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媒介作為當代社會一種不可或缺的傳播形式,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日益普及的今天,影視傳媒擔當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影視傳媒的傳播,學校作為教育的基地,也要跟隨時代的步伐,改變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適應社會潮流。作為一名小學一線語文教師,我們不得不沉思:如何發(fā)揮校園影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為,承擔起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如何有效發(fā)揮校園影視的價值和效應,讓孩子們在語文課堂中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快樂地成長,是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現在的語文教學,還是應試思維主導下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在這樣一種思想的引領下,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都是為了學習而進行課堂的教和學,都會感覺很累,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和獲取知識的充實感。學生日常的課堂就是抄寫詞語,背誦課文,閱讀文章和學習作文寫作方法等;隨之而來的是教師工作量的增加,每天忙于聽寫詞語,批改作業(yè),課堂顯得枯燥無味。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孩子們以后的學習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長此以往,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課堂教學也僅僅是為了講授知識點而進行,一篇篇文章被分割成一個又一個的知識點,學生的任務就是記住弄懂這些知識點,忽視了文章的整體性、完整性和情感體驗。
傳統課堂教學的種種弊端,讓我們更加重視影視教學的意義和價值,課堂教學應該充分尊重孩子們的天性,符合他們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影視教學恰恰能夠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給他們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又能愉悅他們的身心,在不知不覺中達到傳遞知識、技能和培養(yǎng)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功能,從而實現了快樂學習,快樂成長,“潤物無聲”的目的。
那何為校園影視教育?校園影視教育,就是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如網絡、信息等方式,以訴諸視覺、聽覺等影視作品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性手段、通過課堂師生、生生互動式學習,課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來提高語文學習的效果的教育。
“語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點和影視教育所具有的功能相契合,語文教育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又與影視教育自身的特點相符”。1因此,影視教育和小學語文教育的諸多的契合點,使得校園影視教育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和作用。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興趣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講學生的聽為主,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往往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學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往往是上完一節(jié)課以后,并不會對學生產生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意義。朱熹曾說過:“教人未見趣,必不樂學”,可見,興趣對于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呢?針對小學學生的特點往往是通過獨特、新穎的外界聲音、圖片等的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校園影視教育正是通過圖片、聲音、視頻等形式,給予學生各種感官的刺激,能夠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形成持續(xù)性的有意識注意,在調動學習氣氛的同時在無形中傳遞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出一種輕松而有效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孩子們在無形中學到了知識,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語文學科是一門融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學科,語文課堂應該是以教材為依托,建立起適合小學生的閱讀體系,學生通過閱讀開闊視野,增加知識量,樹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目前的小學語文課本,“刪除部分課文甚至傳統課文中的名家名篇減少(壓縮)課文篇幅,減少作業(yè)量并大幅度減少背誦篇目;大幅度降低課文教學的要求,甚至強調了幾十年的雙基要求,也較少提及”2,因此僅僅依靠教材是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素質的。那如何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影視作品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平臺,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都曾被拍為影視作品,例如《駱駝祥子》、《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安娜·卡列寧娜》、《巴黎圣母院》等等,通過這樣的一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學作品的視覺沖擊效果,更能夠給孩子們帶來閱讀的吸引力。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他們的人生閱歷不夠,生活經歷較為簡單,對于生活、生命的感悟較為簡單,大部頭的小說僅僅靠閱讀是不能對他們的思想產生影響的,所以通過將文本和校園影視相結合,給學生以感官的享受會更能讓學生產生共鳴。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終身學習興趣
當今社會,是科技迅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知識大爆炸時期,每個人都不可能僅僅依靠在課堂中學到的那些基礎性的知識來支撐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那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其在離開課堂離開學校之后能夠掌握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在沒有老師教授的情況下無所適從,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也應該考慮的問題。校園影視以其獨有的特性能夠讓學生實現課堂的遷移,最終實現終身學習。校園影視將視覺系統和聽覺系統相結合,以其豐富的表現內容和形象生動的表現形式,將生活納入到影視媒介中,是一面反映生活、表現生活的鏡子。他的反映范圍之大,反映程度之深,讓學生能夠在享受視聽盛宴的同時有所收獲。校園影視改變了以往課堂中單調枯燥的文字信息,通過圖像、聲音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能夠在直觀的氛圍中感受作品的魅力所在。因此,學生通過課堂中的影視資料,可以有效補充課本中的缺少體驗的部分,滿足了學生的思想、精神等的需求,能夠激發(fā)他們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為自身的不足尋找出路,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他們在離開學校走上實踐,走上社會提供了終身學習的可能。
當然,有些影視作品的內容以及所傳遞的價值取向有一定的消極性,如果學生接受這些信息可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有效區(qū)分正確選取影視信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他們明辨是非、去偽存真的能力;建立完善的校園影視課堂教學,真正發(fā)揮校園影視的積極作用,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生動性。
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qū)九龍街道楊莊小學?盧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