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
從葉圣陶先生主編的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到2001年第八次課程改革的教材開放,再到2016年以來的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語文教材不斷變化,教師們的困惑和矛盾也不少。
走過三十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生涯,筆者認為,教材萬變不離其宗,如何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幫助學生愛上語文、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所在。
踐行“大語文”教育觀念
“大語文”就是生活語文,“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抓手,但是不能局限在教材狹小的范圍內(nèi)。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闭Z文教學何嘗不是如此?
“生活即語文”,是生活教育的一個部分。社會生活時時、處處涉及語文,語文無處不在。教師有了這樣的自覺,也會感染學生“處處留心皆學問”?!罢Z文即生活”是“大語文”教育觀念在語文與社會關系問題上的具體化?!敖虒W做合一”是“語文即生活”在教學方法問題上的具體化。
胸中有丘壑,下筆如有神
語文教學當如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胸中有丘壑,下筆如有神。從備課環(huán)節(jié)到課堂教學、課后指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充分的準備;從課程標準到教材特色、教學方法、教學技術,各個方面都要成熟于心。唯有如此,教師方能展示出教學的藝術,達到胸有成竹、出神入化的地步。
要熟悉語文課程標準,不僅要熟悉本學段的課程標準,還要熟悉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的語文課程標準。每一個學段該學什么內(nèi)容、學到什么程度、如何引導學生學習,都要心中有數(shù)。教師要站在高位,以求四兩撥千斤之效用。
要熟悉教材體系。比如議論文,知識點不多,初中寫,高中也寫。但是對初高中學生的要求明顯不一樣。初中是能寫簡單的議論文,做到觀點正確、條理清晰。高中學生不但要求觀點正確、條理清晰,還要求論據(jù)充分、辯證分析、邏輯嚴密。年齡有大小,閱歷有深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亦各自相異,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自然不同。
要熟悉教育心理學原理。比如皮格馬利翁效應,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正面期待會在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方面產(chǎn)生效應。教師長期關注該學生,給予他積極的心理暗示,學生會自信能夠滿足老師的期望,最終學習不斷進步,成績不斷提高。
課堂是學生的
教師講臺上表演得再好,學生的收獲也沒有通過自主學習獲取得多。因此,一定要把學習的機會還給學生?!白詫W、互學、助學、悟學”是筆者總結的課堂教學智慧。
“自學”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強調(diào)學習的自覺性,可通過“學習任務單”形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盎W”就是“小組合作”,強調(diào)學習小組內(nèi)的合作,有分工有合作,培養(yǎng)合作精神與能力?!爸鷮W”主要是“教師助學”,學生在自學互學的過程中產(chǎn)生疑惑,教師及時點撥,以求“舉一反三”的功用?!拔驅W”主要是“感悟收獲”,強調(diào)學生活用所學知識,讓教材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例子”。
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
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不斷發(fā)展,語文教學同樣面臨著信息化、數(shù)字化的現(xiàn)實變革,語文教師要主動迎接挑戰(zhàn),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在語文教學中,筆者引入“思維導圖”訓練,拍攝“微課”推送給學生,教會學生通過網(wǎng)絡搜集整理資料,從而引領學生深度閱讀,還能夠幫助學生整理寫作思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在不斷影響我們的教育教學。主動適應、勇于創(chuàng)新,是語文教學的真諦所在,也是真正幫助學生愛上語文、學會學習,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的根本所在。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城西橋學校)
責任編輯: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