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曉峰,楊君
(1.北京市東城金針研究學會海運倉中醫(yī)門診部中醫(yī)科,北京 100007;2.北京西城區(qū)廣外醫(yī)院老年病科,北京 100055)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逐漸加快,失眠發(fā)生率顯著增加,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整夜無寐現(xiàn)象,給患者身心帶來極大痛苦[1-2]。 鎮(zhèn)靜催眠藥物可有效治療失眠,但長期服藥不僅會對身體機能造成損害,還會表現(xiàn)出藥物依賴性[3-4]。 基于此,中醫(yī)治療失眠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 中醫(yī)將失眠稱為“不寐”“不眠”“不得臥”“不得眠”,臨床辨證可分為虛實兩類,虛證者多為陰血不足,心腦失其所養(yǎng);實證者多為實熱或痰熱內(nèi)擾,瘀血阻滯等,根據(jù)辨證分型對癥使用中藥治療,可有效改善失眠癥狀、防止再發(fā),且不良反應較少,易于為患者接受。 該研究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64 例膽郁痰擾型失眠患者為對象, 進行分組對照研究,旨在探討柴芩溫膽湯的治療效果。 報道如下。
選取64 例膽郁痰擾型失眠患者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患者對該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入組前未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符合膽郁痰擾型失眠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惡性腫瘤、腦血管意外及精神分裂癥患者;因為其他器質(zhì)性病變導致睡眠異常者。 該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口服艾司唑侖治療)和觀察組(口服艾司唑侖+柴芩溫膽湯治療), 每組32 例。 對照組中男、女各12、20 例;年齡22~77(38.19±2.89)歲;病程0.6~11.2(5.79±1.79)個月。 觀察組中男、女各13、19例;年齡23~79(38.23±2.92)歲;病程0.7~11.5(5.83±1.83)個月。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心理疏導,確保其情志調(diào)暢。 每晚入睡前1.5 h,給予患者艾司唑侖片(河北長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0562,規(guī)格:1 mg)口服,1 mg/次,共治療4 周。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口服柴芩溫膽湯治療。 組方:柴胡、法半夏各15 g,黃芩12 g,枳實、茯苓各10 g,姜竹茹、陳皮各6 g,生甘草4 g。 每日1 劑,水煎服,分2 次服用,共治療4 周。
(1)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治愈:患者日間精神飽滿, 夜間睡眠時間轉(zhuǎn)為正?;蛎黠@改善,且時間>6 h;顯效:患者日間精神尚可,夜間睡眠時間獲得改善,且時間>3 h;有效:患者日間存在思睡感,夜間睡眠時間獲得改善,但時間<3 h;無效:患者日間疲乏,夜間睡眠時間無緩解,呈現(xiàn)出焦慮不安現(xiàn)象。 (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癥狀包括頭重、不寐、心煩、痰多、舌苔黃膩、口苦、情志抑郁,按癥狀嚴重程度評分,分別為無(0 分)、輕度(1 分)、中度(2 分)及重度(3 分)。(3)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各因子評分,包括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質(zhì)量、睡眠效率、日間功能、睡眠障礙及總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睡眠質(zhì)量越差。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計量資料,如中醫(yī)證候積分、PSQI 各因子評分等用(±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如性別、治療總有效率等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的93.75%高于對照組的71.8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治療前,兩組的頭重、不寐、心煩、痰多、舌苔黃膩、口苦、情志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 觀察組的各項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n=32)對照組(n=32)t 值P 值頭重治療前 治療后2.53±0.25 2.57±0.29 0.591 0.557 0.79±0.23 1.44±0.25 10.824 0.000不寐治療前 治療后心煩治療前 治療后2.49±0.14 2.53±0.12 1.227 0.224 0.78±0.11 1.53±0.18 20.112 0.000 2.51±0.15 2.57±0.16 1.548 0.127 0.85±0.13 1.57±0.19 17.692 0.000痰多治療前 治療后2.62±0.33 2.68±0.36 0.695 0.490 0.86±0.14 1.75±0.17 22.861 0.000
