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正萍,李艷輝,肖春玲,張 娟,崔 娜
(山西師范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山西臨汾041000)
花生,原名落花生,是世界上食用最廣泛的豆類之一,因為它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人們也比較能接受它的價格。花生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已經被全世界大部分消費者接受。除此之外,花生紅衣中含有白藜蘆醇、原花色素等天然多酚類物質[1]。生活中,很多人認為花生發(fā)芽之后就會產毒或者霉變,其實發(fā)芽花生不僅可以食用,更重要的是其主要營養(yǎng)成分會提高,容易被人體較好地吸收[2]。
目前,花生醬在生活中的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并且深受大眾喜愛。中西餐的涂抹面包、調味料中也越來越常見它的身影,除此之外,花生醬還被應用于小糕點的制作中[3]。
研究年產3 000 t紅皮發(fā)芽花生醬的工廠設計。首先,根據(jù)原料的供應、產品的要求等條件選擇紅皮發(fā)芽花生醬的生產工藝流程。根據(jù)地理位置、市場需和經濟條件等進行紅皮發(fā)芽花生醬的廠址選擇。并且參考工藝流程和阿里巴巴選擇具體的生產設備,同時進行工廠車間設計、物料衡算、水電氣估算及最后的經濟技術分析,做出最合理的紅皮發(fā)芽花生醬的工廠設計。
工廠設計的產品方案又叫做設計綱領。總的來說,產品方案就是紅皮發(fā)芽花生醬工廠設計可行性的一個推演。紅皮發(fā)芽花生醬工廠的工作日程不同,所安排的生產計劃也不同。即使同一種原料也因為品種不同、加工地區(qū)不同、制作流程不同而存有很大的區(qū)別。因此,在設計產品方案的時候,首先設計了發(fā)芽花生醬的生產線,對花生醬的加工特性進行分析,從而設計出更適合花生醬的加工方式。
本廠考慮建設年產成品發(fā)芽花生醬3 000 t的生產工廠1個。
年產量:Q=3 000 t。
生產班制:設計的加工工廠定位二班倒,每天有效工作時間為8 h/班,年工作約270 d。本設計的班產量:3 000 t/年÷270 d/年÷2班/日=5.55 t/班,每小時生產規(guī)模:P=年產量(t)/(X×Y×4)=3 000/(270×2×4)=1.39 t/h。
在必要的生產情況下,在條件允許時,采取適當延長生產周期的措施,以便于職工能得到較好休息,同時能避免生產設施長時間不合理運轉,從而產生的損壞、降低損失。
工廠地理位置的選擇對工廠有很大影響,建廠必須考慮所選位置的地理環(huán)境、交通設施、自然條件、水資源及當?shù)卣恼叩取Kx地址要滿足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然條件適宜、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政策支持,以及勞動力、設施設備完善等基本條件。
擬將廠址選在山東省魯西北地區(qū)的濟南市濟陽縣。根據(jù)王艷[4]的研究,在中國的花生生產大省中,具有花生生產綜合優(yōu)勢的排名在第1位的是山東省。經調查,山東省目前的花生加工公司有臨沂市鮮夫子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山東省郯城縣,主營黃金豆、蠶豆、花生酥等;還有位于山東濟陽縣的濟陽縣鶴立食品廠,主營蛋黃花生、老醋花生等。該地區(qū)為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2℃左右,降水較多。四周100 km都是農業(yè)發(fā)展區(qū),因此成為食品工業(yè)的有力保證。此地有248、249兩條省道和104、220兩條國道,交通設施完善。濟陽擁有豐富且素質較高的勞動力資源,每年可提供技術人才8 000余人。國家支持在該地大力發(fā)展食品工業(yè),并且濟北經濟開發(fā)區(qū)已經被授予“中國最佳食品投資園區(qū)”等稱號。
廠址選擇圖見圖1。
圖1 廠址選擇圖
