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 馮子龍 牛歡歡
(河南省鞏義市人民醫(yī)院腫瘤放療科 鞏義451200)
食管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多發(fā)于食管鱗狀上皮,且以中老年群體居多,臨床多表現(xiàn)為吞咽時有異物感、哽咽感、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等,具有較高病死率。 研究顯示, 我國老年食管癌患者5 年生存率<20%[1~2]。 多數(shù)食管癌患者確診時已進展至中晚期,錯失最佳手術治療時機,因此,臨床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 三維適形放療是臨床針對食管癌的常用治療手段,可抑制病情進展,延長生存期限。 但單一應用放療手段治療,患者的生存率仍不盡理想,需聯(lián)合其他藥物,以提高療效[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三維適形放療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老年食管癌的效果。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1 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92 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治療方案不同分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6 例。 實驗組男32 例,女14 例;年齡60~71 歲,平均年齡(65.48±0.84)歲;食管癌分期:Ⅳ期15 例,Ⅲ期22 例,Ⅱ期9 例;體質量指數(shù)18.3~26.8 kg/m2, 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2.35±1.25)kg/m2。 對照組男33 例,女13 例;年齡61~73 歲,平均年齡(65.71±0.86)歲;食管癌分期:Ⅳ期14 例,Ⅲ期22 例,Ⅱ期10 例;體質量指數(shù)18.6~27.1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shù)(22.03±1.14)kg/m2。 兩組基線資料(食管癌分期、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shù))均衡可比(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經組織活檢等確診為食管癌;年齡≥60 歲;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其他惡性腫瘤;依從性差;合并心、肝、腎功能障礙;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伴全身感染性疾??;無法接受隨訪。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接受三維適形放療, 腫瘤位置以CT 掃描定位,依照胸部增強圖像與食管鋇餐造影,并結合內鏡檢查結果勾畫出腫瘤靶區(qū)(GTV)和危及器官(OAR); 依照GTV 范圍勾畫臨床靶區(qū)(CTV),左右前后外擴1 cm,上下外擴3 cm;依照CTV 范圍勾畫計劃靶區(qū)(PTV),于CTV 基礎上外擴0.5 cm;以95%PTV 所受劑量為處方劑量,照射劑量:50.4 Gy/28 次;OAR 劑量限制: 脊髓≤42 Gy,心臟V40≤50%,兩肺V20≤28%。
1.3.2 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替吉奧膠囊(國藥準字H20100135)治療,放療第1 天開始,分早晚2 次口服,60 mg/次,連服2 周,休1 周,并予以積極輔助治療,直至放療結束。
1.4 觀察指標 (1)評價兩組療效。(2)隨訪2 年比較兩組中位生存期。(3)以生存質量卡氏(KPS)評分評價兩組治療前后生存質量,0~100 分, 分值越高,生存質量越好。(4)比較兩組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白細胞下降、腹瀉、惡心嘔吐、干咳、血小板下降。
1.5 療效評估標準 兩組均于治療6 周后進行療效評估,進展:腫瘤最長徑較治療前增加>20%;穩(wěn)定: 腫瘤最長徑較治療前降低<30%或較治療前增加≤20%; 部分緩解: 腫瘤最長徑較治療前降低≥30%,但未完全消失;完全緩解:腫瘤消失且腫瘤標志物水平正常,維持>4 周。 將部分緩解、完全緩解計入總有效。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 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用χ2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M(Q1,Q3)]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中位生存期比較 實驗組中位生存期為11.7 個月,長于對照組的8.3 個月(P<0.05)。
2.3 兩組KP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KPS 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KPS 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實驗組KPS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見表2。
表2 兩組KPS 評分比較(分, ±s)
表2 兩組KPS 評分比較(分,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對照組46 46 t P 73.27±1.35 73.35±1.76 0.245 0.807 84.74±2.43*76.42±2.58*15.922<0.001
2.3 兩組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白細胞下降、腹瀉、惡心嘔吐、干咳、血小板下降等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毒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隨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 食管癌發(fā)生率亦在持續(xù)升高,現(xiàn)已成為醫(yī)患關注重點[4]。 老年食管癌患者由于自身組織、器官發(fā)生退化,對治療有更高要求,同時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機體功能相對較差,難以耐受或不愿接受手術,因此,放化療成為醫(yī)患關注重點。
三維適形放療是臨床針對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常用治療手段,屬高精度放療方式,能縮小周圍器官及正常組織受照射范圍,進而降低毒副反應發(fā)生風險,但腫瘤易復發(fā)、 轉移[5]。 替吉奧是由奧替拉西鉀(OXO)、吉美嘧啶(CDHP)、替加氟(FT)組成,其中,F(xiàn)T 能在機體中轉化為5- 氟尿嘧啶(5-Fu),具有抗腫瘤效果;CDHP 多分布于肝臟,能選擇性抑制二氫嘧啶脫氫酶,促使5-Fu 在腫瘤組織及血漿中的血藥濃度保持長時間穩(wěn)定, 進而加強抗腫瘤效果;OXO經吸收后可均勻分布于胃腸道表面,對乳清酸磷酸核糖轉移酶具有選擇性抑制作用,進而阻斷5-Fu 磷酸化,降低FT 引發(fā)胃腸道吸收的毒副反應[6~7]。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兩組毒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因此,在三維適形放療治療老年食管癌基礎上加用替吉奧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安全性高。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實驗組中位生存期長于對照組,治療后KPS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三維適形放療在治療老年食管癌基礎上加用替吉奧,能有效延長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 在三維適形放療治療老年食管癌基礎上加用替吉奧能進一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延長中位生存期,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