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征鵬
摘 要:疲勞對飛行有什么樣的影響呢?美國著名飛行員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曾經這樣描述疲勞是的飛行狀態(tài):“我的意識開始變得時有時無,眼皮沉得無法睜開,我盡管努力保持至少睜著一只眼睛,但一切都是徒勞的,很快睡意完全占據(jù)了上風。我當時的感覺就是什么都不重要只想睡覺。意識逐漸無法控制、渙散起來……”“飛機開始下墜和偏轉,我發(fā)現(xiàn)我剛才睜著眼睛也還是睡著了,趕緊使勁蹬左舵并向后帶桿?!毙疫\的是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最后控制住了飛機。但是他的切身經歷也告訴我們,疲勞對于人來說,并不是靠意志力就能完全克服的。
關鍵詞:飛行疲勞;疲勞分類;疲勞影響;應對措施
一、飛行疲勞
疲勞是指一種主觀上疲乏無力的不適感,與疲倦、乏力、無力、嗜睡、抑郁、缺乏活力以及嗜睡有關,是一種生理狀態(tài)。當然,很多疾病也可引起疲勞,人患病后感覺渾身沒勁、干什么都提不起興趣來的情況很常見;而且不同疾病引起不同程度的疲勞,部分疾病表現(xiàn)更為明顯甚至是以疲勞為首發(fā)癥狀的。而且,疲勞在客觀上會降低人體的正常活動或工作能力。因此,疲勞雖然是一種生理狀態(tài),但是對人類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民用航空所面臨的疲勞問題,主要是疲勞對空勤人員職業(yè)安全、工作能力以及個人健康的危害。多航段飛行、長時間值班、有限的休息時間、早報告時間、欠舒適的睡眠條件、不固定的輪班和時差等航空特有的因素對于人體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無論是短航線商業(yè)飛行、長航線越洋飛行還是晝夜不停地執(zhí)行任務,只要運行模式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在崗工作人員就很容易產生疲勞的積累,從而導致工作效率下降。為了緩解機組成員的疲勞,需要降低清醒時活動的消耗和/或改善睡眠。雖然目前研究對睡眠和晝夜節(jié)律獲得了一定的認識,但現(xiàn)行的世界各國的民航法規(guī)、政策和工作時間的相規(guī)定并沒有完全采納此類研究的內容。因此,空勤人員所面臨疲勞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自身對于疲勞和緩解疲勞的基本知識的掌握和了解也越來越重要。
二、疲勞的癥狀
疲勞一般被分為三類:(1)急性疲勞。由于短時但強度大的飛行活動造成。在民航中,經常遇到的急性疲勞主要有一次執(zhí)行的較長時間的航班或者執(zhí)行較為復雜、陌生的航班,前者主要產生疲勞的原因是生理原因。但執(zhí)行復雜或者陌生航路航班時,飛行員大多感受到的是心理疲勞。(2)慢性疲勞。由于飛行員多次受到沉重的工作負荷作用所導致的,特點是在工作開始之前就有主觀的疲勞感、生理功能明顯緊張、工作能力下降很大。在民航飛行中,慢性疲勞主要是由于在一個時間段內(一個月或者一年或者更長時間)連續(xù)執(zhí)行飛行任務。在隨后的休息當中,飛行員又沒有完全從疲勞中恢復,而又執(zhí)行后續(xù)航班,這樣就造成了累計的疲勞。(3)過度疲勞。過度疲勞是由于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負荷造成的飛行員病理性功能狀態(tài),特點是生理功能的明顯變化和活動效率的急劇降低。
三、疲勞的影響
至今為止,有關民航疲勞評定的研究仍然很少見。以下是軍航常用的疲勞檢查單方法。雖然軍航與民航有許多差異,在移置其研究成果時應相當審慎,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可為我們提供借鑒。在軍事航空中,研究者在飛行出勤期間常用疲勞檢查單來確定飛行員疲勞的程度和對操作技能的影響,測試指標為飛行員對疲勞的主觀感覺。該問卷總分為20分,由高分到低分的轉移,標志著疲勞程度的增高和操作技能的下降,即20分表示無疲勞感,警覺水平非常高,能出色完成操作;0分則表示體力和心理能量的衰竭,感到疲憊不堪,正常的飛行技能會受到破壞,應建議臨時停飛。下表列出了疲勞的分級及其對飛行操作的影響。
空勤人員在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保持最佳的警覺性和神經行為功能(如反應速度、準確性等)對于保證航空運行的高安全水平、高工作效率至關重要。飛行技術的應用和航空器的操作以及持續(xù)進行關鍵任務的決策都要求空勤人員保持高水平的警覺性和行為能力。由于工作時間不穩(wěn)定,空勤人員常常會面臨生物晝夜節(jié)律與環(huán)境時間線索及工作需求之間的沖突。這種生理性的沖突可引起嗜睡感(主觀疲勞)、情緒變化、行為能力下降和生理性煩躁。
疲勞的發(fā)生、發(fā)展難以捉摸。人對自身的警覺狀態(tài)或者疲勞程度并不能正確感知或做出準確的評估。研究表明,人體實際的困倦、疲勞程度常常比他們自己所感覺到的要嚴重。雖然隨著睡眠缺失嚴重程度的不斷增加人所感覺到的困倦和疲勞程度也在增加但有研究已經表明這些主觀的判斷并不可靠。環(huán)境可以影響人對疲勞程度的主觀判斷。如果機體從事較為劇烈的活動如鍛煉身體或與他人進行互動,其潛在的倦意可能并不明顯,所以就會很主觀地認為自己比生理反應所表現(xiàn)的警覺性更高。這使得人在工作時很難妥善評價和處置自身的疲勞程度和認知能力,因為機體常常無法覺察到行為能力的逐漸變化。而往往當由于疲勞、警覺性下降導致的錯誤出現(xiàn)后,人才意識到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但為時已晚,出現(xiàn)的錯誤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四、如何緩解疲勞
1、保證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充沛體力和精力所必須的。睡眠缺失不僅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還可以對情緒產生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飛行前飛行員應保證自己的睡眠時間及質量,這對于保證有機體良好的適應性,預防飛行疲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營造和諧的座艙環(huán)境和開放的疲勞自愿報告:環(huán)境和諧的工作氛圍與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使飛行員形成積極的情緒情感,這不僅可以提高飛行員的耐受力,而且能夠有效緩解心理疲勞和精神壓力。開放的疲勞自愿報告環(huán)境對及時發(fā)現(xiàn)疲勞現(xiàn)象、尋找緩解疲勞的方法非常有利。3、選擇合理的休息方式:疲勞后的休息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靜止休息,一種是活動性休息。正確的安排應該是兩種休息相互結合,即在良好的睡眠的靜止休息基礎上,適當參加一些運動或體力活動,這對消除心理疲勞有顯著作用。
五、結語
飛行安全是民航業(yè)的最低要求,是民航工作者的最低保障任務。讓飛機順利的起降,平安地翱翔于藍天之上,是我們民航人的責任和目標。這就要求每一位民航工作者嚴格控制飛行疲勞,才能在飛行安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
參考文獻:
[1]羅曉利. 機組資源管理[M].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2.
[2]詹皓, 陳勇勝. 飛行疲勞研究[M].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2011.
[3]王國忠. 飛行疲勞概論[M].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