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睿,吳瑞龍
煙草危害會造成嚴重的健康損傷,增加衛(wèi)生資源負擔。吸煙行為已被WHO列為21世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十大問題之一,也是當前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1]。大多數(shù)吸煙者從青春期開始使用煙草制品,一旦成癮很難戒斷[2]。青少年時期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尚未發(fā)育成熟,煙草煙霧中所含的諸多有害物質對人體有很強的刺激作用,相較于成年人,青少年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更大[3]。預防青少年吸煙對于提高人群健康、減輕衛(wèi)生資源負擔具有重要意義。本調查旨在了解上海市普陀區(qū)中學生煙草使用現(xiàn)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制定青少年控煙策略提供科學依據(jù)。
上海市普陀區(qū)初中、高中和職業(yè)高中(職高)的在校學生。
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在上海市普陀區(qū)抽取3 所初中、 2 所高中和 1 所職業(yè)高中。從每所被抽中學校的每個年級中隨機抽取1個班,當日班內所有在校學生全部參與調查,共調查學生598人。
采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制的 《2019 年中國青少年煙草流行調查問卷》,依托問卷星加密網(wǎng)絡問卷,在調查學校計算機房由調查對象匿名并獨立填寫。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的專業(yè)人員擔任調查員,負責調查問卷的解釋說明;調查期間所有校方人員不得進入調查現(xiàn)場。
吸煙:調查開始前30 天內至少有1 天使用過卷煙;嘗試吸煙:曾使用過卷煙及其他煙草制品,即使是只吸一兩口。完全家庭:普通家庭;不完全家庭:缺少父母一方或雙方的家庭。家長吸煙:父母親中至少有一人吸煙;好友吸煙:好朋友中至少有一人吸煙。
由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將數(shù)據(jù)進行導出質控,使用SPSS20.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共納入598 名學生,回收有效問卷598份,有效率為100%。調查對象的年齡為12~19歲;其中男生有337 人(56.4%),女生有261 人(43.6%);初中生有299人(男生166人,女生133人),占被調查對象的50%;高中生有205人(男生90 人,女生115 人),占被調查對象的34.3%;職高生有94人(男生81人,女生13人),占被調查對象的15.7%。
被調查學生的現(xiàn)在吸煙率為2.5% (95%CI為1.3%~3.8%),其中,男生顯著高于女生(3.9%vs 0.8%,χ2=5.748,P=0.013)。初中、高中和職高學生的吸煙率分別為1.3%、0.5%和10.6%,不同學校類型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709,P<0.01)。自我定位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生吸煙率有顯著性差異(χ2=8.412,P=0.011),學習成績在班級后25%的學生吸煙率最高(6.5%)。在人員影響方面,家長吸煙情況不同的學生吸煙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839,P=0.257),但有好友吸煙的學生吸煙率顯著高于好友中沒人吸煙的學生(χ2=34.334,P<0.01)。在控煙教育上,過去12個月是否在課堂接觸煙草危害知識的學生吸煙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777,P=0.675);過去12個月在家庭接觸煙草危害知識不同的學生,吸煙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914,P=0.046)。見表1。
表1 普陀區(qū)中學生吸煙情況
在被調查學生中,嘗試吸煙率為6.7% (95%CI為4.7%~8.7%),其中男生顯著高于女生(10.1%vs 2.3%,χ2=14.301,P<0.01)。初中、高中和職高學生嘗試吸煙率分別為3.7%、 2.4%和25.5%,不同學校類型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746,P<0.01)。自我定位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生嘗試吸煙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832,P<0.01),成績在班級后25%的學生最高(15.7%)。在人員影響方面,家長吸煙情況不同的學生嘗試吸煙率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90,P=0.393);有好友吸煙的學生嘗試吸煙率顯著高于好友中沒人吸煙的學生(χ2=90.685,P<0.01)。在控煙教育上,過去12個月無論是否在課堂或家庭中接觸煙草危害知識的學生,嘗試吸煙率差異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91,P=0.086;χ2=2.626,P=0.249)。見表2。
表2 普陀區(qū)中學生嘗試吸煙情況
在嘗試吸煙的學生中,第一次吸煙的主要原因從高到低依次為好奇心驅使(72.5%)、緩解心情或壓力(22.5%)、同伴給煙不能拒絕/感到無聊(15.0%)、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顯得自己成熟(5.0%)、其他 (2.5%)。見表3。
表3 嘗試使用煙草的原因
本次調查為2019年中國青少年煙草流行調查的上海普陀區(qū)部分,抽樣方法、調查方法及調查問卷均為全國統(tǒng)一,調查結果真實可信,與全國其他省市、地區(qū)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與2007年徐繼英等[4]的研究相比,普陀區(qū)中學生吸煙率及女中學生吸煙率略高,但男中學生吸煙率、嘗試吸煙率及分性別嘗試吸煙率均遠低于2007年研究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上述結果提示, 2010年《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以及2017年《條例》修正案實施后所進行的控煙宣傳與營造的無煙環(huán)境均對減少青少年煙草使用具有一定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女中學生吸煙率略有上升,該結果與2019年上海市黃浦區(qū)中學生煙草流行調查結果相同[5]。同時,男中學生吸煙率及嘗試吸煙率均高于女學生,這與其他各省市研究結果相同[6-8]。提示在今后控煙工作中可依據(jù)不同性別嘗試使用煙草的原因進行針對性干預。
不同類型學校學生的吸煙率與嘗試吸煙率均存在較大差別,其中高中學生上述兩個率均為最低。這與其他省市調查結果不同[6-8],可能與高中生中女生占比(56.1%)較大有關。相較于2007年上海市初中生、高中生、職高生吸煙率的0.1%、0.7%、6.7%和嘗試吸煙率的6.9%、 16.7%、 35.2%,本次調查的高中學生與職高嘗試吸煙率均有大幅下降,初中生與職高生的吸煙率略有上升。一方面,嘗試吸煙率的降低提示自2017年起上海市全面禁止室內公共場所吸煙的舉措為青少年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無煙環(huán)境,在青少年控煙工作上卓有成效;另一方面,吸煙率略有上升提示青少年吸煙行為包含諸多影響因素。在今后的控煙工作中除了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無煙環(huán)境之外,應關注青少年特有的成長環(huán)境、心理狀態(tài)等對吸煙行為的影響。
另外,通過比較不同自我學習成績定位、家長吸煙情況、好友吸煙情況、家庭煙草危害教育、課堂煙草危害教育等情況下中學生吸煙率與嘗試吸煙率的差異,說明家庭教育與同伴行為均對中學生吸煙行為具有一定影響。提示今后控煙工作的重點應放在家庭、學校相結合的綜合干預。
與2007年上海市中學生吸煙行為相比,在嘗試使用煙草的原因中,好奇心驅使仍是主要原因[4],而緩解心情或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這與呂瑩波等[9]的研究相同。提示在今后的控煙工作中除了普及煙草危害之外,應針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予以正確引導。
吸煙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社會行為。中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心理成熟的關鍵時期,楊喜添等[10]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吸煙等偏差行為的產生受其所獲得社會支持的影響;龍曉慧等[11]的研究表明,在學校開展控煙健康教育能有效改變中職男生的吸煙認知和煙草使用態(tài)度。控煙工作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工作,離不開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支持,同時也應關注家庭、學校、同伴教育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日常生活及教育中除了提供煙草危害的相關知識外,也應注重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予以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