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 云
(蚌埠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安徽蚌埠233030)
玉米淀粉渣是由玉米淀粉通過酸水解或酶解之后壓濾得到的濾渣[1]。玉米淀粉渣含有蛋白質、葡萄糖、脂類等各種營養(yǎng)物質,但含有的蛋白絕大部分為醇溶蛋白,難溶于水,難以被消化利用;其次蛋白質缺少色氨酸、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飼喂的價值并不高[2],而且直接飼喂的玉米淀粉渣在儲藏的過程中很容易變質,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的浪費。
玉米醇溶蛋白中富含大量的疏水性殘基和一些具有極性的基團,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無水乙醇[3],但可溶于60%~95%的乙醇溶液中[4]。玉米醇溶蛋白中富含含硫氨基酸,其蛋白質分子間以較強的疏水鍵和二硫鍵相連,這是醇溶蛋白成膜的基礎[5-6]。玉米醇溶蛋白是理想的天然保鮮膜材料,能夠形成質地均勻的蛋白膜[7-9]。此外,其乳化性、持水性、彈性、延伸性等性質在食品行業(yè)也有很大的應用空間。玉米醇溶蛋白經酶解可以生產出生物活性肽,應用于醫(yī)療制藥。再有就是生產生物可降解塑料,以玉米醇溶蛋白為原料,加入脂肪酸塑化,可生產可降解塑料,以解決環(huán)境問題[10]。
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工藝有超聲波提取法[11]、乙醇提取法[13]、異丙醇萃取[14]、超臨界CO2提取[15-16]、冰乙酸浸提醇溶蛋白[17]。以玉米淀粉渣為原材料,不僅可以大大減少資源的浪費,還可以帶來經濟收益。本課題研究從玉米淀粉渣中提取醇溶蛋白的工藝優(yōu)化,用正交實驗確定其最佳工藝條件,為玉米淀粉渣的綜合利用提供幫助。
實驗材料。玉米淀粉渣為檸檬酸生產線副產品(中糧生化提供),粉碎過70目篩備用;純玉米醇溶蛋白粉(鄭州給力食品添加劑有限公司);無水乙醇(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實驗儀器。TU-1901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JK-800DB型數控超聲清洗器(合肥金尼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數顯恒溫水浴鍋HH-1(金壇市杰瑞爾電器有限公司)。
提取工藝流程。玉米淀粉渣→粉碎、過篩→無水乙醇超聲波脫色→抽濾→乙醇溶液浸提→抽濾→處理濾液→測吸光度→計算提取率。
稱取粉碎過篩后的玉米淀粉渣若干克,加入15 mL無水乙醇,60℃超聲波提取25 min,然后將混合液抽濾得到提取液,最后以無水乙醇作為空白對照,用分光光度計以1 nm為間隔在(400~600)nm之間進行波譜掃描,測出玉米黃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長為446 nm,與文獻[19]結果一致。
準確稱取粉碎過篩后玉米淀粉渣1.5 g于150 mL錐形瓶,按不同的料液比加入無水乙醇,超聲脫色一定時間后,抽濾將濾液移入50 mL容量瓶,用無水乙醇定容,移液槍取出1 mL溶液,用無水乙醇稀釋5倍,用分光光度計于446 nm處測定稀釋液的吸光度。吸光度越大,脫色效果越好;反之越差。對影響脫色效果的3個條件(溫度、時間、料液比)進行單因素實驗,選取3個影響比較好的水平進行正交試驗,根據吸光度確定最佳脫色條件。
溫度對玉米脫色的影響。準確稱取1.5 g玉米淀粉渣5份,超聲脫色,加入料液比為1∶14的無水乙醇,脫色時間為25 min,分別在30℃、40℃、50℃、60℃、70℃的條件下進行脫色,測得其吸光度A,結果如表1??梢?,玉米醇溶蛋白的脫色效果隨溫度增加而增加,鑒于70℃以后可能會對醇溶蛋白的活性有影響,選擇50℃、60℃、70℃三個水平做正交實驗。
料液比對脫色的影響。準確稱取5份1.5 g玉米淀粉渣,進行超聲脫色,脫色時間為25 min,溫度為70℃,料液比分別為1∶5、1∶8、1∶11、1∶14、1∶17進行脫色,結果如表1??梢姡谙疵摃r間和溫度不變的條件下,脫色的效果隨著料液比的上升而上升,在料液比為1∶14時,上升趨于緩慢。選擇1∶11、1∶14、1∶17三個水平進行正交實驗。
脫色時間對脫色效果的影響。準確稱取1.5 g玉米淀粉渣5份,超聲脫色,加入料液比為1∶14的無水乙醇,溫度70℃的條件下,脫色時間t分別為15 min、20 min、25 min、30 min、35 min進行脫色,結果如表1??梢?,在洗脫溫度和料液比不變的條件下,脫色效果隨脫色時間的延長而上升,脫色時間為25 min時,上升趨于緩慢。選擇20 min、25 min、30 min三個水平進行正交實驗。
