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錕
【摘? ? 要】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途徑。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時也同樣要達到這一教學要求。地理教學內(nèi)容中地圖等抽象知識的比重較大,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要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性的地理知識,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為此,本文將主要研究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3-0177-02
【Abstract】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new teaching methods for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nd this teaching requirement should also be met when condu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In the content of geography teaching, the proportion of abstract knowledge such as maps is relatively large, which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If students want to better understand abstract geography knowledge, teachers can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each. For this reason,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study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進行地理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地理生活常識,使學生了解各地的地形地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初中生本身就不喜歡被束縛,向往自由,因此,要想提升地理教學質(zhì)量,教師就要選擇初中生喜歡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肯定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此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地理教學。利用信息技術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巨大潛力,對提升地理教學質(zhì)量有重要的幫助。
一、利用信息技術突出教學重難點
在地理教學中每一單元都有其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地理教學知識較為瑣碎,學生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較多,因此學生常常無法準確地把握地理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和難點。此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突出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需要重點把握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在教學中重難點上,這樣課堂教學效率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首先,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文字、圖片的編輯功能,將教學重難點通過地理教學課件展示出來。例如,在進行《大洲和大洋》的教學時,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地球表面海路面積、比例;了解七大洲的名稱、分布以及分界線;掌握四大洋的分布以及與各大洲的相對位置。教學難點則是讓學生了解大陸與大洲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區(qū)分亞非以及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幫助學生建立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間概念。針對上述的教學重難點,僅讓學生閱讀教材和進行語言教學,顯然是不能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教學重難點的。此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尋找七大洲、四大洋的地圖,然后在課堂教學時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地球的俯視圖,詢問學生“從太空中觀察地球,能夠發(fā)現(xiàn)地球大部分是什么顏色的?說明什么?”等待學生回答出是藍色,說明海洋面積大于大陸面積的答案。然后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南北半球圖與水陸半球圖,利用其圖片加工功能為學生展示分界線,使學生對地球有一個清晰的輪廓認識。接下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這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利用圖片編輯功能幫助學生明確每一個大洲和大洋的輪廓、名稱、分布情況以及分界線,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對地理教學重難點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另外,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制作思維導圖的功能,將教學重難點制作成思維導圖,然后在總結(jié)階段利用思維導圖再次幫助學生復習地理知識,以此達到突出教學重難點的最終目的。
二、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特別是進行初中階段的教學,教師更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對于學生而言,地理知識具有趣味性,學生才會認真聽講、主動思考、積極回答問題。教師幽默的語言只能短暫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持久性不強。此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地理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豐富的地理課堂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感到地理學習的趣味性。以《世界的語言和宗教》教學為例,本單元主要是教會學生學會閱讀“世界主要語言的分布”圖,教會學生運用世界政區(qū)圖說出三大宗教的地區(qū)分布,學會舉例說出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存在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tǒng)。此單元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較多,學生需要具備充足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充分地掌握這部分知識。宗教本身是具備一定的神秘色彩的,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三大宗教的民間傳說故事,利用故事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視頻、圖片、音頻播放功能等進行地理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以《世界的語言和宗教》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世界中的六大語言用音頻播放功能進行播放,也可以直接為學生播放各國人民說自己本國語言的視頻。在聽覺和視覺的雙重刺激下,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將會更加強烈。
最后,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宗教的代表人物圖片以及一些傳統(tǒng)的服飾、遵守信仰的人需要參加的活動圖片等,使學生對宗教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這也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微課視頻提升預習質(zhì)量
根據(jù)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要求。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進行地理教學,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但是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利用好學生課余時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預習習慣,才是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教學要求的重要保證。為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利用制作微課視頻的方式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利用微課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提升學生課前預習的質(zhì)量。
微課是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的一個創(chuàng)新內(nèi)容,為了讓微課效果更加具備有效性,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需要下足功夫。
例如,在制作《多變的天氣》預習微課視頻時,教師首先要將本單元需要實現(xiàn)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單獨列出來,放在視頻開頭播放,使學生對本單元的主要學習任務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便于學生在預習時能夠抓住教學重點。其次,微課視頻中要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其余一些瑣碎的知識可以不在微課視頻中展示,利用微課視頻預習,只需要抓住關鍵內(nèi)容即可。這是因為每一單元地理教學內(nèi)容較多,全部展示在微課視頻中時間會過長,反而不利于學生預習。最后,教師可以將一些好聽的音樂,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引入視頻中,激發(fā)學生觀看微課視頻的興趣,為提升預習質(zhì)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地理教學時教師要利用好信息技術。首先,地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突出地理教學重難點,使學生能夠掌握教學重難點。其次,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地圖教學或者利用信息技術引入趣味圖片、視頻等,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再次,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自主學習相結(jié)合,利用信息技術布置教學任務,分析教學任務,充分提升地理教學質(zhì)量。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提升預習質(zhì)量,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國江.Scratch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2020(11).
[2]王嘉蘭.信息科學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