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新媒體時代下我國高校應當充分利用新興媒介技術在校園體育文化傳播中的積極作用,推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傳播,進一步完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助力“體育強國”目標的實現(xiàn)。本文以新媒體時代為背景,分析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機遇及現(xiàn)實困境,并提出其傳播問題的消解方式。
新媒體時代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困境,拓寬了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主體的類型,校園體育文化傳播主體的種類更加多元化,線下傳播主體除以往的體育教師、學生等外,一些體育類型的社團、圖書館、相關企業(yè)等成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主體,校園體育文化傳播主體呈現(xiàn)一體多“延”的趨勢,線上傳播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體育發(fā)展更加強調“科技賦能”,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渠道及形式也在其影響下得到不斷優(yōu)化和提升。首先是傳播渠道的提檔升級,人們可通過手機、電腦等進行信息獲取,并且建立相應的線上傳播及交流平臺,使得廣播也有“忠實粉絲”。其次是校園體育文化傳播形式的不斷豐富,這主要體現(xiàn)在高校教師在當前的教學時能夠利用多種新興媒介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極大便利了體育教師的教學,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利于體育信息的傳遞,提高校園體育文化的傳播力。
新媒體時代,體育信息的線上傳播無論在信息傳播速率還是信息內容數量上都有了質的飛躍,以此使受眾的體育需求得到滿足?,F(xiàn)如今,高校校園網絡早已實現(xiàn)與外界的互通互聯(lián),其海量的體育信息內容使高校師生足不出“校”便可知“天下體育大事”,無不體現(xiàn)我國高校體育信息傳播內容的豐富性及信息獲取的便捷性。因此,新型媒介在豐富了我國高校體育信息內容的同時,通過高校內多元傳播主體及傳播渠道,對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傳播具有重大意義。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線上傳播雖然具備很大的優(yōu)勢,但也面臨一定挑戰(zhàn)。對于部分基礎媒介素養(yǎng)薄弱的教師,即便具備很高的學識,但在掌握新媒介技術與體育信息相結合傳播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導致信息傳播效果不佳;對于高校學生、體育社團及其他以學生為主體的體育類組織來說,大部分學生對于新媒介技術的使用及學習也有很強的接受能力,但介于其本身體育知識儲備較低,線上很難傳遞優(yōu)質的體育信息,因此在傳播效果上仍不理想。
新媒體時代下,體育信息的線上傳播在打破我國高校傳統(tǒng)封閉的格局之際,多元傳播渠道的打通及海量信息涌入使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發(fā)生重大變化,然而其中各個渠道及多種信息中也蘊含著多元的體育價值觀,尤其是西方體育價值觀念的沖擊更為明顯。西方體育文化隨著新媒介傳播渠道擴散入我國高校。反觀我國傳統(tǒng)體育文化,雖然借助媒介技術的帶動得到一定程度的傳播,相比于西方體育文化在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中占據的比例仍處于劣勢,長期以往,并不利于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正常傳播。
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尚處在新技術應用于舊用途的過程中,并且對于校園體育文化的線上傳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高校對其適應程度仍有待提高,尤其是當前高校文化傳播尚未建立相關的監(jiān)管體系,更不必說體育文化傳播的相關制度的建立。而隨著上述多元傳播渠道及海量信息的涌現(xiàn),更加劇了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沖突,使得高校對于校園體育文化傳播失去管控力度,對于多元體育價值觀的出現(xiàn)缺乏不能及時做出正確的引導,是體育信息的輿論導向失控。此外,高校線上傳播監(jiān)管體系的缺乏也會使線上傳播的體育暴力信息、網絡黑社會進一步影響我國高校學生,產生不良的體育價值觀念。
(1)加強高校體育文化傳播主體的傳播意識引導。
步入新時代,我國已然成為體育大國,并向體育強國方向邁進,高校師生理應肩負起其中重任,而高校方面首當其沖,應該注重對其身為傳播主體進行傳播意識引導。對于體育教師而言,課上應該引導其使用新興媒介進行教學授課的意識,并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利;課下鼓勵高校體育教師建立相關專業(yè)班級群或與學生建立線上好友關系以便更方便問題交流,同時教師可以多轉發(fā)或親自發(fā)送一些能夠結合自身專業(yè)和觀點的體育小知識、小視頻更好吸引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對于學生而言,高校應該多通過相關學生會議、體育社團等自上而下進行思想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自身身為校園體育文化傳播主體的自覺及自信意識,并且高校還應通過“賦權”的側面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自主性的提升,如對于體育社團相關活動的申請放寬限度,對于高校學生線上體育信息的交流多加鼓勵等,以便在體育信息傳播方面更有動力。此外對于高校圖書館平臺、體育院系線上平臺等,高校亦應當放寬要求,豐富傳播的內容,例如:在圖書館平臺上設立體育信息相關的專欄,體育院系的線上平臺,除發(fā)布一些相關通知、要求等,也可準許發(fā)布一些體育類點評、體育問題在線討論等趣味話題。
(2)培養(yǎng)高校體育文化傳播主體的媒介素養(yǎng)。
