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伏電站組件支架基礎灌注樁工程作為一種地下的隱蔽性工作,對其質量的檢查無法通過外觀來實現,因此必須要在施工的全流程當中,采取合理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從而確保灌注樁施工質量能夠符合預期設計要求。對此,本文中就基于光伏電站組件支架基礎灌注樁總體質量控制內容,著重分析在造孔施工、鋼筋制作安裝、混凝土澆筑以及預埋件施工者幾個關節(jié)階段當中的施工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光伏電站;灌注樁;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在光伏電站組件支架基礎當中,樁基屬于一種十分關鍵的結構體系,灌注樁在樁基礎當中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樁基類型。灌注樁這種樁基類型具有隱蔽性較強、難以控制灌注樁定位精確度、難以保障質量、難以在沙地成孔以及效率較低等特征,但是又作為一種關鍵的結構體系,因此要求我們必須在施工過程中熟練的掌握相關技術,把握好具體的施工流程,而后針對每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
一、光伏電站組件支架基礎灌注樁總體質量控制分析
由于在施工過程中可能面臨但樁體體積較小、支架基礎數量較多以及沙地造孔難度較大等問題,因此為確保施工質量,必須要采取如下措施:
1.完善質量管理制度,結合相關質量標準設置完善的質量制度文件,同時需要建立科學的檢查制度,比如三級(自檢、互檢以及工序交接檢查三者相結合)檢查制度,進一步確立各級別指責,明確各級別檢測內容;2.加強施工期間的質量檢查與質量控制,對不合格的施工工序進行規(guī)范,確保每一個施工工序都能夠一次完成合格驗收,并要求主要工序符合優(yōu)良標準;3.做好對施工材料的進貨檢驗,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材料嚴禁進入施工現場。同時需要針對材料進行分類堆放并設置標識,防止混淆誤用;4.嚴格根據施工規(guī)范與圖紙開展各個具體施工工序,著重針對造孔施工、鋼筋制作與安裝、混凝土澆筑、預埋件施工幾個重要工序進行控制[1]。
二、光伏電站組件支架基礎灌注樁施工技術要點與相關質量控制措施
(一)造孔施工與質量控制措施
1.在造孔之前,首先需要結合設計圖當中的坐標利用全站儀來放置高程控制點與支架基礎平面位置,而后通過掛鉛絲的方式對各個組串基礎上的縱橫軸線進行控制,由水準儀對各個組串基礎上的高程進行控制;2.大型的鉆機設備在一些沙地地區(qū)往往難以定位,所以針對這種可能存在的問題,就可以在造孔施工過程中利用手扶式的汽油機螺旋鉆機。為防止沙地造孔發(fā)生塌孔問題,還需要在造孔的前1h對孔附近進行浸水處理,確保沙土濕潤性與固結性,從而提高成孔率。在造孔過程中,需要確保鉆頭中心與孔心對準,利用垂線以不同角度對鉆機垂直度進行控制。等鉆機垂直后進行造孔工作。在造孔期間還需要控制好造孔深度與垂直度,一旦發(fā)現造孔偏斜,則需要及時矯正,根據實際情況還可以進行擴孔;3.采用機械成孔時必須要確??咨罘蠘藴室?,利用鉛絲針對組串之間的排距進行檢查時,可以采取對角線這種檢驗方式,將孔中心偏差控制在10mm之內。
(二)鋼筋制作安裝與質量控制措施
1.制作鋼筋之前首先需要針對鋼材出廠是否具有合格證書進行確認,利用物理力學這種性能試驗方式檢驗鋼筋材質以及試驗焊接質量,而后結合設計與施工標準要求對鋼筋直徑、規(guī)格、質量、數量以及長度等進行檢查;2.在綜合加工廠當中將鋼筋加工為鋼筋籠,并由監(jiān)理對鋼筋籠進行驗收確認合格之后才可以使用。可以利用小型的工程車輛將鋼筋籠運送到現場,并且在運輸過程中需要確保鋼筋籠不會因受損傷而出現變形問題;3.在鋼筋籠安裝之前還需要進行二次檢查,一旦發(fā)現鋼筋籠出現形變,則需要及時調整,具體的安裝位置應當確保鋼筋籠與護臂套管之間的距離約為2.5cm左右。在澆筑過程中一旦發(fā)現有鋼筋籠的具體安裝位置發(fā)生偏移,則需要及時停止?jié)仓⑼ㄟ^人工調整的方式使其回正[2]。
(三)混凝土澆筑與質量控制措施
1.拌合:采用適合的拌合機對混凝土進行集中拌制,同時要求拌和現場要具備檢驗合格的用于稱量的器具,在拌制過程中嚴格按照預先制定的配合比來拌制,主要針對混凝土需要應用的四種關鍵材料之間的對比關系進行控制,包括水灰比、骨漿比以及砂率。對成品料的變化情況進行實時觀察,及時測量混凝土當中的水、骨料、大氣以及出機時的溫度,嚴格把控拌合時間,確保水泥、砂子與骨料能夠被充分拌合;2.運輸:需要選用適宜的運輸工程車輛,并且在混凝土運輸過程中需要確保維持好混凝土均勻性,避免出現離析泌水的問題;3.澆筑:針對光伏電站組件支架基礎可以通過拔管法進行混凝土澆筑,就是要求混凝土澆筑、振搗與拔套管三部分工作同時進行,保障地下樁基當中的混凝土能夠一直在套管當中進行連續(xù)澆筑。而地面外漏的樁基則可以利用直徑適當的PVC管當做澆筑模板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yè)[3]。
(四)預埋件施工與質量控制措施
為便于連接支架,一般需要結合設計需求來選擇螺栓數量,并將螺栓埋設的精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加工螺栓需要根據設置圖紙當中的要求來下料,并于混凝土澆筑作業(yè)結束后的15min左右進行安裝,在安裝過程中利用方鋼制作而成的模具對各組串當中預埋螺栓的軸線偏差進行控制,利用水準儀進行高程控制放樣,掛線控制。待螺栓安裝結束后,要有質檢人員進行檢查,及時調整不符合標準的預埋位置,并做好后期的預埋螺栓保護工作,避免螺栓絲口破損[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光伏電站組件支架基礎灌注樁施工當中,科學的把控各關鍵施工環(huán)節(jié),掌握關鍵施工技術,做好質量控制工作,是提升整體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 DONG Guofei. 山地光伏電站設計建設的關鍵技術研究[J]. 電工技術, 2019(12):2.
[2] 羅廳. 光伏電站組件支架基礎灌注樁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 000(015):1242.
[3] 吳剛. 光伏電站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控制[J]. 魅力中國, 2015.
作者簡介:張書梁,1968年出生,男,漢族,1992年畢業(yè)于東北電力大學,高級工程師,畢業(yè)后一直從事電力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研究方向:電力工程管理
350550190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