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普及,也使得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需要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一方面,在當前階段,素質(zhì)教育要求學生更加具備綜合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學校的減負工作開展,也使得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降低課堂的操練頻率,而且也要減少課后的課外訓練。對此,在針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則需要通過多種手段的共同應用。但是,當前初中階段學生存在著英語閱讀基礎薄弱的問題,這也導致學生在參與閱讀活動時,往往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這也使得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全面提升班級整體的閱讀質(zhì)量,也會導致這種差異化的兩極形勢造成優(yōu)秀的學生更加優(yōu)秀,能力不足的學生徹底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诖?,文章主要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教學模式的探討。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 引言
想要提高初中生的實際英語閱讀能力,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來確保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可以真正通過能力的提升來理解閱讀文章當中的實際內(nèi)容。但是,根據(jù)我國當前的總體教學方式來看,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閱讀成績,往往會將教學方式由多元化轉(zhuǎn)向單一化,這也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且,這也會加劇叛逆時期學生反叛情緒的提升,而這一系列的問題也會直接導致英語教學效率的降低。對此,為了改進這一問題,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則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夠從多角度來針對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行有效改正。
二、 提升詞匯量,為學生零障礙閱讀打好基礎
根據(jù)大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來看,大部分初中生對英語閱讀不感興趣的主要因素與學生對閱讀文章內(nèi)容單詞的難度有關(guān)。而且,很多學生對閱讀理解產(chǎn)生恐懼的情緒也是由于長期看不懂英文課文而產(chǎn)生的一種現(xiàn)象。所以,為了確保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做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則需要確保學生能夠?qū)τ⒄Z單詞進行有效的理解,這樣才能夠?qū)崿F(xiàn)帶動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成長。畢竟,單詞是匯聚成閱讀文章的基礎,這與語文教學是一致的,如果學生不能夠理解漢字的含義,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實現(xiàn)對語文文章的有效分析。對此,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則必須幫助初中生累積一定的詞匯量,這樣才能夠降低閱讀的難度。除此以外,由于初中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英文時,其實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打底,這也使得部分學生在進入初中后,就存在著英語詞匯量極度缺乏的問題。對此,在進行初期階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讓學生重視對單詞的累積,并通過拓展活動來實現(xiàn)擴充學生的詞匯量。這樣學生即使到了中后期的學習時,也能夠針對沒見過的單詞進行上下文的推理,同樣也可以幫助學生真正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累積來提高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Is this your pencil?”時,會出現(xiàn)大量的學習用品詞匯,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互動游戲來幫助學生進行記憶,這樣當學生可以準確將英文與中文含義進行直接轉(zhuǎn)化時,就可以通過聯(lián)想游戲的開展,來播放英文單詞讓學生說出相關(guān)物品。如,鉛筆的聯(lián)想詞匯可以是練習紙、橡皮、課本等等。當出現(xiàn)課文中沒有的詞匯時,教師就要將其英文書寫的黑板上,這樣通過游戲的開展,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也能為后期的閱讀累積詞匯量。
三、 語法解析,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的句型疑惑
語法知識不足也是初中學生閱讀水平較低的原因之一。畢竟,中文語法與英文語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使得在母語環(huán)境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就十分困難。而且,由于學生在日常練習的過程中,也習慣進行母語輸出,這使得在進行句子判斷時,就無法對英語的語法進行有效確認。甚至,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時,會將中文語法生搬硬套在英語的閱讀當中,這也會導致在進行句子翻譯時,出現(xiàn)理解性錯誤的問題。對此,為了確保學生在學習時能夠真正有效地通過對語法的使用來實現(xiàn)提高自身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通過閱讀工作的開展來實現(xiàn)鍛煉學生翻譯技能的提升,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在理解語法的同時,可以通過固定搭配來降低英語閱讀理解的難度。
例如,在學習“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時,正常翻譯這句話則是“這附近有一個郵局嗎?”但是如果按照英文直譯來講,則會翻譯為“是、這里、一個郵局、附近、在這”。這與中文的語法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則應該強調(diào)英語語法與中文語法的不同,這樣才能夠從源頭上斷絕學生習慣應用中文來套用英語語法的問題。并且,is there是 there be的固定句式,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它常被用于提問,還是典型的疑問語氣,所以在判斷時,則可以通過回答來進行確認。
四、 動畫訓練,鍛煉學生語言應用的敏感性
