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玲
【摘要】小學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職責,不但需要傳授學生文化知識,還需對學生進行德育。而班主任是實施小學德育的主要負責人。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與小學生接觸較多,班主任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做事的正確性,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進行有效培養(yǎng)。本文主要對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當中進行德育的措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
在小學時期,學生的心智會快速成長。學生可以快速接受外界信息,且能夠模仿與學習外界事物。特別是小學中年級的學生,他們對外界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此時期的學生尚不具備分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因此,需要班主任進行德育來引導學生。通過德育來約束學生的行為,使得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一、開展小學生德育的重要意義
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lián)系,彼此滲透,密切協(xié)調(diào),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我國有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能夠引導學生形成崇德、向善等良好品質(zhì)。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人們出生后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與生活環(huán)境有所不同,不同的環(huán)境對人們品行造成不同的影響,這使得有些人具備良好品行,而有些人的品行卻較為惡劣。所以說德育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是有重要意義的。小學班主任要增強學生的法制、行為規(guī)范、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等教育,在教育當中引導學生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價值觀與道德觀。此外,現(xiàn)階段的我國越來越重視綜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學校教育的重點不再只是教授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當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與生存,學會分辨是非善惡時,學生就會擁有自己正確的道德觀,且才可以更好地立足社會。青少年德育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zhì)的高低,乃至國家整體文明的優(yōu)劣和續(xù)斷。
二、班主任德育的具體措施
(一)以溫柔、愛護的態(tài)度來開展德育
1.掌握學生心理,進行因材施教
現(xiàn)代教育不僅僅只是要求小學教師教授學生文化知識,還要求小學教師對學生心理進行塑造,保障學生心理維持健康。小學生的心理是多變的,學生心理也會在小學階段成型,所以,班主任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時需遵循其心理規(guī)律。首先,小學班主任需要掌握班級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學生開展相應的德育措施。班主任在日常中與學生交朋友,在日常與學生的交流中掌握其情況。然后,教師再對學生實施分類,將有相似心理的學生作為一類,對學生的具體心理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2.尊重學生,循序漸進開展德育
班主任在班級中會遇到性格迥異的學生,有些學生較為頑皮,且不聽管教,這些學生會給班主任的德育造成阻礙。針對這類學生,班主任需要給予學生包容與關愛,在尊重與愛護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德育。大多數(shù)頑固的學生都是外剛內(nèi)柔,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務必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避免讓學生自尊心受到傷害。同時,班主任取得德育成效會需要較多時間,所以班主任需要保持耐心,制定長期的教育指導步驟,在長期教育過程中積極尋找學生的優(yōu)點,對學生提出美好的愿望,幫助學生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遵循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來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小學生有其獨特的成長特性,這個時期的學生缺乏人生經(jīng)歷、認知經(jīng)驗。對于自己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事物,學生不能理解事物當中蘊含的道理。所以小學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進行客觀分析,細致觀察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此來制定合適的德育計劃,使得小學生可以在德育中學會反省自己的成長軌跡,以此讓小學生對德育有更多認知,確保德育可以促進學生心智成長。
(二)以嚴厲的態(tài)度來開展德育
1.班主任設置合理的獎懲處罰措施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獎懲措施,不科學的獎懲措施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動力。但班主任制定太多的獎勵措施,又會使得學生產(chǎn)生學習成績不重要的思想。如果學生在學校中犯錯后,班主任僅僅只是簡單的處罰,會導致學生不能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學生不會認真地改錯;若懲罰太重又會對學生自尊心受到損傷。如,班主任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出現(xiàn)開小差的情況,班主任可以在課堂教學結束后,要求學生閱讀與背誦教材內(nèi)容,以此來作為學生的小懲罰。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懲罰時,需要在私底下與學生溝通,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為學生打造一個學習榜樣,班主任也要嚴格根據(jù)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來行事。如,為了避免學生上課遲到,班主任自己也需要提前時間到達教室,以此幫助學生建立時間意識,使得學生可以按照班級規(guī)定行事。
2.家校聯(lián)合開展德育
德育單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不夠的,班主任需要與學校、家庭、社會密切聯(lián)系,多方共同對學生進行強有力的德育。班主任能夠運用家長會、家訪等方式來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班主任也可以關注學生在家中的行為習慣,與家長一起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施管控。班主任同時也需要取得家長的理解,盡可能讓家長理解班主任的適當批評教育。班主任告知家長,學校里的每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沒有仇怨,或許不同的教師對學生的批評教育有所不同,但是每一位教師對學生批評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學生能夠健康成長,以此確保班主任與學科教師可以適當管教學生。班主任指導家長在家庭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在家中要仔細檢查學生的作業(yè),因為作業(yè)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若發(fā)現(xiàn)學生作業(yè)馬虎潦草、亂涂亂畫的情況,甚至有不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家長需要及時追問學生具體原因,要求學生重新做好作業(yè),對學生的作業(yè)嚴苛要求,以此來慢慢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三、結語
綜合以上敘述內(nèi)容可知,德育在小學當中的意義重大。班主任是一個小學班級的核心,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為此,小學班主任可以在不同情況運用嚴厲、溫柔的態(tài)度,通過掌握學生心理,因材施教,獎懲處罰,家校聯(lián)合等措施來開展德育,為學生以后更好立足于社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世曉.淺談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下),2020(9):161-162.
[2]王淑清,郭啟寶.低年段小學班主任實施德育管理的有效策略[J].才智,2020(10):166.
[3]瓦志宏.淺析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才智,2019(3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