續(xù)表2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
組別舌苔黃膩治療前 治療后口苦治療前 治療后情志抑郁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2)對照組(n=32)t 值P 值2.59±0.35 2.61±0.37 0.222 0.825 0.79±0.25 1.49±0.27 10.761 0.000 2.69±0.28 2.72±0.29 0.421 0.675 0.82±0.25 1.53±0.49 7.301 0.000 2.71±0.31 2.78±0.36 0.834 0.408 0.83±0.19 1.29±0.22 8.952 0.000
治療前,兩組的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質(zhì)量、睡眠效率、日間功能、睡眠障礙及PSQI 總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PSQI 各因子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PSQI 各因子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PSQI 各因子評分比較[(±s),分]
組別睡眠時間治療前 治療后入睡時間治療前 治療后睡眠質(zhì)量治療前 治療后睡眠效率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2)對照組(n=32)t 值P 值2.45±0.53 2.48±0.57 0.218 0.828 0.53±0.19 1.38±0.22 16.541 0.000 2.56±0.72 2.57±0.73 0.055 0.956 0.61±0.23 1.52±0.28 14.206 0.000 2.79±0.82 2.83±0.87 0.189 0.851 0.69±0.15 1.49±0.28 14.247 0.000 2.66±0.13 2.68±0.15 0.570 0.571 0.82±0.23 1.73±0.25 15.154 0.000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壓力顯著增加,長時間處于高強度精神壓力狀態(tài)下,使失眠的發(fā)生率顯著增加[5-7]。長期失眠會導致患者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不僅影響患者健康,還會使其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心理健康及日常工作生活。因此,臨床應重視失眠,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 既往臨床多采用鎮(zhèn)靜催眠的西藥治療失眠患者,雖可改善癥狀,取得一定效果,但遠期療效不甚理想,且患者長期服藥易出現(xiàn)用藥依賴性及多種不良反應。在此種情形下,中醫(yī)治療失眠的優(yōu)勢逐漸凸顯[8-10]。
續(xù)表3 兩組患者PSQI 各因子評分比較[(±s),分]
續(xù)表3 兩組患者PSQI 各因子評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n=32)對照組(n=32)t 值P 值日間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2.51±0.28 2.56±0.29 0.702 0.486 0.79±0.19 1.52±0.33 10.845 0.000睡眠障礙治療前 治療后2.59±0.45 2.61±0.49 0.170 0.866 0.63±0.22 1.24±0.28 9.690 0.000總分治療前 治療后12.68±0.43 12.67±0.48 0.088 0.930 3.59±0.13 9.59±1.25 8.929 0.000
中醫(yī)將失眠歸為“不寐”范疇,膽郁痰擾是較為常見的失眠證型。 患者情志不遂,氣機郁滯,日久化火,灼津為痰;或平素飲食不節(jié),恣食肥甘厚味,使脾胃失調(diào),水谷精微運化失常,水液內(nèi)停,郁火煉液成痰;痰濁上犯,擾動心神,致心神不安,陰陽失調(diào),而致不寐。柴芩溫膽湯是治療膽郁痰擾型失眠的常用方[11]。 方中柴胡為足少陽膽經(jīng)主藥,可疏肝升陽;黃芩可清熱燥濕、清肝膽郁熱,瀉火解毒;半夏可消痞散結(jié)、燥濕化痰;竹茹可除煩止嘔、清熱化痰;陳皮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枳實可利氣解郁;茯苓可淡滲利濕,化痰安神;甘草可調(diào)和藥性;諸藥合用,可清熱化痰,理氣安神[12-15]。
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 高于對照組的71.8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頭重、不寐、心煩、痰多、舌苔黃膩、口苦、情志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睡眠時間、入睡時間、睡眠質(zhì)量、睡眠效率、日間功能、睡眠障礙及PSQI 總分均低于對照組, 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jié)果說明通過辨證論治給予患者柴芩溫膽湯,能夠補虛泄實,改善患者失眠癥狀,減輕其心理負擔及身心痛苦,治療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膽郁痰擾型失眠患者采用柴芩溫膽湯治療,可顯著提高療效,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睡眠質(zhì)量明顯改善,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