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趣味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策略簡而言之就是指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結合起來,并且通過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情境,或者組織學生參與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以及小游戲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還很差,而數學這一門科目當中包含很多非常抽象的知識點,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這一門科目的時候,都會感到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因此,很多學生對于數學這一門科目的學習都會失去興趣。數學教師通過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趣味教學法,往往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并且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以及內容,從而達到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主要探討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一、通過趣味性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是課堂教學當中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有效的課堂導入,往往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并且有條理地學習新鮮知識,從而能夠更加高效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識以及內容。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通過趣味性的課堂導入,也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起來,并且對課堂的學習投入足夠的熱情,這樣也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紤]到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對一些故事或者笑話非常感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一些小故事來進行課堂導入。通過這樣的方式往往能夠達到比較良好的導入效果。除此之外,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來進行課堂導入,這樣能夠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也能夠達到比較良好的導入效果。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百分數(一)》的時候,數學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設計了三個重點教學目標,分別是: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理解并且掌握百分數的概念,理解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區(qū)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教師為學生講解了一個小故事,即:唐僧師徒幾人在取經的過程中,發(fā)現食物只剩下了一份,但是卻要好幾個人平分,那么每個人可以分到百分之多少呢?通過這樣的方式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組織學生動手實踐,促進學生學習以及理解
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趣味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地組織學生進行動手實踐,這樣不僅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而且也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教材中知識以及內容的學習以及理解。新課標強調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學生不僅要理解教材中的知識,而且也要熟練地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的生活帶來多方面的便利,并且為學生以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動手實踐,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而且也能夠真正將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從而能夠達到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
以小學數學教材中《圓》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數學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了兩個重點教學目標,分別是:引導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并且會進行有關“圓”的簡單計算;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圓規(guī),掌握有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和步驟。在講解完成主要內容以后,數學教師引導學生拿出圓規(guī)來畫一個直徑為5 cm的圓。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對圓的直徑、半徑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而且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
三、組織學生參與數學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考慮到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比較喜歡做游戲,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游戲,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新鮮的知識,并且提升自己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數學這一門科目的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數學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游戲應當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游戲,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第二,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游戲當中,盡可能保證每一位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尤其要注意那些內向以及靦腆的學生的參與情況,并且鼓勵這些學生與其他學生一起玩游戲。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每一位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都獲得一定的成長。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位置與方向(二)》的過程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了三個重點教學目標,分別是:引導學生理解方向和距離的具體含義,并且會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相對位置,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會如何根據方向與距離在圖上標注出物體的位置,并能繪制出簡單平面示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在講解完成教材中的主要內容以后,教師組織學生參與了一個與位置有關的小游戲,即:教師隨機選出三名同學到講臺上,三名同學隨機變換位置,其他的同學需要說出某一個同學的具體位置。通過這樣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四、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還很差,他們在面對一些數學教材中比較復雜以及抽象的知識點的時候,往往會覺得沒有思路,或者感到非常迷茫。這時候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以及學習,并且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紤]到數學這一門科目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應用數學中的知識來進行解釋或者加以解決,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實際生活中的情景,使學生對陌生知識產生一定的熟悉感,并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比較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引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細致觀察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并且利用空余的時間多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81210970-330C-4723-B1B4-92D92C4DCC8A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圓柱與圓錐》的時候,數學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了三個重點教學目標,分別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點、線、面、體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了解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引導學生了解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且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課堂上,數學教師利用教室里面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了一些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圓柱與圓錐形狀的物品,如圓凳、冰激凌、陀螺。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圓柱與圓錐的認識,而且也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組織趣味競賽活動,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競爭意識以及好勝心都非常強?;谶@一點,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與一些趣味性的競賽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習到的知識,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達到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組織學生參與競賽活動的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特別注意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競賽活動的內容應當是學生在以往學習到的知識,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參與競賽活動的過程中,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效果;第二,競賽活動中的題目難度應當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這樣才能夠保證不同學習水平及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夠在參與競賽的過程中有所表現,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這樣也能夠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以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比例》一課的教學為例。數學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了三個重點教學目標,分別是:使學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認識比例的“項”以及“內項”和“外項”;提高學生觀察、計算、發(fā)現、驗證和總結的能力;引導學生在總結比例的基本性質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探索數學問題的樂趣。教師在課堂上按照設計的教學目標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了細致的講解,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對教材中的內容有比較清楚的認識。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參與了一個競賽活動,這個競賽活動中的內容都是關于比例的一些簡單試題,例如,某班有男同學28人,女同學25人,男同學和女同學的人數比是多少?男同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多少。學生以搶答的方式來參與競賽,最后哪一位同學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答對最多的題目,這位學生就獲勝了。教師根據學生參與競賽的表現以及具體情況來評選出表現最優(yōu)秀的三名同學,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而言之,通過探討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不僅能夠使數學教師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趣味教學法的深刻含義,并且通過深入研究教學中的內容所具有的特點來合理地應用這種教學方式,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新課標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此外,也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地與數學教師進行良性互動,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流程,并且將趣味教學法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81210970-330C-4723-B1B4-92D92C4DCC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