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吉林市人民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科,吉林 吉林 132011)
高血壓是當前常見的一種疾病,且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趨勢,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腦出血、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及卒中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并威脅其生命健康[1]。氯沙坦鉀是臨床常用的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藥物,其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壓和尿酸水平,但單一用藥存在局限性,且長期服用易引發(fā)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而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為復合制劑,其不僅可降低血壓,還可增強患者心肌供氧量,降低心臟負荷,且臨床耐受性好,該藥物治療高血壓效果顯著[2]。本研究對氯沙坦鉀氫氯噻嗪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動脈硬化與血壓水平的影響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吉林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140例分為對照組(70例)和觀察組(7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60~78歲,平均(63.94±1.22)歲;病程3~12年,平均(7.51±1.22)年;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60~77歲,平均(64.21±1.31)歲;病程3~12年,平均(7.48±1.21)年;其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3]中關(guān)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意識良好且精神狀態(tài)正常者;收縮壓(SBP) ≥140 mm Hg 和(或)舒張壓(DBP) ≥90 mm Hg(1 mm Hg=0.133 kPa)者等。排除標準: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伴有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者;存在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等?;颊呋蚣覍賹Ρ狙芯恐橥?,且研究經(jīng)院內(nèi)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氯沙坦鉀片[重慶科瑞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40,規(guī)格:50 mg/片),50 mg/d,之后可根據(jù)病情調(diào)整用藥劑量,最大可增加到100 mg/d,每次加量為25 mg。觀察組患者口服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009,規(guī)格:50 mg氯沙坦鉀+12.5 mg氫氯噻嗪),62.5 mg/次,1次/d。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3個月后收縮壓(SBP)、舒張壓(DBP)水平,采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右上肢血壓,每隔5 min測量1次,計算3次測量的平均值。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硬化指標,采用彩超檢測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IMT),采用全自動動脈硬化儀測定踝臂指數(shù)(ABI)、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惡心嘔吐、腹痛、頭痛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多時間點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壓水平 與治療前比,兩組患者治療1、3個月后SBP、DBP水平均呈降低趨勢,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 mm Hg)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s, mm Hg)
注:與治療前比,*P<0.05;與治療1個月比,#P<0.05。SBP:收縮壓;DBP:舒張壓。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shù) SBP DBP治療前 治療1個月 治療3個月 治療前 治療1個月 治療3個月觀察組 70 154.25±14.26 132.25±12.15* 123.36±10.21*# 98.25±8.56 87.45±7.41* 83.32±6.67*#對照組 70 152.64±14.31 140.25±13.56* 135.52±11.46*# 98.14±8.52 93.36±8.12* 89.62±7.42*#t值 0.667 3.676 6.629 0.076 4.498 5.28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2 動脈硬化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IMT、ABI、baPWV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動脈硬化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動脈硬化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IMT: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 ABI:踝臂指數(shù);baPWV: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
組別 例數(shù) IMT(mm) ABI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70 1.12±0.23 0.56±0.12* 1.23±0.25 0.78±0.14*對照組 70 1.14±0.24 0.85±0.17* 1.21±0.24 0.96±0.19*t值 0.503 11.660 0.483 6.381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組別 例數(shù) baPWV(cm/s)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70 2 041.25±4.32 1 998.52±2.36*對照組 70 2 040.16±4.31 2 019.25±2.76*t值 1.494 47.761 P值 > 0.05 < 0.05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4.29%)低于對照組(15.7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高血壓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且通常伴隨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zhì)性損害,其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常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是氯沙坦鉀片,其可在機體多種組織中同諸如血管平滑肌、腎上腺及腎臟等多種受體結(jié)合,產(chǎn)生包括血管收縮、醛固酮釋放在內(nèi)的諸多重要生物學效應,從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但單一用藥往往需要不斷增加用藥量,使得患者耐受差,影響治療效果[4]。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是由氯沙坦鉀與氫氯噻嗪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藥物,其中氫氯噻嗪可降低血壓并具有利尿的作用,降壓作用主要是參與腎外作用機制,增加胃腸道對鈉離子的排泄,利尿作用是可增加尿鈉、鉀、磷等離子的排泄,氫氯噻嗪同氯沙坦鉀聯(lián)合使用可起到協(xié)同配合的作用,提高降壓效果[5]。根據(jù)上述研究結(jié)果可得,觀察組患者治療1、3個月后SBP、DBP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對照組,提示氯沙坦鉀聯(lián)合氫氯噻嗪可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提升治療效果。
高血壓可通過增高機體血管阻力,損傷內(nèi)皮細胞,導致血管張力調(diào)節(jié)紊亂,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同動脈硬化密切相關(guān)。IMT是反映機體動脈硬化的關(guān)鍵性指標,其可預測心血管疾病終點事件及動脈粥樣硬化早期發(fā)病;ABI可提示下肢動脈閉塞,baPWV可反映動脈彈性,兩者均是預測高血壓死亡率的風險因子[6]。氯沙坦鉀氫氯噻嗪在降低患者血壓的同時,還可升高一氧化氮,降低內(nèi)皮素,從而改善內(nèi)皮細胞功能,延緩血壓進程,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風險[7]。根據(jù)上述研究結(jié)果可得,觀察組患者治療后IMT、ABI、baPWV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對照組,提示氯沙坦鉀氫氯噻嗪可緩解老年高血壓患者動脈硬化。此外,聯(lián)合用藥可降低用藥劑量,進而降低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提高患者治療耐受度[8]。根據(jù)上述研究結(jié)果可得,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氯沙坦鉀氫氯噻嗪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氯沙坦鉀氫氯噻嗪使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并使動脈硬化緩解,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