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九七 劉睿
(湖南理工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 岳陽 414000)
長期以來,大學生在運動參與情況上沒有表現(xiàn)出積極的一面,絕大部分大學生參與運動項目,主要源于自身對某項體育運動項目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將運動項目視作日常娛樂項目。由此可見,大學生在運動參與上缺乏深入認知,并沒有意識到體育運動項目對身體素質(zhì)強化和精神品質(zhì)提升的重要作用。因此,新形勢體育政策的提出能否對大學生運動參與產(chǎn)生影響,已經(jīng)能夠成為相關人員關注的重點。鑒于此,基于提升大學生運動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角度考慮,本文深入研究“新形勢體育政策對大學生運動參與的影響”具有顯著意義。
為更好地分析新形勢體育政策對大學生運動參與的影響,在分析之前明確對大學生運動參與的影響因素,隨后就體育政策實施之后各影響因素是否向著有利方向發(fā)展,繼而可以說明體育政策在大學生運動參與上起到了積極影響,若各項影響因素未能發(fā)生變化,甚至發(fā)生惡化,則說明體育政策對大學生運用參與影響不大,或者存在消極影響?,F(xiàn)從意識、動機、條件、教育4個方面來具體分析新形勢體育政策對大學生運動參與的具體影響,具體如下:
運動參與意識指的是大學生運動參與的意愿,試想下,大學生若缺乏運動參與意識,則會在運動參與上表現(xiàn)不主動,絕大部分大學生在缺乏運動參與意識的情況下,及時參與也不會深度投入。而在大學生運動參與意識十分強烈的情況下,大學生則會表現(xiàn)出積極主動。由此說明,運動參與意識直接影響大學生運動參與的主動性和深入性。同時,大學生運動參與中體質(zhì)素養(yǎng)水平的高度,關鍵在于運動參與的主動性和深入性,這直接體現(xiàn)了運動參與意識的強弱是影響大學生運動參與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在新形勢體育政策實施之后,高校在思想戰(zhàn)略上高度重視體育教學,且在具體的行動中加強了大學生運動參與意識的培育工作,并通過系統(tǒng)的體育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向大學生具體闡述了體育運動參與的積極作用和現(xiàn)實意義,使得大學生正確認識到參與體育運動對身體發(fā)展和精神培育的重要性,繼而強化了大學生的運動參與意識,使得其主動參與體育運動項目的次數(shù)得以增加,由此說明了體育政策對大學生運動參與意識的影響是積極的。
基于理論角度來說,大學生體育參與動機具體包括興趣使然、身體需求、外界要求、利益驅(qū)使4個方面,且對大學生運動參與的主動性和深入性具有較大影響。在不同動機下,大學生運動頻次和深入性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大學生運動參與動機為興趣使然,則可以說明大學生只是將運動作為日常娛樂項目,用于放松自我,從而在運動頻次和深入性上顯得相對高一些。試想下,大學生運動參與缺乏動機,則意味著大學生在運動上沒有任何追求,會在思想上抵觸運動,進而導致其缺乏主動性,相應的運動參與頻次和深入性也會相對低一些。由此可見,運動參與動機是影響大學生運動參與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新形勢體育政策實施之前,大學生運動參與動機主要以外界要求為主,其他動機為輔,使得大學生運動參與頻次和深入性相對較低,不利于大學生運動效果的優(yōu)化和提升。而在新形勢體育政策實施之后,高校對大學生進行了針對性的體育教育,使得其運動參與動機發(fā)生變化,從外加要求向興趣使然和利益驅(qū)使上大面積轉(zhuǎn)變,使得大部分大學生運動參與動機是興趣使然和利益驅(qū)使,外加要求動機占比人數(shù)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見,在體育政策作用下,大學生運動參與動機得以優(yōu)化,繼而有利于大學生運動參與頻次和深入性的提高。
眾所周知,體育運動項目類型較多,其中絕大部分體育項目活動的開展都存在一定的條件要求,如,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就對設施和場地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條件簡陋則會影響體育運動活動的開展。在條件不滿足的情況下,大學生運動參與意識和動機難以被激發(fā),進而會影響大學生運動參與的主動性和深入。由此可見,運動參與條件是影響大學生運動參與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新形勢體育政策實施之前,高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度遠低于其他專業(yè)課程建設的重視度,繼而使得體育基礎設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從而使得校內(nèi)運動條件難以滿足當前大學生各項運動參與需求,則說明了運動參與條件存在不足,進而影響大學生運動參與意識和動機的激發(fā)。而在新形勢體育政策實施之后,高校根據(jù)大學生的運動需求,加大體育基礎設施改造資金投入,逐步完善了校內(nèi)體育運動設施和場地,隨后使得校內(nèi)體育設施和場地條件等,都能夠滿足大學生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需求,這也直接有利于強化大學生運動意識和動機,由此說明在體育政策作用下,大學生運動條件會得到極大地改善。
