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箭
(黑牡丹紡織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00)
牛仔布以色經白緯交織、斜紋風格為主,歷經上百年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近10年來,牛仔布一改傳統(tǒng)、單一的組織和風格,呈現出多層次的變化。在原料方面,竹纖維、天絲、亞麻、黏膠等纖維的運用以及渦流紡、彈力包芯紗、包纏紗、智柔紗等新型紗線的加入,使得布面或粗獷、或朦朧,將牛仔布的休閑、質樸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柔軟、舒適的牛仔面料應運而生。智柔紗以優(yōu)良的柔軟、吸濕導汗等特性,被應用到牛仔面料的開發(fā)生產中,改變了傳統(tǒng)的彈力竹節(jié)牛仔較硬的布面效果,改善了牛仔面料的基礎性能,使人們的穿著體驗更加舒適,受到了廣大服裝生產商的青睞[1]。
智柔紗又稱高強低捻紗或低扭矩紗,紡紗原理是在傳統(tǒng)的環(huán)錠細紗機前羅拉和導紗鉤之間安裝一個簡單的機械式假捻裝置,來改變纖維在成紗中的排列,使得紗的殘余扭矩通過內部平衡而顯著降低,在較低的捻度下,得到強力較高、毛羽少、扭矩低以及手感柔軟的單紗。智柔紗的特點是在相同捻度下,強力較其他形式的紗線有所提高[2]。智柔紗與普通環(huán)錠紡紗線的物理指標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智柔紗與普通環(huán)錠紡紗線的物理指標對比
表1中的傳統(tǒng)環(huán)紡紗是通過打小樣制得的,從數據對比中可以得出,在相同或接近捻系數的情況下,智柔紗的斷裂強力、棉結、毛羽以及斷裂強度CV值(強不勻)性能都要優(yōu)于傳統(tǒng)環(huán)紡紗[3]。
牛仔面料的設計既要滿足牛仔褲、牛仔裙等服裝的生產要求,又要滿足牛仔包、牛仔帽等個性化服飾需求。因此,在選用緯紗時,通常會選用有彈力功能的紗線,這樣既可以滿足客戶對面料的內在指標要求,而面料本身又具有紋路清晰、可塑性良好、手感柔軟等特點。
牛仔布一般會選擇經緯紗交織點較少的松散組織,既有利于織物整個流程的生產,又不打破人們對傳統(tǒng)牛仔布的認識。設計時,一般采用質量在9~12 oz、門幅在120~145 cm、1/3或1/2的規(guī)格。為了使牛仔布既具有粗獷的風格,又擁有布面柔軟的特征,經紗往往會選用智柔竹節(jié)紗[4]。
智柔紗相對于普通環(huán)紡紗而言,整體捻度較低,強力相對較小。為了保證生產順利及后道工序半制品的質量,整經時要盡量減少張力,充分保證經紗的彈性、強度及伸長回復性等物理機械指標。由于智柔紗的特殊性能,整經工藝較其他同支數的紗有所差別。球經整經主要工藝參數如表2所示。
表2 球經整經主要工藝參數
智柔紗相對于常規(guī)環(huán)紡紗,在整經時放置絞線時,紗線的長度、紗線退繞張力、車速以及球軸整經根數等有所差別,主要是為了減少生產過程中紗線斷頭的次數,方便分經工序理清斷頭,提高分經效率。
牛仔布的球經染色也稱束狀染色,是相對于傳統(tǒng)片狀(一步法染色)的全新染色工藝流程。生產流程是把筒子紗整理成繩狀球軸,然后通過球染設備,把不溶性染料靛藍在保險粉和燒堿的共同作用下,還原成可溶性的靛藍隱色體,再通過球染設備反復浸軋、氧化,以達到紗線上色的目的,最后經過水洗等特殊工藝處理,得到所需的牛仔顏色紗線。球經染色工藝參數如表3所示。
工藝流程:煮練一道(78~80 ℃)→溫水洗一道(50~55 ℃)→冷水洗一道(淋噴)→八浸八軋八透風氧化(靛藍)→溫水洗一道(淋噴40-45 ℃)→水洗三道(淋噴)→后處理一道。
表3 球經染色工藝參數
智柔紗相對于同規(guī)格的常規(guī)環(huán)紡紗,染色過程中的車速、軋車壓力、染液濃度等也是有差異的,這主要取決于智柔紗本身的結構特性,在需要相同上染率的前提下,智柔紗更容易上色。