依照課題的基本規(guī)則,規(guī)范排放出的廢水、廢氣、廢料。對紅皮發(fā)芽花生醬加工工廠的各種必須物質進行相應的衡算,為生產加工中的需要設備進行相應的選型,還要進行各類經費的匯總、核算。
廠區(qū)平面設計圖見圖2。
圖2 廠區(qū)平面設計圖
考慮當?shù)貧夂虻挠绊懀t皮發(fā)芽花生醬加工工廠的主生產車間等應該放在工廠的上風向位置,鍋爐房和污水處理廠等應該放在工廠的下風向;并將工廠的生活休息區(qū)域與生產工作區(qū)域嚴格分離開,工廠內生產車間的職員應該與工廠內包裝車間的職員盡量區(qū)分開,盡可能地降低生產車間職員身上所攜帶的細菌和粉塵,防止產生不必要的污染。
紅皮發(fā)芽花生醬加工工廠的廠房設計應該明亮寬敞,為生產和操作留下足夠的空間。工廠的內部設施必須要完善,設有員工更衣間、消毒間、成品存放間等,同時廠房內必須設有防護設施。例如,紅皮發(fā)芽花生醬加工工廠要做好防蟲、防火、防潮工作,而且工廠應該具有很好的通風能力。車間普通裝修需要按照國家的相應標準進行。消防設施也應該配備完善,放在明顯、安全的位置,并且需要經常檢修。
工廠的部門有生產車間、包材庫、研發(fā)中心、員工宿舍、食堂、辦公樓、成品倉庫、物流停車場、物流辦公室、勞保用品庫、污水處理處、鍋爐房、變電所、機修車間、水泵房、員工停車場、車棚、廁所、噴泉等。
生產車間一覽表。
主車間功能布置圖見圖3。
設備清單見表1。
圖3 主車間功能布置圖
供應范圍和收購方法:工廠原料主要通過貨車運送并收購于山東省魯西北地區(qū)。
表1 設備清單
5.2.1 工藝設計概要設計的工藝流程主要分為2個部分內容:花生芽的培育和發(fā)芽花生醬制作。
5.2.2 生產工藝流程圖
(1)花生芽的培育。籽粒篩選→沖洗→浸種→清洗→催芽。(2)發(fā)芽花生醬的制作
發(fā)芽花生→烘烤→冷卻→脫膜→打漿→微磨→調配→均質→真空濃縮及殺菌→灌裝→殺菌→冷卻→成品→出廠。
5.3.1 花生芽的培育
品種篩選:通過對5個花生品種的營養(yǎng)成分進行測定,結果表明四粒紅生長最快,其花生芽的營養(yǎng)成分也含量最高[1]。
(1)籽粒篩選。通過自動篩選機選出大小相差不大的花生,并且人工去除干癟、有害的種子。
(2)浸種。應盡量每隔2~3 h翻動1次花生種子[5]。
(3)清洗。用清水清洗2~3次。
(4)催芽。催芽需要設置合適的溫度,一般在22~30℃,經過2~3 d基本可以出芽。催芽期間應小心翻動種子,以利于花生呼吸。
5.3.2 發(fā)芽花生醬的制作
(1)熱燙及冷卻。在烘烤機中進行5 min烘烤即可進行冷卻。
(2)脫膜及漂洗。用脫膜機去除花生紅衣,并進行漂洗。
(3)打漿及微磨。先用打漿機打為粗漿,再用微磨機細細研磨[6]。
(4)調配。調配比例為每30 kg花生漿液對應250 g瓊脂和35 kg白砂糖[6]。
(5)均質。調配好的料液在均質機中進行均質,壓力定為40 M[6]。(6)裝罐及殺菌。盡量在花生醬溫度高于85℃的條件下進行裝罐[6]。
經過查閱相關文獻,將紅皮花生經浸種、清洗及催芽等操作之后再進行熱燙、脫膜打漿、調配均質、殺菌等操作后制成紅皮發(fā)芽花生醬,經調查研究,該工藝流程較合理,且成品發(fā)芽花生醬營養(yǎng)豐富,實施具有可行性[7-10]。
生產車間定員見表2。
表2 生產車間定員
一班共計人數(shù)66人。
管理部門定員合計131人。
設備用水量根據(jù)工藝用水和輔助用水2個部分進行估算。
7.1.1 工藝用水
(1)清洗空罐。
待處理物料名:空罐
待處理物料量:2 842只/h
已知LB4B1型空罐清洗機噴水量為100 mL/只
本工序用水量=2 842×100×10-6=0.2 842(t/h)
(2)沖洗。
待處理物料名:未加工花生
待處理物料量:1.21 t/h
每處理1 t未加工花生需要用水量(t):0.7 t/t
本工序用水量=1.21×0.7=0.847 t/h
(3)浸種。
待處理物料名:初花生
待處理物料量:1.20 t/h
每處理1 t未加工花生需要用水量(t):0.2 t/t
本工序用水量=1.20×0.2=0.24 t/h
(4)清洗。
待處理物料名:未清洗花生
待處理物料量:1.18 t/h
每處理1 t未加工花生需要用水量(t):0.5 t/t
本工序用水量=1.18×0.5=0.59 t/h
(5)催芽。
待處理物料名:待催芽花生
待處理物料量:1.18 t/h
每處理1 t未加工花生需要用水量(t):0.2 t/t