就大學生群體來說,在體育運動中若能夠接受正確的引導教育,可以了解和掌握系統(tǒng)的運動項目的規(guī)則、技巧等,從而能夠讓大學生在運動參與中體驗成功,進而有利于大學生運動興趣和動機的強化。因此,教育是影響大學生運動參與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新形勢體育政策落實之前,高校體育運動教育由于缺乏重視度和正確認識,導致體育運動教育缺乏顯著效果,體育課程教學方面只是單純地向?qū)W生傳授體育課程理論知識和技能,而沒有關注體育課程其他作用的充分發(fā)揮,使得體育課堂教育缺乏良好效果。不僅如此,在體育教師配置上,也沒有嚴格按照體育課程教育實踐需求進行配置,不利于教師綜合實力的提升,繼而影響教育效果,也對大學生運動參與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而在新形勢體育政策實施之后,高校對校內(nèi)體育教師進行了師資優(yōu)化和教育培訓,促使學生可以接受系統(tǒng)地體育教育,并逐步形成了正確的體育認知,同時掌握了有效的體育項目技巧、規(guī)則等,進而有利于大學生運動參與意識和動機的強化。
眾所周知,思想觀念是實踐的先決條件之一,要提高大學生運動參與的主動性和深入性,應培育大學生健康的體育運動觀念。首先,高校應發(fā)揮體育課堂教育作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使得其正確認識體育運動參與對體質(zhì)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并意識到身體健康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同時,引導大學生將個人體育興趣和國家發(fā)展需求相結(jié)合起來,使得大學生能夠樹立為體育強國戰(zhàn)略目標實現(xiàn)而鍛煉身體的崇高理想;其次,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健康觀念,在體育課程教育實踐中,既要向大學生傳授系統(tǒng)的體育技巧和專業(yè)知識,還要通過針對性引導方式來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體育觀念。不僅如此,在體育教育實踐中,還要將學生體育運動與未來發(fā)展相結(jié)合,使得大學生內(nèi)心重視起體育課程學習。
大學生運動參與主動性和深入性的提高,關鍵在于大學生運動興趣和自信心的提升。而對于大學生來說,大學生運動參與興趣和自信心的提升,關鍵在于體育運動參與中能夠持續(xù)體驗運動成功感。在大學生體育運動參與中,大學生不可避免會遭遇一些挫折,并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障礙。若大學生的這種心理障礙不能及時消除,將會讓大學生喪失運動參與興趣。因此,在體育課程中,體育課程教師應建立大學生運動參與動態(tài)跟進評價機制,時刻關注大學生的運動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就及時地幫助大學生來調(diào)整運動狀態(tài),便于大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持續(xù)體驗成功,繼而能夠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另外,體育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制定長期體育運動規(guī)劃,具體包括提升計劃、減肥塑形計劃等,使得大學生對體育運動具有充足的內(nèi)動力。
完善度體育場地和基礎設施,可以為大學生運動參與提供物質(zhì)保障。首先,教育主管部門應與時俱進地增加體育基礎設施經(jīng)費投入,用于及時更新體育設施,維護校內(nèi)體育場地;其次,高校要充分合理地使用校內(nèi)體育場地和器材,將校內(nèi)所有可利用的場地和器材免費開放給全校師生,使得其能夠自主選擇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繼而有利于大學生運動參與意識和主動性的提高;最后,高校也可以將體育資源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繼而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有效調(diào)動大學生運動參與興趣。
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新形勢體育政策實施對大學生運動參與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集中體現(xiàn)在運動參與意識、運動參與動機等方面。因此,高校應在新形勢體育政策實施契機下,積極爭取上級領導扶持,完善體育場地和基礎設施,并培育大學生健康的體育運動觀念,重視動態(tài)評價大學生運動參與效果,繼而不斷提升大學生運動參與的興趣和主動性,有效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體育素養(yǎng)水平,為建設體育強國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