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要: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可拉近學生與化學學科之間的距離,增強化學知識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應用能力。文章主要通過對初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實踐的過程進行探索和思考,闡述生活實踐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生活化;情境
初中化學教學融入生活實踐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橋梁。初中生剛接觸化學時會對這門課程充滿好奇,但是隨著教師的深入教學可能會對其逐漸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會有所抵觸。這時,教師在授課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多種多樣的實驗,讓學生的注意力重新凝聚在化學課堂上。
一、結合生活現(xiàn)象,開啟化學學習
學生在初中階段才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化學知識。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中給學生講解專業(yè)性、理論性較強的化學物質名稱時,很難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究其原因,一方面學生不了解這些化學物質名稱的真正含義,另一方面學生主觀地認為化學知識晦澀難懂,有畏難心理,而這不利于教師開啟后續(xù)的化學教學。對此,教師可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結合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現(xiàn)象,為學生引出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問題,讓學生真正理解化學理論知識及化學物質名稱的含義,從而不斷提高化學學習效率,構建高效化學課堂。
例如,教師在教學“碳的化學性質”時,可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寫文件檔案等重要信息時,不選擇鋼筆、圓珠筆,而選擇碳素筆。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其中,有的學生想到鋼筆字遇水后會模糊,而用碳素筆寫的字的穩(wěn)定性較強,不容易發(fā)生變化。教師肯定學生的想法,告訴學生碳在常溫下不易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因此,在書寫重要檔案信息時通常會選擇碳素筆。之后,教師給學生引出碳的其他三種化學性質,讓學生對碳這種非金屬元素有更加全面透徹的了解。再如,為了讓學生快速理解“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的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生活現(xiàn)象,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問題展開思考探究。教師可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人們在打開啤酒瓶或易拉罐時會有液體涌出?人們喝完啤酒或汽水容易打嗝,這是為什么?大部分學生只能猜測出溫度這一個因素,教師可以進行補充強調,“此種現(xiàn)象還與壓強有關”。教師給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常見化學現(xiàn)象,有助于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產生學習、探究知識的動力,有助于加強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由此可見,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新的化學知識時,給學生列出熟悉的日常生活現(xiàn)象,能促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開積極的思考和探究,讓學生真正將化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以此加深對所學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熱點新聞、話題讓學生積累更多生活常識
教師在教學中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生活情境導入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但可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生活常識,還可以使學生將實際學習內容與當下熱點新聞、話題相結合,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化學知識。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新聞、話題涉及的生活情境還原至課堂上,引導學生探索化學學科的學習樂趣,借此達成課堂授課階段學以致用的學習目標。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燃燒和滅火”時,教師可以選擇近期森林火災、煤氣爆炸一類的時事新聞,幫助學生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化學情境,從而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現(xiàn)象的了解。面對上述提到的各種熱點新聞、話題,教師可以據此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你是一名消防員,面對這種情況你會如何做呢?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新知識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其情境想象力的同時,借助探索過程將化學知識融入生活實踐中。
三、通過小故事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面對普遍的教科書式教學,以小故事、小事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營造課堂教學氛圍方面也能發(fā)揮重要的促進作用。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可能會有一部分學生受到化學學科本身邏輯強、復雜且抽象的知識特征所影響,而增加學習難度,影響學習效果。對此,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借助小故事、小事例的講述過程,讓學生通過對故事、事例的理解,提升對于化學現(xiàn)象的認知,從而更好地步入新課堂。
例如,在教學教材“二氧化碳”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學生日常生活發(fā)生的小故事作為切入點,借此在課堂伊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導入課堂時,教師以“屠狗洞的秘密”這一故事進行教學講解:在意大利某地有個奇怪的山洞,人可以自由出入山洞而安然無恙,但是當狗走進山洞后就會很快死去。當?shù)厝藢⑦@個山洞稱之為“屠狗洞”,甚至迷信的人還認為這個山洞中藏有一個專門“屠狗”的妖怪。聽了這個故事,很多學生便開始好奇。隨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這個故事中的疑問:山洞中聚集著含量極高的二氧化碳氣體,聚集在地面附近,形成了一個高濃度二氧化碳層,人類進入山洞高于該層,而狗卻完全淹沒在二氧化碳層中,長時間必然會因呼吸困難而窒息死亡。這時學生會對二氧化碳進行討論交流,由此即可為后續(xù)化學中二氧化碳知識點的學習奠定基礎。
綜上,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將知識點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快融入學習氛圍中,還可以加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教師要認識到化學與日常生活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引導學生把實際生活與化學知識學習聯(lián)系起來,激活學生的探究動力,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實踐,讓其感知化學課程的應用價值,提高化學應用意識,實現(xiàn)知識服務生活。
參考文獻:
[1]尚金霞.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探討[J].才智,2020(18):77.
[2]孫曉東.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體驗策略淺析[J].科技資訊,2020,18(09):118-119.
[3]李艷華.淺談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J].決策探索(下),2019(0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