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紅
目前,作文教學處于兩難的尷尬境地,學生怕寫作,教師對如何指導學生寫作也感到困惑,教學效率和質量方面都不高。為了改變這一局面,筆者結合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初中作文的文體整合教學策略。
一、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
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文質兼美的典型范本,值得學生認真鉆研學習。教材中的課文體裁豐富,形式多樣,且學生對課文內容十分了解,因此從課文入手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在實際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文中作者的語言表達方法和寫作技巧等,然后讓學生仿寫、改寫或續(xù)寫文章,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傊?,教師要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讀寫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二、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多媒體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依靠“一粉筆一黑板”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集圖形、文字、聲音等于一體,將其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的多重體驗,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寫作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例如,在以“天亮了”為主題的作文訓練中,為了降低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寫作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等,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分享自己觀看后的心得體會,最后讓學生整合內容開始寫作。在此次作文訓練中,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很高,且寫出來的文章內容十分精彩,各具特色。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應該注意的是,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但是不能為了運用多媒體而刻意地使用,忽視常規(guī)教學手段,結果將作文課變成課件展示課。另外,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合理選用課件,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引導學生課外閱讀
目前,大多數學生一提作文就頭疼,看到作文題目時,往往一臉愁容,不知道如何下筆,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寫作素材,無內容可寫。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閱讀是很重要的途徑。但是僅僅通過閱讀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可以彌補教材由于篇幅限制帶來的內容局限性。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另外,課外閱讀內容具有多元化、多樣化的特點,覆蓋的知識面很廣。長期堅持課外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庫,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正確認識課外閱讀的價值,不能將其片面化,認為課外閱讀的內容必須與考試有關,而讓學生讀一些教輔書、作文大全之類的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推薦相關書籍,可以不限形式、不限內容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閱讀的價值,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將寫作和聽說相結合
寫作與說話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兩回事,而現在的初中生有著愛表現自己的特點,他們喜歡多說、多聽。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聽說訓練。例如,學完某課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可以讓學生針對文章中的詞匯運用或寫作技巧等談談自己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要對遣詞造句等問題進行及時指導。也可以讓學生參與評議,教師在學生發(fā)言過程中要適時地給予表揚與肯定,讓學生知道,他們的發(fā)言很精彩,將他們說的話轉變成文字就是一篇文章,寫作不是泛泛而談,而是表情達意的需要。
再如,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寫作課的形式,利用課前5-15分鐘進行聽說訓練。具體做法是,教師可以先拋出一個話題讓學生思考,然后分組討論,最后讓小組成員依次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其他小組成員認真聆聽,并進行概括和總結。在聽說訓練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最好是人人參與、人人發(fā)言,或者采取隨機發(fā)言、指定發(fā)言的形式,意在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學生提前進入寫作狀態(tài)。這種將寫作與聽說相結合的訓練形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五、注重作文評改
作文批改與講評是鞏固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從中可以知道自己作文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避免在以后作文中出現類似的錯誤,從而不斷提高作文質量。教師在批改作文過程中能了解到本次作文指導的效果,且能發(fā)現教學中的不足,從而做到胸中有數,并及時采取對應措施來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講評環(huán)節(jié),做到認真批改、及時講評,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互改互評。在學生互改之前,教師要教授批改的要點和方法,然后讓學生互改作文。在批改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同學作文中的閃光點,并借鑒學習,同時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反省自己作文中有沒有類似的錯誤,及時改正。在講評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各抒己見,針對寫作中的問題共同探討,表達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能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在學生互評后,教師要及時點評,贊揚和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同時讓學生知道不足之處。這種寫作教學形式豐富了教學內容,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極大地提高了寫作教學的質量。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實施文體整合作文教學的策略,將寫作訓練融入到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等等,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