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欣
(濮陽市安陽地區(qū)醫(yī)院醫(yī)學檢驗科 ,河南 濮陽 455000)
感染是支氣管擴張癥發(fā)病的重要病因,感染后可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肺功能損傷加重,最終影響患者預后[1]。目前,支氣管擴張癥伴感染患者多采用抗菌藥物治療,隨著廣譜抗菌藥物的發(fā)展,藥物濫用現(xiàn)象逐漸加重,導致支氣管擴張癥伴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譜發(fā)生明顯改變,耐藥菌株明顯增加,最終影響治療效果[2]。因此,早期行病原菌鑒定和藥敏試驗,明確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耐藥性,是改善抗菌藥物療效的關(guān)鍵。鑒于此,本研究分析支氣管擴張癥伴感染患者痰液中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耐藥情況?,F(xiàn)報道如下。
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18-08~2020-08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氣管擴張癥伴感染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齡32~65歲,平均(46.54±3.65)歲;病程1~6年,平均(3.02±0.28)年;疾病類型:彌漫性42例、局灶性78例。納入標準:支氣管擴張癥符合《成人支氣管擴張癥診治專家共識》[3]中診斷標準,且經(jīng)胸部X線、血清學檢查等確診;經(jīng)痰微生物檢查確診為病原菌感染;入院前1個月未服用過抗菌類藥物;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肺結(jié)核、肺炎;合并肺部惡性腫瘤;合并支氣管哮喘;合并低氧血癥;長期服用糖皮質(zhì)激素。
1.2.1 標本采集:入院后次日清晨,指導患者清水漱口后,取呼吸道分泌物檢測,患者行自然咳痰法,將痰液咳出后置于無菌玻璃容器中送檢。痰培養(yǎng)前先行革蘭染色涂片檢查,低倍鏡下觀察痰液白細胞數(shù)量,若白細胞>25個,上皮細胞<10個,則視為標本合格。
1.2.2 痰培養(yǎng)方法:將痰標本處理完畢后,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珠海美華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P0409(9cm)]、巧克力色瓊脂培養(yǎng)基(上??片敿挝⑸锛夹g(shù)有限公司,Φ90mm/塊)、哥倫比亞瓊脂培養(yǎng)基(山西明鼎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90mm)進行培養(yǎng),將標本置于35℃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h,對優(yōu)勢菌進行鑒定。
1.2.3 菌種鑒定及藥敏試驗:采用細菌鑒定及藥敏測試儀(湖南長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DR-200B2)進行病原菌鑒定,采用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所有病原菌實驗紙片均購自北京天壇藥物生物技術(shù)開發(fā)公司,所有操作均遵守實驗室相關(guān)規(guī)定和說明書要求進行。
納入的120例支氣管擴張癥伴感染患者,檢出病原菌88株,病原菌感染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占54.55%(48/88);檢出的革蘭陰性菌中銅綠色單胞菌占多數(shù),占41.67%(20/48),其次為大腸埃希菌,占29.17%(14/48)、肺炎克雷伯菌,占20.83%(10/48);檢出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占多數(shù),占62.50%(20/32),其次為表皮葡萄球菌,占18.75%(6/32)、腸球菌,占12.50%(4/32)。見表1。
表1 支氣管擴張癥伴感染患者病原菌種類[n(%)]
檢出的主要革蘭陰性菌中,對青霉素、頭孢唑林、頭孢曲松、頭孢噻肟耐藥性較高,對阿米卡星耐藥性最低。見表2。
表2 主要革蘭陰性菌耐藥分析[n(%)]
檢出的主要革蘭陽性菌中,對青霉素、頭孢唑林、頭孢曲松、頭孢噻肟耐藥性最高,對阿米卡星耐藥性較小,對萬古霉素無耐藥性。見表3。
表3 主要革蘭陽性菌耐藥分析[n(%)]
支氣管擴張癥患者常伴有病原菌感染,易加重肺組織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4]。抗菌治療是針對病原菌感染的主要方式,但隨著病原菌耐藥性不斷加重,部分抗菌藥物效果已明顯受限,影響治療效果[5]。因此,明確患者所感染病原菌種類及病原菌耐藥情況,有助于臨床合理用藥,改善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納入的120例支氣管擴張癥伴感染患者,檢出病原菌88株,病原菌感染以革蘭陰性菌為主;檢出的革蘭陰性菌中銅綠色單胞菌占多數(shù);檢出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占多數(shù)。分析原因在于,支氣管擴張癥患者多伴有免疫功能下降,而銅綠色單胞菌是免疫力低下患者重要的致病菌,細菌中含有鞭毛和黏多糖,易黏附在呼吸道黏膜上誘發(fā)感染,進而導致痰液中檢出數(shù)量較多[6,7]。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類皮膚天然菌群,可通過食物或呼吸進入體內(nèi)誘發(fā)感染,易定植于呼吸道、血液及腹腔內(nèi),尤其在免疫力低下患者中感染、增殖風險較高,進而導致痰液中檢出數(shù)量較多[8]。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檢出的主要革蘭陰性菌中,對青霉素、頭孢唑林、頭孢曲松、頭孢噻肟耐藥性較高,對阿米卡星耐藥性最低;檢出的主要革蘭陽性菌中,對青霉素、頭孢唑林、頭孢曲松、頭孢噻肟耐藥性最高,對阿米卡星耐藥性較小,對萬古霉素無耐藥性。分析原因在于,青霉素、頭孢是目前應(yīng)用較廣泛的抗菌藥物,因兩藥均有廣譜抗菌作用,在發(fā)生各種炎癥、感染性疾病時,臨床應(yīng)用率極高,進而導致病原菌對青霉素、頭孢耐藥性升高。阿米卡星屬于氨基糖苷類抗菌藥,對革蘭陰性菌及青霉素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極強抗菌活性,進而使病原菌耐藥性降低[9]。萬古霉素是一種糖肽類抗菌藥物,具有三重殺菌機制,可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改變細菌細胞膜通透性及抑制細菌胞漿內(nèi)RNA合成而起到殺菌作用[10]。但由于萬古霉素不良反應(yīng)較多,且適用范圍有限,臨床應(yīng)用較少。
綜上所述,支氣管擴張癥伴感染患者痰液中病原菌以銅綠色單胞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占多數(shù),菌株對青霉素、頭孢耐藥性較強,對阿米卡星耐藥性較弱,對萬古霉素無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