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貴
【摘要】小學階段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獨立自主意識和初步的自我管理能力,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能夠進行自我約束和管理。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教師應該隨著新課程標準的相應要求和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育目標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隨著教育目標的不斷變化和對學生價值體系追求的不斷影響,需要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提升自我意識和自主管理能力,讓其在校園學習和家庭生活中養(yǎng)成積極的管理意識和自主管理能力,為以后階段的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小學高年級班級學生自主管理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淺析。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自主管理;問題對策
引言: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對自我的管理約束能力不強,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很難將注意力和自我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在較為傳統(tǒng)的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更多注重的是學生上課紀律和學生的成績分數(shù),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十分重視。尤其是沒有將學生的自主管理體系融于教育教學中,最后導致學生的成績提升不明顯,注意力不集中,在學校學習和家庭生活中也出現(xiàn)不良影響,這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鑒于此,為了更好地踐行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不斷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小學班主任在高年級階段要尤其注重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了解其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科學統(tǒng)籌謀劃好學生自主管理的目標和內容,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養(yǎng)成自主管理意識。
一、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方面
隨著社會發(fā)展質量的不斷提高,學生容易受到學習上的干擾,加上很多學生對自我的管理能力不強,生活自理能力偏重于家長的輔助,加上部分家庭自身存在的各項因素,最終導致小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承受壓力的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對自身遇到的困難和壓力進行疏導。
(二)教師方面
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對其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性,總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在班級學習的表現(xiàn)作為認識學生和評價學生的標準。因此,教師在學生管理中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指導。其次,相關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普遍采取教師主動講授,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是不能適應學生養(yǎng)成自主管理能力養(yǎng)成的。最后,班級舉行各種活動時,特別是選舉出班級干部,班主任會偏重于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甚至在整個小學階段,班級干部都是由這幾名學生來擔任,其余的學生不能得到鍛煉,這樣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二、小學高年級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培養(yǎng)模式
在眾多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因素中,授課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過于單調,是主要的因素。因此小學高年級班主任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就要求和科任教師一同進行培養(yǎng),從尊重學生課堂主體開始,根據(jù)學生學習和日常的行為入手,豐富教學內容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小學生好奇心理極為強烈,在面對感興趣的事物時會有探索的欲望,精神和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心理需要,把更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融于教學管理中,讓學生喜歡參與并愛上參與,在課堂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屆時,班主任在日常學生管理中,還可以通過設置獎勵和激勵的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起來,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會相應提高。
(二)改變管理理念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常會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束縛,特別是在針對小學高年級的班級管理上。教師喜歡將自身置于主導位置,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育和管理,在學生被動接受的同時,學生感受不到班級管理所帶來的參與感和存在感。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內容對學生而言都是強制的。在這種管理體系下,容易造成學生的厭惡心理和逆反心理,進而影響班級的管理成效,更不利于學生對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想讓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的能力,需要教師不斷轉變傳統(tǒng)思維模式,將學生管理的重點放在對班級的管理上,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的各項活動,即使在制定班規(guī)或者重要議程中,也要傾聽學生們的意見。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是班級集體的一份子,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獲得較高的滿意度和存在感。
(三)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教師在對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科學制定學生的評價體系。評價的過程和結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切記一定要科學有效客觀地制定標準。通常來講,班級學生自主管理評價體系主要包括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教師要根據(jù)評級的內容和結果來分析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需要,因材施教,根據(jù)需要來制定管理策略。也可以理解為,應該全面考查和分析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水平,讓學生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以多角度、多維度的方式來考查學生,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優(yōu)勢和興趣愛好,幫助學生促進全面素質能力的養(yǎng)成,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和滿足感。學校方面也要科學客觀地評價教師,以量化考核為標準,注重教師和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也要不斷量化教師的班級管理工作,讓教師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及行為準則帶動學生。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言傳身教,促進班級學生自主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三、結束語
提升小學高年級班級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極大程度提升班級管理實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以積極飽滿的狀態(tài)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最終促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不斷提高。要想科學高效地將班級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養(yǎng)好,教師也要加強對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建設,在提高自我修養(yǎng)的同時,計劃好管理目標和管理內容,以科學有效的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學生,在管理實踐中不斷對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解決的辦法,在實踐探究中提高學生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丁一. 高中生班級自主管理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 云南師范大學.
[2] 王珊. 小學高年級學生班級自主管理現(xiàn)狀及改善對策研究[J]. 信息周刊, 201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