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雨
2010年的夏天,我走出大學校門,加入了北京市海淀區(qū)圖強第二小學的教師隊伍,成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初為人師,仍略帶青澀和稚嫩的我開啟了自己的教師生涯。
航天教育是我國十四五發(fā)展階段的新發(fā)展點。而圖強第二小學于1952年建成時的校名為“航天二院子弟小學”,為航天人提供后盾保障,因此我們擁有強大的航天基因和血統(tǒng)。在我校就讀的大部分學生的父輩都奮戰(zhàn)在航天一線,有奮戰(zhàn)一線的航天科工人員,也有管理層。對于孩子們來說,航天既親切又神秘,因為有些家長的工作崗位需要保密,所以不可以跟家人透露具體的工作內(nèi)容,孩子只知道父母是搞航天的??萍冀逃恢笔菆D強二小的辦學特色,我們依托航天二院、航天一院、航天研究中心等單位積極為學生搭建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課程和學習空間,充分整合學校已有的科技課程以航天為新特色,大力推進愛國教育、航天科技教育。同時學校的每一位科任教師也都有自己擅長的科技項目,我則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加入了天文團隊。雖然那時的“天文”還只是學校的一個小小的比賽項目,但伴隨著我成長的腳步,“天文”逐步發(fā)展成為學校的金牌項目。
其實,研究“天文”對于計算機專業(yè)出身的我而言是徹徹底底的“半路出家”。起初,受辦學條件的限制,學校天文項目的活動地點基本都是在樓道里,望遠鏡更是被留存在學校庫房的角落里。打開幾只木頭箱子,里面擺放著的是兩臺天文望遠鏡,而一摞翻舊了的天文雜志書籍則靜靜地“躺”在桌子的一角,很久都“無人問津”。這些就是學校天文團隊的全部“家當”。我天文項目的師傅——任老師則經(jīng)常向我講述她在以往的歲月里帶學校天文項目的故事。那故事帶著我回到了2003年的圖強二?。寒敃r學校還沒有天文望遠鏡,需要時只能去其他學校借用場地和望遠鏡進行相關訓練。那一年,大賽在即,任老師陪天文團隊的學生們完成訓練后,在騎車回家的路上意外摔倒,導致小腿骨折。但她沒有請假休息,而是在前往醫(yī)院打上石膏后,依然堅持帶著學生訓練,并最終拿下了北京市一等獎的好成績。聽著她的講述,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這樣的畫面:公交車上,一位拄著拐杖、打著石膏的老教師身后帶著幾個學生,他們正趕往其他學校開展訓練、參加比賽……聆聽師傅的故事,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老教師對學生和天文的熱愛,以及她對學校工作和教育工作高度的責任心。也是在師傅的影響和其精神的感召下,我在天文方面獲得了快速的成長。
我希望能夠帶領著學生們在天空中“探險”,見證太空的浩瀚,揭開宇宙的秘密。在這個愿望的驅(qū)動和自己的努力之下,學?!昂祈抵恰碧煳纳鐖F應運而生。社團建立之初,只有20多名成員,而經(jīng)過10多年的發(fā)展,如今我們的天文社團已經(jīng)擁有了4位天文教師、近百名骨干成員、輸出了500余名天文特長生。在天文社團不斷發(fā)展和壯大的過程中,我們也逐步構建和完善了由天文社長、副社長、隊長、隊員組成的天文社團學生組織體系,后來又增加了觀測部、知識部、攝影部、宣傳部等部長崗位設定。不僅如此,隨著學校資金支持力度的不斷增大,天文社團的硬件建設也逐步完善起來,學校還將一個單獨樓層作為學生的星空攝影展區(qū)。
相信很多人在看到社團名字—“浩淼之星”后會認為是錯別字,“浩淼”不應該是“浩渺”嗎?其實天文社團名字的由來也是有淵源的,它源于孩子們對榜樣的崇拜。2011年,天才雙胞胎程思浩、程思淼成為全國天文奧林匹克競賽的“超級明星”,被天文圈子稱為“雙子星”,為天文事業(yè)做出了貢獻。兩兄弟也成為那時天文社團學生們崇拜的對象和努力的方向,孩子們也因此取其名字的最后一個漢字命名了自己的天文社團,希望可以追隨榜樣的腳步獲得更高成就。在這個美好愿景的引領下,經(jīng)過十多年的磨煉,如今“浩淼之星”天文社團在學校眾多社團中脫穎而出,成為最頂尖的天文學習和研究團隊。而在此過程中,社團里也發(fā)生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故事。