上漿是牛仔布生產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上漿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織造效率和成品質量。牛仔相對于白坯而言,上漿具有特殊性,前期的經紗染色致使紗線的性能發(fā)生改變,尤其是紗線對染料的吸收,增加了上漿難度,再加上智柔紗結構的特殊性,漿液在經紗表面的被覆和滲透要合理,既要在經紗表面形成柔軟、堅韌且富有彈性的均勻漿膜,使紗身光滑、毛羽貼服,又要做到適當的滲透,加強纖維之間的抱合力,提高紗線的強力,適應高速織機打緯往復拉伸的要求。同時,為了保證面料整體的柔軟性,上漿率以較低控制為好。漿紗配方對比如表4所示。
表4 漿紗配方對比
粗支智柔紗的上漿,一般選用黏度適中的變性淀粉為主漿料,加上低黏度的丙烯類和油脂,就可以很好地保證可織性。相對于常規(guī)環(huán)紡紗線,智柔紗更容易吸漿。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漿液濃度要偏小控制。上漿工藝如表5所示。
表5 上漿工藝
智柔紗在上漿過程中,由于松散的內在特性,漿液比較容易滲透到紗線里。為了減少漿液的滲透量以及保證經紗的柔軟性,在上漿過程中,車速要比常規(guī)紗線快,且同規(guī)格品種的壓漿棍壓力相對較小。
織造是將緯紗按織物設計的組織規(guī)律在織機上交織、呈現。在織造過程中,不同的動程、投緯時間、經位置線、開口時間、后梁高度、停經架高度、上機張力等會造成布面風格差異。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布面紋路清晰、凹凸立體感強、組織松垮、復古粗獷的牛仔風格。針對客戶對布面風格的要求,在實際生產中,將后梁適當抬高,使上層經紗張力減少、下層經紗張力加大,形成不等張力梭口,既減少了打緯阻力,也增加了布面露白。GAMMA織機工藝參數如表6所示。
表6 GAMMA織機工藝參數
牛仔布后整理工藝一般包括刷毛、水洗、浸壓、燒毛、拉斜、烘干、橡毯預縮等,整個工藝流程長且靈活多變。各道工序間張力與壓力的控制,直接影響到牛仔布的手感。相對于常規(guī)牛仔而言,“智柔”牛仔在整理時,對工藝技術的要求更高。隨著新型助劑的研發(fā),牛仔布后整理由傳統(tǒng)的漂洗、石磨發(fā)展為生物拋光整理、免燙整理等,再加上定型、絲光、退漿、空氣洗等新型整理方式的產生,使牛仔服裝的品質及檔次向多功能型轉變,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及經濟效益。
(1)牛仔面料風格的要求具有獨特性,設計時,往往會通過竹節(jié)紗的選擇(主要是竹節(jié)紗節(jié)長、節(jié)粗的選擇),達到特殊的視覺效果。在設計時,由于智柔紗的特殊性,對于節(jié)長、節(jié)粗的選擇一定要切合實際生產,不宜過長、過粗,以免影響紗線質量、面料的物理機械指標以及增加整個流程的生產難度。
(2)為了達到布面柔軟的目的,智柔紗在上漿過程中,可以通過降低漿液的含固量來降低經紗的上漿率。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必須適當控制,不能降得過低而損害漿液黏附性能,導致經紗在織造過程中起毛和斷頭。
(3)在織造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稀密路、星跳、百腳、方眼等疵點,主要是因為在織造過程中,上下層的經紗張力差異大,同一筘齒中較松的一層經紗,在打緯織造時容易左右橫動,紗和紗排列的空隙不均勻。因此,在實際生產時,根據組織規(guī)格要求,適當調節(jié)織機開口、后梁高度、綜框高度、上機張力。
(4)“智柔”牛仔的柔軟性相對于常規(guī)牛仔面料而言,本身就有優(yōu)勢。但在實際生產中,客戶對面料還有其他特殊要求,需要通過后整理不同工藝流程(絲光、退漿)以及添加相關不同助劑來完成。為了保證面料達到最柔軟的效果,整個生產流程的張力及軋車張力應盡可能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