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蘭
說起中國畫,人們就會想起毛筆、墨、宣紙。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中國畫”不同,在幼兒園的中國畫啟蒙教學中,幼兒呈現(xiàn)的更多是“寫意水墨畫”的范疇。下面結合我在教學中的經(jīng)驗,簡單談談我對幼兒園水墨畫教學的理解與體會。
首先,從繪畫工具看。傳統(tǒng)中國畫所用的毛筆不同于鉛筆或蠟筆,它吸水性強、質(zhì)地柔軟,對于幼兒來說,手部力量還不足以能夠很好把控。所以,幼兒園水墨畫教學可不必拘泥于傳統(tǒng)繪畫工具,日常生活所見材料如棉簽、樹葉、繩子等,也可以作為繪畫工具被選用。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點、潑、拓印等方式來感受和體驗豐富的墨色變化,比如小朋友們選擇形狀各異的樹葉蘸取不同墨色后,把樹葉的葉脈拓印到了宣紙上,然后再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對圖案的空白處進行適當補充,最后完成作品。再比如引導幼兒先觀察小溪里的蝌蚪在水里游的場景,再進行潑墨創(chuàng)作。即選取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后在宣紙上自由潑灑,讓顏色互相交融之后,再撒上一些鹽,這樣色彩流動的狀態(tài)則生動地被保留在宣紙上,最后再用毛筆蘸墨,畫出一只只小蝌蚪,一幅栩栩如生、充滿童趣的水墨寫意畫就誕生了。
其次,從教學形式看。針對幼兒生理年齡特點和心理認知科學規(guī)律,教師可以在幼兒水墨畫教學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耍中完成水墨寫意作品?!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讓幼兒通過游戲來學習知識,在游戲中健康成長。”元代吳鎮(zhèn)有云:“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余,適一時之興趣?!惫湃穗S興成畫,呈現(xiàn)一種充滿趣味的游戲狀態(tài),教師在幼兒水墨教學中,也可以借鑒古人的“墨戲”。教師可以在稱呼上對毛筆進行擬人化表達,比如用“調(diào)墨前筆寶寶要喝水”“喝飽水的筆寶寶肚子鼓鼓的”“這個最鼓最圓的位置叫做筆肚”等表達。再比如,引導幼兒玩“用墨色畫泡泡”的游戲,讓幼兒扮演小金魚,嘗試加水調(diào)墨,畫出不同的墨色泡泡,感受墨色的深淺變化。
最后,引導幼兒從大自然中吸取養(yǎng)分,并重視幼兒集體創(chuàng)作。在幼兒水墨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注意讓幼兒充分親近大自然,讓幼兒真看,真畫,真體驗;與此同時,要重視幼兒的集體創(chuàng)作。水墨畫教學需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幫助幼兒學會與人交流合作,這對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與社會性意識來說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