高校在對傳播主體意識進行引導的基礎上,更要注重對傳播主體的媒介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重點針對體育教師和學生,并采用不同類型的媒介培養(yǎng)。體育教師主要以提高其使用媒介的能力,可以將教師媒介使用能力的培養(yǎng)納入高校教師定期培訓計劃之中,并且加強體育院系教師與本?;蚱渌盒鞑ヮ愒合到處煹慕涣鳌M瑫r,體育介于其文化傳播的特殊性,對于如何與新媒體結合,歸根結底要回歸到體育自身中來,因此體育教師內部的相互交流更尤為重要,尤其對于研究體育傳播、體育媒介類以及體育文化、體育歷史類專業(yè)教師,更要充分發(fā)揮帶頭作用,結合專業(yè)知識探求體育文化線上傳播的多種可能性。高校學生除了要重視其基本的體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外,相關的媒介素養(yǎng)方面高校主要注重其媒介使用的規(guī)范性,端正思想、規(guī)范行為,防止高校學生在線傳播一些體育相關的暴力信息,以便營造更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1)構建高校體育文化傳播平臺。
基于“三微一端”的新媒體平臺,高校也應當充分利用線上校園體育文化傳播過程中的平臺優(yōu)勢,不僅要建立并規(guī)范一些群體性校園體育信息傳播平臺,如體育院系、體育社團、高校圖書館等相關線上平臺。而且對于個體的教師及學生而言,也應當鼓勵其創(chuàng)建體育相關的自媒體平臺,或是基于原有的平臺基礎上多發(fā)布體育相關的信息。此外,高校對于多種體育線上平臺應促進其相互關聯(lián)性和交流性,例如:加大線上體育信息的轉發(fā)量,以提高體育信息的橫向傳播。同時由于體育院系等線上平臺內的體育信息的傳遞往往僅局限于系內學生的傳播,因此,平臺的縱向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即建立體育院系等平臺與高校官方平臺的關聯(lián),如多推送一些院系平臺發(fā)布的體育信息,以推動體育文化的傳播規(guī)模。
(2)改進高校體育文化傳播內容的“新”形式。
當前以新媒介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不斷賦能體育發(fā)展,在體育信息的傳播以及體育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引用新興媒介技術已成為必然趨勢,因此,高校在體育文化傳播中應注重傳播內容形式的改變。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內容應注重以下幾點:一是注重內容的觀點性,傳播主體更要基于自身的觀點出發(fā),對某個體育問題發(fā)表相應的看法;二是注重內容的平凡性,更多的人喜歡瀏覽一些較為日常的信息,傳播一些平日健身的小視頻更能引起受眾的共鳴;三是注重內容的互動性,新媒體的時代最大的特點是互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平臺更應該注重所發(fā)內容的互動,并且積極對受眾不同觀點進行探討,各抒己見,更有利于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良性發(fā)展。
(1)組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相關隊伍。
新的傳播技術出現(xiàn),必定先通過相關傳播機構的適應才能完成文化的優(yōu)化及傳承。而高校即是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主陣地,其適應新媒介技術的傳播必定離不開相關監(jiān)管系統(tǒng)的保障。因此,高校當務之急的是組建一支體育文化傳播的隊伍,成立體育文化傳播部門或由高校傳播部門分化出體育文化傳播相關的小團體或子部門。同時,注重隊伍成員多樣性,不僅包含體育領域相關人才,也需要傳播、媒體相關領域人才,可以從相關院系師生中引進或是外聘校外其他人才。
(2)制定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相關制度。
組建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隊伍后,應當制定體育文化傳播安全及獎懲相關的制度:安全類型的制度主要為了保障傳播互動階段自由但不放縱,減少并抵制校園網絡暴力;獎懲類型制度一方面是對于校園內傳播體育網絡暴力的傳播主體實施懲罰,另一方面,對于不同傳播主體制定具體的獎勵制度激勵體育文化線上傳播的積極性。
(3)完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監(jiān)管及反饋系統(tǒng)。
線上體育文化傳播應當基于高校校園網絡建立相關的監(jiān)管及反饋系統(tǒng),并與線下制度的設定相結合共同加強高校體育文化傳播的監(jiān)管力度。首先,加強校園網絡端口的過濾篩選功能,阻止體育相關的垃圾網站、垃圾信息的進入;其次,實施監(jiān)控線上信息的傳播現(xiàn)狀,制止線上違規(guī)體育信息的傳播;最后,提高線上體育信息交流的收集及分析的能力,總結平臺傳播過程的問題,預測發(fā)展趨勢,以便于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學校體育文化傳播平臺的建設。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傳播逐漸成為我國體育文化建設以及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傳承與傳播的主要陣地,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傳播要充分利用其多元傳播主體、多種傳播渠道、多樣傳播內容等機遇,并充分認識到傳播過程中傳播主體意識薄弱、多元體育價值觀的沖擊及監(jiān)管體系缺失的困難,衡量利弊,合理利用新興媒介,提高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主體的媒介傳播意識,注重構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平臺,提高體育文化傳播內容的質量,并健全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相關的監(jiān)管體系,進一步推動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傳播,為體育文化發(fā)展及體育強國目標的實現(xiàn)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