骨折。頸椎骨折是骨科臨床較為常見的創(chuàng)傷之一,具有較高的致殘率。發(fā)生骨折后,患者除了伴有頸部疼痛、活動受限以及廣泛性壓痛等局部癥狀,還有面臨脊髓損傷的風險,如傷情過重,癱瘓平面高,還可能發(fā)生呼吸肌麻痹,導致呼吸困難,繼發(fā)墜積性肺炎一類的嚴重并發(fā)癥[1]。頸椎骨折患者需要長期臥床休養(yǎng),因此腹脹、褥瘡以及尿路感染等均為其常見的臨床并發(fā)癥。為了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升其生存質量及生活質量,實施科學高效的臨床護理十分重要[2]。近年來,綜合護理在各類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均有廣泛的應用度,且收獲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擬將綜合護理應用到頸椎骨折患者中,并選取先前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群體作為對照,以對比綜合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現(xiàn)展開如下報道。
選擇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我院收治頸椎骨折患者62 例納入本次研究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同時選擇2018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收治的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頸椎骨折患者62 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42 例,女性20 例,年齡24~51 歲,平均(38.22±6.33)歲;車禍35 例,高墜傷27 例。對照組中,男性43 例,女性19 例,年齡23~54 歲,平均(38.61±5.79)歲;車禍37 例,高墜25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及性別比例等方面的資料經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入院后經CT、X 線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頸椎骨折;②所有患者(或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③患者無語言或認知功能障礙,能配合本研究相關調查表格填制[3]。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內科疾病者;②不配合研究相關檢查與調查的進行者;③中途轉院或失訪者。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在此不做贅述。觀察組基于常規(guī)護理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①術前心理護理,頸椎骨折病情通常較為嚴重,患者及家屬焦慮和低落情緒較為明顯,因此在術前進行常規(guī)心理干預,給予患者及家屬心理支持,通過口頭+視頻方式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直觀展示骨折原因,同時向患者介紹骨折的治療方法、預后情況等,并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4]。
②病情觀察,術后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嚴密觀察,觀察引流液體顏色,警惕有否出血,做好引流管固定,防止因牽扯脫落,保持引流管暢通。術后2 d 給予半流質飲食。
③對癥護理,對于采用頸圍或頭、頸、胸固定支具進行頸椎固定的患者,需要定時檢查固定松緊程度,在確保固定效果的同時對內部摩擦和壓瘡等損傷進行觀察,及時處理。對于影響脊髓神經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活動功能障礙與四肢乏力,需要對患者四肢進行按摩,進行被動運動,防止肌肉萎縮。
④術后并發(fā)癥護理,對患者臥床體位進行管理,協(xié)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并定時翻身或移動,移動患者時注意動作輕柔,既要防止不良體位加重骨折,也要預防長時間不移動導致壓瘡[5]。保持病床整潔干燥,做好患者皮膚管理,定時擦浴,保持皮膚干凈。
⑤呼吸功能訓練,頸椎骨折患者發(fā)生延髓呼吸中樞神經受損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呼吸抑制風險高,因此需要進行適度的呼吸功能訓練,并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異物,最大程度上防止肺部感染。
⑥排尿護理,頸椎骨折患者術后易并發(fā)尿潴留以及尿路感染,因此術后應早期訓練患者床上排尿,恢復其自主排尿功能,對于排尿有困難者,護理人員可指導家屬對其進行按摩輔助排尿[6]。
采用VAS 評分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該評分法分數(shù)0~10 分,0 分表示無痛,10 分表示劇痛,分數(shù)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嚴重[7]。
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尚可、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較滿意率。
采用自制護理質量評價表對兩組護理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包含護患溝通、安全教育、健康宣教以及護理操作四個項目,每個維度25 分,分數(shù)越高,護理質量越高。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以及住院時間。
將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shù)± 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VAS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觀察組患者VA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VAS 評分變化(±s, 分)
表1 護理前后VAS 評分變化(±s, 分)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62 8.46±1.14 2.66±1.22對照組 62 8.38±1.13 3.84±1.24 t 0.186 5.341 P 0.853 0.000
觀察組患者在護患溝通、安全教育、健康宣教等項目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質量得分情況(±s, 分)
表2 兩組護理質量得分情況(±s, 分)
組別 例數(shù) 護患溝通 安全教育 健康宣教 護理操作觀察組 62 23.22±1.24 23.11±1.12 24.12±0.54 24.22±0.14對照組 62 18.69±1.67 19.32±1.14 18.99±1.24 20.01±1.74 t 8.496 7.888 11.927 10.143 P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8.39%、87.1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觀察組患者共1 例發(fā)生尿路感染,1 例發(fā)生壓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23%(2/62),對照組2 例發(fā)生墜積性肺炎、3 例壓瘡、3 例尿路感染,1 例呼吸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4.52%(9/62),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為(15.66±2.36)d,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19.98±2.41)d,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表3 護理滿意度對比[n(%)]
頸椎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一類骨折,病死率較高,即使存活也有終生殘疾的風險。骨折后,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表現(xiàn),給患者身體帶來負擔的同時也容易帶來焦慮、煩躁、低落、悲觀等負面情緒,給患者及家屬心理造成巨大壓力[8]。臨床治療頸椎骨折的首選方案為手術,但作為侵入性操作,手術會加重患者身心不適,甚至造成應激反應,因此需要配合科學的臨床護理來鞏固臨床療效,促進患者的康復。
綜合護理是臨床較為常用的護理效果,患者能夠獲得連續(xù)全面的整體護理是該護理模式的追求目標,本次研究在頸椎骨折患者中應用了綜合護理,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重視心理護理,給予患者及家屬必要的心理支持,在術后護理中,重視患者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目的在于促進患者快速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本次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經護理后疼痛評分也顯著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短于(低于)對照組,驗證了綜合護理能夠有效促進頸椎骨折患者快速康復,提升其護理滿意度,對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