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林玲
(福建省福清衛(wèi)生學校,福建 福清 350300)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高科技迅猛發(fā)展,“00后”的中職學生已成為互聯網時代高科技產品的主要使用者。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課堂和黑板為媒介,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發(fā)展步伐。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更無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聯合現代科技手段,結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主動性的一種模式[1]。課堂以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為主,教師輔助學生學習,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從而提升了學習效率。
超星學習通是一款移動手機應用App,方便學生下載于手機或平板電腦使用,功能較全面。學生可在該平臺上搜索大量有興趣的學科資源進行學習。平臺還能實現教師系統(tǒng)建課,上傳教學PPT、微課、視頻等各種課程相關資源,學生可利用碎片時間來觀看學習。另外還可進行問卷調查、考試測驗等。同時學習通上還能開展多種課堂活動,如發(fā)布任務、主題討論、簽到、選人、搶答、投票等,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中醫(yī)護理是中職護理專業(yè)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包括中醫(yī)護理基礎理論、中醫(yī)護理診斷程序、中醫(yī)護理原則、方藥施護以及中醫(yī)護理技術等內容。中醫(yī)知識比較抽象、晦澀難懂,中醫(yī)操作技能特別是找準穴位的準確位置、經絡的循行以及拔罐、針刺、艾灸、刮痧等實際操作,如果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為主,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中醫(yī)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學生極易走神,缺乏興趣,教師無法了解每位學生的練習情況,學生的實踐操作效果沒辦法得到保證。傳統(tǒng)教學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密集講解知識,無法兼顧所有學生的接受情況。而采用超星學習通,學生可以提前查閱資料,觀看教師上傳的微課、PPT、視頻等,事先做好預習,實現自主學習,并完成測試。教師可在課前了解學生掌握情況,隨時調整上課內容。教師還可通過學習通平臺與學生實現課前課后交流討論、直播、答疑。學生的學習不僅限于課堂,還延伸至課前課后,課堂僅用于教師答疑和重、難點解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線上線下聯合教學,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2]。
中醫(yī)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學習長期領悟的過程,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自主學習,讓學生花更多時間來思考領悟中醫(yī)的真諦,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過程勝過一切填鴨式、滿堂灌教學。在中醫(yī)穴位定位和取穴教學中,學生容易定位偏差,存在找不到或找不準穴位的情況。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急于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很難關注學生掌握情況。而超星學習通的主題討論區(qū)和直播功能,能讓學生錄下取穴定位的全過程以及課后互相取穴的過程,有助于將課堂知識延伸至課后充分學習,教師也能及時掌握學生課堂學習情況。
超星學習通平臺有助于實現中醫(yī)護理混合式教學,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實現線上線下同步學習,提高中醫(yī)護理教學效果,因此超星學習通運用于中醫(yī)護理教學是十分可行的。
超星學習通平臺有豐富的學科資源供學生擴展課外興趣。教師建課可以放入課程所需的視頻、微課、課件、測試題、學習任務等資源,供學生提前預習和利用碎片時間學習[3]。平臺上的課程資源和教師建課的資源可以形成系統(tǒng)資源,供其他師生共享,合理利用資源。
超星學習通平臺上有著較完善的師生課堂活動功能,如投屏、簽到、選人、搶答、分組討論等,都可在課堂使用,在調動課堂氛圍的同時,有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其專注思考問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教師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布置作業(yè)、測試、討論、交流和觀看視頻等,平臺都會有效記錄并統(tǒng)計學生課前課后學習情況,在平臺強大的督學功能下,保證學生高效完成學習。從觀看視頻、每章節(jié)課中測試、觀看PPT和在線討論多方面多途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監(jiān)測和評價學生總體學習情況。
課前教師上傳任務分配學習表,學生了解學習目的的同時,明確課程內容。學生登錄學習通平臺的手機客戶端,借助教師上傳的學習資源觀看中醫(yī)拔罐、艾灸、取穴等操作視頻,自主學習[4]。教師還安排了課前自測題,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并通過督學功能,及時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課前督促和指導。教師通過后臺程序了解學生預習效果,可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靈活改變教學內容及策略。
課中可導入病例,進行病例分析或分組討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發(fā)學生對臨床問題的思考。操作課可以利用平臺拍攝視頻的功能,讓學生互相拍攝操作視頻,并反復觀看糾錯,改正重新練習,教師課后可通過觀看學生拍攝的操作視頻針對性地糾正學生的錯誤,有效突破重、難點。
中醫(yī)護理技能的學習必須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鞏固學習效果,教師要求學生課余時間加強練習。學生帶著課上教師布置的任務到臨床見習,任何疑問都可以在平臺與教師、同學交流討論,還可通過直播功能,與臨床中醫(yī)師進行溝通交流,為將來臨床實習做好準備。
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更適合當代高科技大數據環(huán)境下成長的新一代中職學生。超星學習通平臺是實現混合式教學的一款操作簡便的App,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觀看視頻,完成測試題。通過互相拍攝操作視頻上傳平臺,學生樂于觀看、樂于互評,從而有效掌握中醫(yī)護理技巧及要點。學生分小組完成任務,能激發(fā)其團隊協(xié)作精神,讓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鞏固知識。課堂運用超星學習通平臺選人、搶答、評分、主題討論等功能開展教學,課后運用督學評價查看學生掌握情況,實現線上線下及時溝通,實現課前自評、課中互評、課后師評的多元評價,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線上線下聯合教學,學生中醫(yī)護理技能操作成功率比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學生高出許多,效果良好。
超星學習通平臺是實現中醫(yī)護理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過渡到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便捷可行的橋梁,符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和當代學生學習習慣[5]。通過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教學,學生能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學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同時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未來將繼續(xù)完善超星學習通平臺中的中醫(yī)護理課程資源,不斷提升中醫(yī)護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