本工序用水量=1.18×0.2=0.236 t/h
(6)冷卻。
待處理物料名:無菌花生醬
待處理物料量:1.39 t/h
每處理1 t無菌花生醬需要用水量(t):5 t/t
本工序用水量=1.39×5=6.95 t/h
7.1.2 輔助用水
(1)沖地清洗用水量。
設備清洗用水為5.0 t/班。1 t水約可沖洗生產車間地坪50 m2,且每4 h沖洗1次。需沖洗面積1 800 m2,用水量為1 800/50×2=72(t/班)。則沖地清洗需要用水72 t/班,即72/4=18(t/h)。
(2)車間員工用水。
員工人數(shù)131人,人均最大用水量(t/人h):0.012;最大用水量(t/h):1.572。
7.1.3 車間總用水量
車間總用水見表3。
表3 車間總用水
車間總用電,設備用電,76.145 kW;照明用電19.51 kW。
車間總用氣,耗氣量(t/h):生產用量1.72 t/h;清潔用量0.5 t/h。
廠區(qū)的主營產品是500 g/瓶的發(fā)芽花生醬,每瓶市場售價為16元/瓶。則產品的年銷售額為:3 000 t/500 g×16=9 600萬元。
工廠經濟分析見表4。
表4 工廠經濟分析
對年產3 000 t紅皮發(fā)芽花生醬的工廠設計研究。首先,從紅皮花生、發(fā)芽花生等方面分析了花生醬的好處并對設計內容做出簡明的概括[11-13]。并給出設計的產品方案和生產制度,經過分析計算,紅皮發(fā)芽花生醬每1 h生產規(guī)模為1.39 t/h。根據(jù)建廠的基本條件,從地理位置、交通、自然環(huán)境、水資源、政策、勞動力資源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將廠址選在山東省魯西北地區(qū)的濟南市濟陽縣。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對紅皮發(fā)芽花生醬的工藝流程進行分析及操作要點進行撰寫,經分析,工藝流程較合理。同時,對紅皮發(fā)芽花生醬工廠的原輔料以及包材進行物料衡算,生產1 t成品需要1.24 t的花生原料,并且每生產1 t的成品,需要0.65 t的白砂糖、0.004 6 t的瓊脂、2 020只500 g的玻璃瓶及255只瓦楞紙箱,并規(guī)定每個瓦楞紙箱中放8瓶紅皮發(fā)芽花生醬的成品。
根據(jù)發(fā)芽花生醬的工藝流程圖繪制出設備流程圖,然后通過計算,可以確定出個工段的單位時間處理量[14-16];從阿里巴巴上進行分析與選擇確定出各設備的型號、生產能力、外形尺寸及電機功率等基本信息,最后根據(jù)所選設備確定出紅皮發(fā)芽花生醬工廠的每個工段所需人數(shù),并對各部門的所需人數(shù)進行匯總,確定全廠共需要人員131人。
車間用水量主要包括工藝用水和輔助用水2個部分內容,最后匯總出得出車間的總用水量為28.6 t/h。然后是對車間的用電量進行估算,包括車間設備用電量及車間照明用電量,然后對車間總用電量進行匯總,得出總用電量為95.7 kW。最后,對車間用氣量進行估算,根據(jù)清洗用量和生產用量得出該車間的總用汽量為2.2 t/h。
經計算,紅皮發(fā)芽花生醬工廠的輔助設施中,成品倉庫面積為160 m2,原料倉庫面積為96 m2,包裝材料倉庫面積為100 m2。
紅皮發(fā)芽花生醬的平面布置包括車間布置、全廠布置以及土地建筑系數(shù)的確定。車間總面積為1 800 m2,全廠建筑面積為4 500 m2,參加計算的總面積為15 000 m2,最后得出土地建筑系數(shù)為30%。
最后,對紅皮發(fā)芽花生醬工廠的技術經濟進行分析,包括技術經濟分析的依據(jù)和支出費用進行估算。其中,固定資產為54.94萬元;原輔料及包材費用中,原料花生3 685.7萬元/年,白砂糖982.8萬元/年,瓊脂4.61萬元/年,玻璃瓶871.70萬元/年,瓦楞紙箱61.2萬元/年;能源消耗費用如下:電費51.65萬元/年,水費24.74萬元/年,氣費86.31萬元/年;工人工資5 000元/月計,工人工資786萬元/年;土建投資以及設備的折舊費中,土建資金為70萬元/年,設備投資的折舊費為5.494萬元/年,維修費0.83萬元/年。收入估算如下,銷售額為9 600萬元/年。經匯總計算,工廠的利潤為2 914.026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