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利
摘 要:市政造價工程主要包括建設中涉及的多種資產運算,即工程建設費用、建筑安裝費用和竣工驗收費用等費用的計算工作。為了全面提高市政工程建筑的質量、控制工程造價,要求工程造價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在造價完成前制定完善的預算方案,并在提高造價工作指導性的基礎上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市政工程;造價;影響因素;控制對策
城市化發(fā)展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內容越來越多,這也促進了市政工程項目的增加。市政工程建設具有規(guī)模大、投資大、工程復雜的特征,增加了造價控制的難度。而且項目工程中管理內容比較多,作為管理當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理應受到重視。造價管理間接地影響了工程的發(fā)展情況,關系工程是否能健康而順利地完成,文章對市政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與控制措施進行分析。
1 影響市政工程造價的各類因素分析
1.1 人為因素
在市政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多。造價管理也是如此,在實際的市政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雖然施工單位采取了各種造價控制方案,但是由于不同市政工程項目的建設特點不同、參與造價管理的人員個人素質也不同,容易導致工程造價管理出現(xiàn)問題,由此對市政工程項目參建方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人為因素非常容易導致造價預算偏差。鑒于此,針對市政工程進行造價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人為計算誤差,做好工程造價預算編制的復查和審計工作,最大限度降低錯誤概率和損失[1]。
1.2 設計因素
在市政工程造價的評估階段,項目初期繪制的圖紙和測量計算所得數(shù)據(jù)都應作為市政工程造價管理的基礎和參考。為了提高施工圖紙的科學性和依據(jù)性,需要提高對圖紙繪制工作的重視程度,精確的圖紙是保證工程質量和降低建設成本的重要影響因素。地基的形式是市政工程造價最大的影響因素。設計人員應針對市政工程的具體的位置,結合勘察報告設計符合現(xiàn)場實際的地基形式,減少施工過程中因地質原因而產生的設計變更, 為市政工程的建設工作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1]。
1.3 施工內容影響
一方面是材料設備對造價的影響,施工中材料設備占全部造價的 70% 左右,會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的管理效果,因此必須采取合理的手段,實現(xiàn)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一方面針對材料的管理,應該在招投標階段詳細計算清楚材料數(shù)量計算,嚴格按照圖紙與國家規(guī)定定額消耗來進行計算,多次核對,盡量避免計算出現(xiàn)誤差,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時及時對市場價格變動進行調研,保證市場價格與目前的計算價格相符合,避免波動太大而導致造價不合理導致投資失誤。一方面是針對機械設備的管理,在使用機械設備過程中,充分了解機械設備的性能與品種,了解新型機械化設備的性能是否與目前工程相符合編制,工程造價的時候,造價人員需要匯總機械工序性能,詳細了解項目對機械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設備與套額來計算造價。
2 控制措施
2.1 完善施工工序
在施工工序優(yōu)化方面,工程造價編制人員應該在結合現(xiàn)有資料的基礎上,充分參考以往類似工程的原則經驗,根據(jù)本次項目工程的實際情況, 合理調配可利用資源。由于項目的獨立性,項目工期與資源配置原則存在差異,因此施工工序的優(yōu)化以確保工期和符合項目原則為主要方向,在編制造價的過程當中,應該積極與設計單位建設單位人員進行溝通,實現(xiàn)施工工序的優(yōu)化,在保證質量與安全的情況下降低造價,節(jié)省財政投入[2]。
3.2 招標階段的控制
首先,從招標形式來看,按照我國招標法的規(guī)定分為公開招標、邀請招標兩種。公開招標要真正做到公開與公平,并且在招標的細節(jié)處理方面妥善,從而控制工程造價。邀請招標適用于國家投資的特殊項目,明確招標中“先論價、后成交”的原則,避免造成無法控制的局面;其次,在報價方面,報價一般按照綜合單價法、工料單價法。業(yè)主在評標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審核每一個投標人的報價、工程量清單,嚴格控制投資。其三,評標時標底的參與力度控制很關鍵,標底是建設單位對招標、投標項目所需要費用的測算控制值,以及對招標項目造價的期望值、編制標底單位或者是個人對工程項目的熟悉情況都會對工程項目的具體情況產生影響。標底會有明顯的個人主義傾向,偏離了社會平均造價與實際不相符合。投標單位的報價不管是綜合單價還是工料單價法,都會受到編制報價人員本身的素質相關聯(lián)。其四,詢價,招標評標的時候要認真詢標,確保做到工程,尤其是出現(xiàn)遺漏等,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有利于工程造價的控制。
3.3 施工時期的管理工作
為提高造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進行項目建設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到施工現(xiàn)場開展監(jiān)督和管理工作,幫助施工人員規(guī)范施工流程,發(fā)現(xiàn)并解決建設中存在問題和困難。管理人員應良好掌握施工圖紙情況,為施工人員灌輸先進的建設理念,引導施工人員加大先進技術的使用程度,對工程施工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業(yè)務能力,減少施工過程中施工錯誤或漏洞[3]。
提高項目整體的性價比,盡可能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縮短施工周期, 達到市政工程造價控制的目的。還需要加強工程變更信息的管理工作,及時處理工程變更產生的問題,確保施工進度不受影響。有效開展對工程量的核算工作,更好地核算建設成本,在建設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利稅等項目的計算工作,此類工作增加了造價管理的難度,對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也有較高要求。因此在選擇管理人員時,需要優(yōu)先選用工作態(tài)度積極的員工,提高對造價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為造價管理工作提供高素質人才。
3.4 加強竣工時期管理工作
完成建設工作后,項目管理人員需要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要求對市政工程建筑進行驗收,確保建筑的使用年限和功能性能夠得到充分體現(xiàn)。造價人員應將平時搜集的工程資料進行匯總,嚴控工程簽證關和設計變更關, 防止施工單位人員結算時只計算簽證和變更中的增加部分,忽略減少的簽證和變更資料內容,真正體現(xiàn)工程價值。在質保期內,若發(fā)現(xiàn)工程質量問題,應劃分責任,發(fā)現(xiàn)施工單位導致的問題應及時通知進行返修,或在質保金中扣除相關費用[4]。
3.5 加強動態(tài)造價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應用
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正處于飛速發(fā)展的階段下,而各大行業(yè)也逐漸應用于信息網絡進行實際的工作,其中土建工程行業(yè)也不例外,隨著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不斷加入,在對整個土建工程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也降低了人力操作出現(xiàn)問題的幾率。而在對工程進行全過程造價控制工作的過程中,信息系統(tǒng)的加入也可以使得整個信息更加的動態(tài)化,我們都可以將工程資料納入到信息化的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管理工作,這種電子化的管理方式與人工管理方式相比更具有安全性以及全面性,極大的方便了最終的竣工審核階段的相關工作。
綜上所述,建工程造價控制是一個連續(xù)的、動態(tài)的過程,包括籌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結算階段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造價控制,目的是解決項目建設整個過程中技術與經濟、經營與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加大對資金的審力度,實現(xiàn)對資金運用的嚴格管控。參考文獻:
[1] 張靖. 土建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 居舍,2020, (11):193.
[2] 吳金松.土建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 2019,(15):107.
[3] 付海濱.土建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問題及改進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 (03):56.
[4] 姜廣胤.土建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問題及改進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33):179.
11165007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