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周身是寶,且部位不同功用各異。茯苓的外面包裹著一層黑色的皮,稱茯苓皮,利尿消腫作用較好;靠近外皮有一薄層淡紅色的部分,稱赤茯苓,清熱利濕作用較好;赤茯苓里面的白色部分就是本文要介紹的白茯苓,簡稱茯苓;茯苓塊中心部分有細松根穿過,稱茯神,寧心安神作用較好。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適用于中老年人脾虛、水腫及失眠等證?,F(xiàn)代研究證實,茯苓有以下功效:
增強免疫力 茯苓多糖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夠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加酸性非特異性酯酶陽性淋巴細胞的數(shù)量和脾臟抗體分泌細胞的數(shù)量。
抗腫瘤 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實驗證實,其既有直接的抑瘤作用,又可通過增強免疫功能來間接地抑制腫瘤。肺癌患者服用茯苓多糖后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并能提高多項免疫指標,特別是對細胞免疫功能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強心保肝 茯苓還有強心、保肝,治療胃下垂及胃腸炎等作用。
1.中老年人身體虛弱,表現(xiàn)為消化不良、大便溏泄、失眠健忘。方可取茯苓粉5克,用牛奶沖服;或茯苓粉10克,大棗10枚,大米100克,同煮成粥食用。兩方均有益氣健脾、補虛強壯的功效。
2.神經(jīng)衰弱,表現(xiàn)為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失眠多夢、夜臥不安。方用茯苓(或茯神)、龍眼肉各10克,酸棗仁3克(打碎),大棗10枚。將諸藥煎煮2次,每次半小時,早晚服用。有益氣養(yǎng)血、補心安神之功。
3.慢性疾病引起身體虛弱,表現(xiàn)為元氣不足、倦怠乏力、自汗或盜汗。方用茯苓15克,太子參10克,生曬參5克,大棗5枚,大米100克。將諸藥煎煮1小時濾取藥液,用藥液煮大米成粥服用。有益氣健脾、養(yǎng)胃補虛之功。
1.茯苓為利水滲濕之品,陰虛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2.老年腎虛、小便過多、尿頻遺尿者不宜用。
3.茯苓塊煎煮時有效成分不宜煎出,故應打碎成小塊,或用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