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記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增強治國理政的歷史思維,注重學習黨史國史,就歷史問題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樹立正確黨史觀”,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為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史提供了立場觀點方法的根本遵循。
黨史觀是關于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黨史觀問題,不僅關系到如何看待黨的歷史,而且涉及如何立足現(xiàn)實、擘畫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樹立正確黨史觀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正確看待黨史百年輝煌歷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yè)的一百年,是創(chuàng)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痹诎倌杲永m(xù)奮斗中,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yè),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我們黨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個走過百年光輝歷程、在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執(zhí)政70 多年、擁有9100 多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chǎn)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黨領導人民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第二,要正確認識學習黨史的重要性。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的啟示。黨的百年歷史,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近現(xiàn)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歷史在人民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又造就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新的輝煌。學習黨的歷史,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第三,要注重從黨史中汲取營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重溫這部偉大歷史能夠受到黨的初心使命、性質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育,必須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黨的歷史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也是黨的建設的寶貴資源。要把黨的歷史研究好、宣傳好,把紅色資源發(fā)掘好、運用好,為加強黨的建設和推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凝聚正能量。學習黨史要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fā)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第四,要深刻認識黨史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根本原因是始終堅持和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這是黨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蔽覀凕h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我們黨一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我們黨的歷史就是我們黨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一定要一塊過、一塊干,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第五,要充分發(fā)揮黨史的作用。要把黨的歷史研究好、宣傳好,把紅色資源發(fā)掘好、運用好,充分發(fā)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仡櫄v史、學習歷史是為了總結歷史經(jīng)驗、把握歷史規(guī)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史為鏡、以史明志,了解黨團結帶領人民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和根本成就,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增強歷史自覺,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xiàn)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在亂云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zhàn)面前砥礪膽識,激發(fā)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心和動力,風雨無阻,堅毅前行,開創(chuàng)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偉業(yè)。
第六,要科學地認識和把握黨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唯物史觀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如果歷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qū)?!眻猿钟梦ㄎ锸酚^來認識歷史,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fā)揚經(jīng)驗,吸取教訓;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
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對歷史的唯心主義,源于西方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主要是用唯心主義的觀點來認識歷史,解釋歷史,否定歷史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觀真實性”,否定“宏大敘事”,解構真理、理性、規(guī)律,主張偶然的、隨意的、民間的、非理性的歷史。歷史虛無主義主張“還原真相”“理性反思”“重新評價”“范式轉換”“重新改寫歷史”,借歷史否定現(xiàn)實,用個別否定一般,以主觀否定客觀。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警惕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堅決抵制、反對黨史問題上存在的錯誤觀點和錯誤傾向?!?/p>
中國國內的虛無主義源于近代以來的激進反傳統(tǒng)和全盤西化主張,各種西方思潮也伴隨著改革開放涌入中國。歷史虛無主義不僅表現(xiàn)在史學研究中,而且涉及到某些涉及歷史的文學、藝術、影視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jīng)典、顛覆歷史,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現(xiàn)在,一些錯誤傾向要引起警惕:有的夸大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有的將黨史事件同現(xiàn)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將黨史庸俗化、娛樂化,熱衷傳播八卦軼聞,對非法境外出版物津津樂道,等等?!?/p>
歷史虛無主義,著重在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大做文章,以歷史為切入口來質疑、削弱中共執(zhí)政的歷史合法性,抹黑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形象,淡化對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的共同記憶,離間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認同。2010年7月21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歷史虛無主義以所謂‘重新評價’為名,歪曲近現(xiàn)代中國革命歷史、黨的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p>
能不能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關系到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甚至危及到政權的生死存亡。中國有句古語: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蘇共垮臺教訓深刻,歷史虛無主義大行其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蘇聯(lián)為什么解體?蘇共為什么垮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了蘇聯(lián)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最后,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偌大一個黨就作鳥獸散了,蘇聯(lián)偌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分崩離析了。這是前車之鑒??!”
因此,歷史虛無主義是錯誤的有害的歷史觀,是同正確黨史觀根本對立的大敵,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是樹立正確的黨史觀的題中應有之義。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上,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
樹立正確黨史觀必須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再一次強調:“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樹立正確黨史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必須以唯物史觀為指導。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唯物史觀是我們觀察和認識歷史、探求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根本出發(fā)點。歷史虛無主義本質上屬于歷史唯心主義,主要是用唯心主義的觀點來認識歷史,解釋歷史。唯物史觀是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強大武器,堅持用辯證的、全面的、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黨史。
樹立正確黨史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我們要從大歷史觀來學習黨史,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guī)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歷史視野中,要有5000 多年中華文明史,要有500 多年世界社會主義史,要有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80 多年斗爭史,要有中國共產(chǎn)黨100年的奮斗史,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的發(fā)展史,要有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史,要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
樹立正確黨史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必須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的優(yōu)良學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走過的歷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過的歷程,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獲,這是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xiàn)實基礎。鄧小平指出:“每個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只有采取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來分析和總結,才有好處。”因此,我們要堅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學習黨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之上,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樹立正確黨史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堅持黨性和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堅持以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jù),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充分肯定黨的歷史貢獻及其重要意義。要圍繞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重大問題,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做到理論上清醒和政治上堅定,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改革開放的故事,特別是要講好新時代的故事,引導人民群眾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樹立正確黨史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習近平同志早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就指出,“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睂嵤虑笫强创h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曲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對于夸大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將黨史事件同現(xiàn)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等錯誤傾向,要引起高度警惕。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科學評價和正確看待黨的歷史,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