正交實驗獲得脫色優(yōu)化條件。色素實驗設計及結果如表2和表3所示。數據結果顯示,超聲波對玉米醇溶蛋白脫色條件的最佳工藝為A3B2C2,即料液比為1∶14(g/mL),70℃水浴加熱,脫色時間為25 min。料液比、溫度和時間對脫色效果的影響都顯著。通過R值的大小可以看出實驗的顯著性順序從大到小依次為B、A、C,即影響玉米醇溶蛋白脫色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其次是溫度和脫色時間。根據最佳工藝進行實驗驗證,共進行3次實驗,得到吸光度的值分別為0.421、0.425、0.432,平均值為0.426,高于正交實驗設計的任何一組數據。
表1 溫度、料液比、時間對玉米黃色素吸光度影響的單因素實驗結果
表2 實驗設計及結果
表3 實驗結果分析
將脫色后抽濾的玉米淀粉渣取出于鼓風干燥箱中干燥,精確稱取干燥樣品1.5 g,用體積分數為80%的乙醇溶液在60℃水浴鍋中浸提1.5 h,抽濾定容到50 mL,得到醇溶蛋白提取液,適當稀釋后測量玉米醇溶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長為278 nm,與文獻[20]結果一致所示。
以高純度的玉米醇溶蛋白為標準品,配制標準溶液濃度為10%~100%的梯度溶液。在278 nm處測定吸光度(A),做標準曲線。玉米醇溶蛋白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玉米醇溶蛋白標準曲線
以醇溶蛋白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得到標準曲線線性方程:
進行單因素實驗,確定料液比、溫度、提取時間對提取液吸光度的影響,設計L9(34)正交試驗,確定最佳提取條件:
其中,Y為玉米醇溶蛋白提取率;c為樣品的濃度(按照標準曲線算出),單位為mg/mL;V為樣品總體積,單位為mL;n為樣品的稀釋倍數;M為樣品的質量,單位為mg。
溫度對提取效果的影響。準確稱取5份脫色后的玉米淀粉渣1.5 g于錐形瓶,加入料液比為1∶10的80%乙醇溶液,分別在溫度為40℃、50℃、60℃、70℃和80℃的水浴鍋中水浴1 h,濾液定容到50 mL,再稀釋5倍于278 nm處測吸光度如表4所示。從表4可以看出,40℃、50℃和60℃時,吸光度較低;70℃時,吸光度最高;80℃時,吸光度下降,可能是溫度過高,導致玉米醇溶蛋白變性。因此,選擇60℃、70℃和80℃進行正交實驗。
料液比對提取效果的影響。稱取5份脫色后的玉米淀粉渣1.5 g于錐形瓶中,分別加入料液比為1∶4、1∶7、1∶10、1∶13和1∶16的80%乙醇溶液,在溫度為70℃的水浴鍋中水浴1 h,濾液定容到50 mL,再稀釋5倍于278 nm處測吸光度如表4所示??梢?,溫度70℃、提取時間1 h時,吸光度隨著料液比的增大而增大,當料液比達1∶13后,吸光度趨于平衡。選擇1∶10、1∶13和1∶16進行正交實驗。
提取時間對提取效果的影響。稱取5份脫色后的玉米淀粉渣1.5 g于錐形瓶,加入料液比為1∶10的80%乙醇溶液,在溫度為70℃的水浴鍋中分別提取0.5 h、1.0 h、1.5 h、2.0 h和2.5 h,濾液定容到50 mL,再稀釋5倍于278 nm處測吸光度如表4所示??梢?,料液比1∶13、溫度70℃時,當提取時間0.5 h時,吸光度最低;提取時間在1 h以后,吸光度基本維持不變。選擇0.5 h、1 h和1.5 h進行正交實驗。
L9(34)正交設計及結果如表5、表6所示。根據數據分析結果,80%的乙醇溶液對玉米醇溶蛋白提取條件的最佳工藝為A2B2C2,即溫度為70℃、料液比為1∶13、時間為1 h時效果最好。溫度、時間和料液比對提取效果的影響都較為顯著,通過R值的大小可以看出實驗的顯著性順序,從大到小依次為A、C、B,即影響玉米醇溶蛋白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其次是時間和料液比。按照正交實驗得到的數據結論,進行驗證實驗。共進行3次實驗,吸光度分別為0.465、0.453、0.458,平均值為0.459。
根據式(1)計算得出醇溶蛋白的濃度為0.578%,根據式(2)得出玉米淀粉渣中醇溶蛋白提取率為9.65%。
表4 溫度、料液比、時間對玉米黃色素吸光度影響的單因素實驗結果
表5 實驗設計及結果
表6 實驗結果分析
隨著玉米醇溶蛋白在多領域應用技術的開發(fā),醇溶蛋白的原料也多樣化,如玉米、小麥、高粱等??紤]到廢棄物綜合利用及后續(xù)產品的食用醫(yī)用價值,本實驗以玉米綜合利用的淀粉渣為原料,采用乙醇為提取劑,先脫色、再提取,提取率的測定不受色素的影響。提取醇溶蛋白時利用超聲波對其進行脫色處理,并對脫色條件進行優(yōu)化,在料液比為1∶14(g/mL),溫度為70℃,脫色時間為25 min時脫色效果較佳。以脫色后玉米淀粉渣為原料,以溫度、料液比、提取時間3個因素進行優(yōu)化實驗,得到在溫度為70℃、料液比為1∶13、時間為1 h時,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率最高,達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