“小炎”是一個患有輕度自閉癥的學生,內(nèi)向,不善于溝通。但他四年級時加入了天文社團,在社團里他始終是一個充滿好奇心,認定一個問題就要研究到底的孩子。在一次組裝望遠鏡的活動中,我反復向?qū)W生們強調(diào)“望遠鏡比較貴重,要保護好設備,尤其是主鏡”。話音未落,小炎便搶先一步從望遠鏡箱子里拿出主鏡,但在安裝時手一滑便將整個鏡筒重重地摔到了地上,主鏡上的尋星鏡也應聲而飛,摔斷了。隨即,社團里傳來了學生們的各種指責聲、埋怨聲……當我走近時,小炎已經(jīng)被嚇得滿頭大汗,眼神驚恐,身體顫抖??吹剿o張的眼神里充滿著自責和恐懼,我并沒有責備他,而是讓他先坐下冷靜一會兒,我就坐在旁邊陪著他。慢慢地,在觀察到小炎逐漸放松后,我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剛才一定是你在嘗試安裝主鏡時太過激動和興奮,才沒有拿住主鏡吧?李老師第一次安裝主鏡的時候也因為裝錯了方向差點將主鏡摔壞?!卑l(fā)現(xiàn)我沒有直接批評他,還主動與他分享了自己的經(jīng)歷,小炎變得沒有那么緊張了。他顫抖且略帶哭腔地對我說:“尋星鏡都飛了,肯定摔壞了,不知道主鏡里面鏡片怎么樣了,這可怎么辦???要不我賠吧?可,可,爸爸知道一定會打我的!”以此為契機,我給小炎所在的小組布置了一個特殊任務—“給望遠鏡做體檢”,看看大家能不能想出個解決方案,做力所能及的修復。下課后,我和其小組成員們一起會診,并在經(jīng)過一番檢查后評估了望遠鏡的損傷情況:雖然當時看起來很“壯烈”,其實只是尋星鏡與主鏡的連接處摔斷了,用強力膠水就可以修好。于是,我繼續(xù)帶領小組成員制訂補救方案:小炎負責準備強力膠水,第二天大家在天文教室集合執(zhí)行修理任務。第二天一早,小組所有成員準時出現(xiàn)在天文教室里。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為了避免在修理望遠鏡的過程中將強力膠弄到地板或手上,有的同學還自己帶來了報紙和手套。正式開始修理,有人負責抱著主鏡,有人負責對準位置,小炎負責打膠水……在小組成員的相互配合下,望遠鏡終于修好了,孩子們都非常開心且驕傲。
回顧整個事件的發(fā)展過程,我持續(xù)地觀察小炎的情緒變化:從最初犯錯時的恐懼,到遭受組員指責時的自責、焦慮,再到接到修理任務、見到曙光時的感恩,最后,他向我投來信任的眼神。從那以后,小炎不僅對天文越來越熱愛,還在天文社團里收獲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六年級時,他成功競選成為社團副社長,后又考入了理想的中學,并依然堅持鉆研著他所熱愛的天文學,還獲得了全國天文奧林匹克競賽的獎牌。今年,他成功考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并且活躍在大學的天文社團。作為一位天文社團的教師,我很欣慰,是天文一點點地打開了這個輕微自閉的孩子的內(nèi)心,讓他獲得自信,也讓天文成為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這樣溫暖感人的故事,在圖強二小天文社團的發(fā)展過程中還有很多很多。二十年磨一劍,圖強二小不僅實現(xiàn)了天文教育的全員化、系統(tǒng)化,天文教育也在此過程中從1.0發(fā)展到4.0,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了不斷的提升。我也全面統(tǒng)計了學校天文社團十年來參與天文競賽的獲獎數(shù)據(jù),透過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學校天文項目的普及度和發(fā)展樣態(tài)。從2010年的95人獲獎,到2020年已經(jīng)達到880人次,占全校獲獎人數(shù)的52%。2020年度,圖強二小參與天文競賽的獲獎人數(shù)占海淀區(qū)的49%,占北京市的33%。不僅如此,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天津大學生天文知識競賽”改為在線舉行,我建議并鼓勵學校天文社團參賽的學生們嘗試挑戰(zhàn)大學生競賽,最后我校的小學生竟然還出現(xiàn)在了獲獎名單中。這也充分說明了我校學生的天文知識儲備已經(jīng)達到一定水平。
各項成績的取得也讓社團的孩子們充分體驗到了成就感,對于天文的愛好,也逐漸從稚嫩發(fā)展為成熟。而他們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學感受天文的魅力,體驗天文的樂趣?;诖?,學校大力普及天文教育。第一,社團的學生們積極組織開展面向全校學生的天文科普活動,致力于讓所有學生都能夠看到天文有趣的一面,也以榜樣的力量引領更多學生愛上天文。第二,“浩淼公開課”也是全校學生最喜歡的網(wǎng)紅課程。它由幾十名天文社團的學生自主選題、精心備課,在天文教師審核通過后,利用課余時間送課到全校各班。這樣的公開課,天文社團的學生每年都要送出近50節(jié)。疫情期間,他們更是將“浩淼公開課”錄制成了精品網(wǎng)課視頻,放在學校云課堂供同學們學習。