我國缺乏語言環(huán)境,因此在實際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會由于學習時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而使得自身的英語敏感性不足。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則應該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有效改善,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提高學生的語感。畢竟,在大語言的環(huán)境下,學生即使不理解詞匯的含義,也能夠通過語氣、語境來對其進行判斷。為了提高學生實際的閱讀能力,教師則可以通過動畫訓練來鍛煉學生語言應用的敏感性獲得提升,這樣也能夠確保學生在課堂活動參與的過程中,真正實現(xiàn)鍛煉自身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動畫短片的形式,讓學生直接看到動畫人物在進行對話過程當中的動態(tài)形象,然后通過對內(nèi)容的判斷來提高學生語言應用的敏感性,這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后續(xù)進行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詞匯使用的語境來對其問題進行有效理解。除此以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依據(jù)動畫內(nèi)容的實際場景來讓學生進行互動訓練,這樣也能夠幫助學生在進行英語交流的同時,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內(nèi)真正理解詞匯的使用方法,并通過英語語法的有效應用來對英文有一個全新的認知。這樣也能夠幫助學生在進行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更加有效地體會到文章情境的建設,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對英語閱讀的全新認知。
五、 巧設問題,營造趣味閱讀環(huán)境
興趣是一個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而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尤其是在高難度的閱讀活動開展過程中,如果學生不能夠針對閱讀內(nèi)容而進行有效的翻譯,則會在后續(xù)解答的過程中得不到一個良好的成績,這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不自信的心理,并且也會間接導致學生在進行閱讀判斷時,無法對自身產(chǎn)生信任感。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針對高難度閱讀文章而言,則應用先以興趣為主,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翻譯,而不是讓學生進行自主解答,這樣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同時,在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借助設立問題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這樣也能夠在激發(fā)起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集中精力對問題進行答案的尋找,這樣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理解閱讀文章的實際含義。
例如,在學習“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時,學生會對派對有著濃厚的興趣,而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閱讀文章的實際內(nèi)容來提出有創(chuàng)意性的問題,這樣就能夠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通過互動交流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實現(xiàn)在互相探討的同時活躍課堂氛圍。這樣再通過系統(tǒng)的提問,并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解答,就能夠保證學生在進行閱讀文章時,更加專注在問題的查找中實現(xiàn)對文章的有效理解。
六、 豐富材料,提升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
課內(nèi)閱讀遠遠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因為根據(jù)當前的中考規(guī)則來看,為了確保學生的實際英語應用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在進行結(jié)業(yè)考試的過程中,通常英語閱讀內(nèi)容會與時事政治、社會流行焦點問題以及與教材無關(guān)且又匹配教材難度的內(nèi)容來考驗學生英語能力的應用。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在幫助學生累積一定的詞匯量,且能夠讓學生對英語語法進行有效的掌控后,則可以通過豐富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來提升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幫助學生針對陌生詞匯、陌生焦點問題進行有效理解,從而才能夠在今后考試的過程中,降低對未知事物不理解的程度,以此才能夠確保學生可以在任何時刻都能夠臨危不亂地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有效分析。
例如,在學習“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時,教師就可以在完成課內(nèi)閱讀訓練后,將課外閱讀容融入一些社會流行的焦點話題。譬如,當前最熱門的綜合型歌手或者是明星,這樣幫助學生在進行語法應用學習理解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加貼合主題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發(fā)散。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在進行閱讀時,累積相應的話題材料,從而才能夠保證學生在進行今后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對相關(guān)問題進行有效的判斷。
七、 情境寫作,通過筆頭訓練來梳理學生邏輯思維
英語的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所以寫作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畢竟,只有當學生可以通過書寫來理清自身的邏輯思維時,才能夠更好地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有效解讀。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一些具有話題性、情景性的課文而言,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筆頭訓練,這樣幫助學生鍛煉自身的英語邏輯能力的提升,就能夠?qū)崿F(xiàn)在其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Do you like bananas?”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水果。在學習“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從家到學校的方式。
八、 總結(jié)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英語閱讀存在著一定難度,因此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則需要在實際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現(xiàn)存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這樣才能夠通過有效引導來真正實現(xiàn)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穎慧.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策略培養(yǎng)[J].中外企業(yè)家,2020(20):222.
[2]羅成蓮.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策略[J].英語廣場,2019(5):130-131.
[3]錢蕾.圖示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研究:以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教學為例[J].漯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4,13(3):129-130.
作者簡介:盧文碧,福建省漳州市,福建平和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