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燦 夏杰 侯國峰
1 合肥高新區(qū)興園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全科 安徽合肥 230088
2 中能建安徽醫(yī)院護理部 安徽合肥 230000
3 中能建安徽醫(yī)院全科 安徽合肥 230000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是一種影響肺實質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增加[1],常見于兒童與老年人,若不及時診治和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容易進展為敗血癥、胸膜炎等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和預后[2]。目前臨床評估CAP 的主要工具包括臨床肺部感染評分(CPIS)、肺炎嚴重程度(PIS)等[3],但部分患者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評分系統(tǒng)的推廣應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有研究發(fā)現(xiàn)[4],C 反應蛋白能夠反映機體炎癥嚴重程度,而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是一種新型炎性標志物,對于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被大量研究證實[5,6]。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CRP、NLR 對基層醫(yī)院CAP 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于2018 年1 月~2020 年9月期間,收集合肥高新區(qū)興園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收治的62 例CAP 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33 例,女29 例;年齡22~86 歲,平均(57.18±17.53)歲。(1)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成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 年版)》中對于CAP的診斷標準;年齡大于18 歲;入院前未接受過治療或院外治療無效者。(2)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者;合并惡性腫瘤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合并肺結核、肺栓塞、肺血管炎等肺部疾病者;醫(yī)院獲得性肺炎者;精神障礙者。根據(jù)CPIS 評分標準將納入對象分為低危組(n=38)和高危組(n=24),各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采集所有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樣本,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RP 水平,使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白細胞計數(shù)(WBC),采用免疫熒光法檢測降鈣素原(PCT);根據(jù)患者的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計算NLR 水平。
比較不同風險組間WBC、PCT、CRP、NLR 水平的差異性;采用Spearman 相關性分析法評價WBC、PCT、CRP、NLR 之間的相關性;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CRP、NLR 對診斷CAP 患者預后的價值。
表1 不同風險組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表1 不同風險組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Spearman 相關性分析得出:NLR 與WBC 無明顯相關性(r=0.094,P>0.05);與PCT、CRP、CPIS 評分呈正相關(r=0.477、0.498、0.502,P 均<0.05)。
ROC 曲線分析得出:NLR、PCT、CRP 對診斷CAP 患者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52、0.563、0.578,而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AUC 面積最大,為0.864,特異度明顯提高(P<0.05),見表2 和圖1。
表2 NLR、PCT、CRP 水平對診斷CAP 的ROC 曲線分析結果
圖1 NLR、PCT、CRP 水平對診斷CAP 的ROC 曲線
CAP 是臨床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該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長趨勢,已經(jīng)成為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8]。由于CAP 患者早期發(fā)病時,多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等癥狀,常伴有腹瀉、惡心、心悸等肺外癥狀,發(fā)病特征并不典型,容易導致臨床的誤診、漏診,因此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診治具有重要意義[9,10]。
近年來臨床已經(jīng)開發(fā)了多種評分工具對CAP 患者進行診斷及病情嚴重程度的預測,其中包括CURB-65評分、CPIS 評分[11]。CRUB-65 是一種包含呼吸頻率、意識障礙、年齡、血壓等項目的評分系統(tǒng),評分規(guī)則較為簡單,對區(qū)分危重癥CAP 患者具有重要意義,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合并基礎病的老年CAP 患者的評價存在一定的偏倚[12]。而CPIS 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評估CAP 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評分系統(tǒng),主要包括氣道分泌物、X 線胸片、氧合情況、體溫等,綜合了臨床檢查、影像學、微生物等標準,有助于臨床醫(yī)生更加全面地觀察患者全身炎癥反應和病情發(fā)展情況。但評分工具均存在一定的主觀因素干擾,對診斷CAP 靈敏度較低[13,14]。
既往研究表明[15],生物標志物與患者的疾病發(fā)展存在密切關聯(lián)。Boussekey 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CAP 患者PCT 水平與PSI 評分具有顯著相關性。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17],死亡的CAP 患者PCT 水平明顯高于生存患者。CRP 是一種由肝細胞合成的急時相蛋白,機體正常狀態(tài)下水平檢測較低,當機體發(fā)生炎癥反應時,可即時響應并迅速產(chǎn)生,水平升高,有研究發(fā)現(xiàn)[18],CRP 在炎癥反應和感染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高危組PCT、CRP 水平明顯高于低危組,可見PCT、CRP 對反映CAP 患者炎癥嚴重程度具有重要價值。
但近年來隨著PCT、CRP 等生物標志物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由于部分生物標志物價格昂貴且準確性較低,提出應尋找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性良好且操作簡單、價廉的指標[19]。有研究發(fā)現(xiàn)[20],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淋巴細胞減少是免疫系統(tǒng)對全身炎癥反應的生理反應,其水平可因臨床癥狀的加重和炎癥反應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與炎癥反應嚴重程度具有密切關聯(lián)。本研究結果顯示:高危組NLR 水平明顯高于低危組,且NLR 水平與PCT、CRP、CPIS評分呈正相關,對診斷CAP 的AUC 面積為0.852,可見NLR 在診斷CAP 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同時,NLR、PCT、CRP 三者聯(lián)合的AUC 面積明顯高于指標單獨應用,因此在臨床診斷工作中,應綜合其他生物標志物進行探討。
綜上,NLR、CRP 在診斷基層醫(yī)院CAP 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樣本量過小、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等,可能會對結果造成一定的偏倚,仍需要大樣本量的前瞻性研究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