第三,每周一次的天文廣播也是全校學生非常期待的節(jié)目,廣播中自編自導的小相聲、風趣幽默的小故事、花樣繁多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都讓聽廣播變得如此美好。第四,天文社團成員組織的觀測活動更是深受學生們的喜愛。期間,指導望遠鏡的操作方法,觀看日全食、太陽黑子、月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愛上了天文。第五,每年的重頭戲就是學校一年一度的天文科技節(jié),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多元的體驗活動、全校范圍的開放,還有各路校外高端資源的加持,讓天文科技節(jié)成為廣受孩子們歡迎的科技盛宴。
受到學校天文教育的影響,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畢業(yè)生帶著對天文的熱愛,走入了理想的中學、大學和工作崗位。首師大附中、理工大附中、首都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幾十所學校的天文社團中都活躍著我校畢業(yè)生的身影,甚至還有學生成了北京天文館的職員。
隨著學校天文教育的逐步深入推進,天文教育所帶來的輻射和影響也從校內(nèi)走向了校外。學校天文社團每年都會組織大型的公益科普活動,成員們會走出校門,架起望遠鏡,服務自己生活的社區(qū)。他們在北京市接近二十個觀測地同時為幾千人進行科普服務。如月食時架起望遠鏡,讓居民們一起看月亮,給他們講述月食的成因和故事,帶他們體驗用手機和天文望遠鏡進行攝影等。如今,天文社團的孩子們走出去就是我們的一張張金名片。此外,家長不只是我們的后盾資源,更是我們最先受益的科普觀眾。他們除了在孩子外出觀測的時候,和孩子們一同學習,還積極與孩子一起參加我們的線上課程。在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中,學生家長群體也涌現(xiàn)出了很多天文攝影高手、望遠鏡高手、天文知識高手。這些既是家長的收獲,更是我校堅持天文科普的成果。
2018年,是我教師生涯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我從學校天文項目負責人轉(zhuǎn)變成為學校科技教育負責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v觀人類發(fā)展歷史,創(chuàng)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萍紡妵?,前端靠科研攻關團隊,啟蒙則靠學??萍冀逃?。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積極與相關教師一同商討制訂了圖強第二小學十四五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我們關注每一個學生與教師的終身發(fā)展,在綻放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積極建構群星課程體系,讓每一顆星在溫暖中閃爍光芒,在快樂中綻放光彩。
2021年,我們開展的最有意義的一次航天活動就是成為海淀區(qū)唯一一所參與《天宮課堂》現(xiàn)場活動的小學。全校學生開動腦筋,成為代表學校參賽學生的智囊團。為了幫助五位參加現(xiàn)場互動的同學準備問航天員王亞平阿姨的問題,全校學生開動腦筋,共在學校設立的“太空疑問傳送站”投放了400多個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航天事業(yè)的好奇、期待和向往?!短鞂m課堂》活動當天,全校師生齊聚一堂,透過大屏幕關注課堂進展,聚焦參與活動的五位學生在《天宮課堂》主會場和王亞平阿姨的連線和共同完成上午多個實驗。一個個神奇的實驗,解開了孩子們在心中的疑惑,從萬千可能性聚焦到實際實驗結(jié)果?;顒託w來,五位學生面向全校匯報了自己的活動感受和收獲。話語中充滿了對這次活動的期待、激動、榮譽、興奮、感動……本次《天宮課堂》互動,開啟了更多學生的航天夢。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
未來,我們將繼續(xù)堅守科技教育的沃土,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全面推進五育并舉,深化科技教育,讓科技教育成就孩子們的科技夢想!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圖強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