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馬寶翠,是佳木斯市郊區(qū)馬大姐回民商鋪的老板。
如今,店里的生意紅紅火火,日子過得比蜜糖還甜。可回想前些年,我的生活卻是比黃連還要苦——2005年,14歲的兒子不幸得了糖尿病。那時,我們夫妻已經(jīng)下崗多年,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為了治療婆婆的尿毒癥,家里已經(jīng)債臺高筑,現(xiàn)在兒子治病又需要打針買藥,家里一分錢也拿不出來了。
當時,我的精神已經(jīng)到了崩潰的邊緣,經(jīng)常背著家人哭到后半夜。
就在我走投無路時,有一天,時任佳木斯市郊區(qū)紅十字會會長孫代君突然帶著錢和米面來到我家。
原來,社區(qū)了解到我家的窘境后,很快聯(lián)系上了孫會長。孫會長聽說后,趕忙找到我家。一番噓寒問暖后,他留下了捐助品,并表示以后會常來。這一雪中送炭的舉動,讓心如死灰的我仿佛一下看到了光明。我知道,孫會長不僅僅代表自己,還代表著黨和國家沒有忘記我這樣的困難群眾。
孫會長真是說到做到?;厝ヒ院?,他就以紅十字會的名義,四處聯(lián)系生產(chǎn)治療糖尿病藥品的廠家,為我家募捐藥品。在孫會長的奔波下,北京一家企業(yè)最終同意為我兒子無償贈藥。我流多少淚、說多少話,也表達不了對孫會長的感激之情。可他卻說:“不要感謝我,你要感謝我們的國家。”
有了他的鼓勵,我也有了希望,在心里琢磨:“雖然有人幫扶了,但我也得自力更生?!?/p>
我有了學習一技之長的想法,于是選擇了學習面點技術。
我從打雜工做起。只要面案師傅忙不過來,我就主動幫忙。時間一長,我學會了做回族的燒麥、油香、餡餅、回頭、蒸餃等各種食品。因為我做的燒麥像一朵美麗的蓮花,色香味俱佳,深得顧客青睞。
技術學成了,我也有了底氣,就應聘到一家回族飯店做面點師。
有一天,店里缺服務員,我?guī)兔ψ鲇e,碰巧遇見孫會長來飯店吃飯——當時他已經(jīng)調(diào)到別的單位了,但仍在繼續(xù)幫助我。他見到我就說:“今天看見你自食其力、走出困境,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你高興?!?/p>
我向他說了家里的近況,他越聽越高興,說:“明天我們單位分大米,把我那份送給你。幫不了你什么大忙,就盡我的一點兒微薄之力吧?!?/p>
我忙說:“會長,我現(xiàn)在日子好了,不用了?!?/p>
他說:“取回來吧,就算我對你自食其力的獎勵?!?/p>
真是好暖心的話語。我取回大米后,把孫會長“追著幫我”的事情講給工友們聽,大家都說:“孫會長這樣的人,真讓人佩服。”
后來,又是在孫會長的幫助下,我開了一家回民商鋪,生意日益紅火,逐漸過上了好日子。
回首來時路,我能從困境中走出來,要感謝國家對我的關懷和幫助,感謝像孫代君這樣的黨員干部。在生活磨難為我關閉一扇門時,他卻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播撒進希望的陽光,照亮了我的生活,讓我感受到了這個社會的大愛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