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茬霞
【摘? ?要】? 我園地處農村,歷年的種植都是在園內的田園里進行的,對于大班的孩子們來說泥土種植的經驗已經積累了不少,而沙子種植卻還是一種新的嘗試。讓孩子們嘗試用泥土和沙子對比種植的方式進行種植,既可以讓他們了解相同的植物種在不同的環(huán)境里生長的過程、結果的異同,又能激發(fā)他們探究的欲望,體驗不一樣的種植的樂趣,讓他們在真實的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
【關鍵詞】? 對比;種植;經歷學習
《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幼兒在接觸自然、生活事物和現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在教育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自然資源的教育價值,使教育活動過程成為幼兒真實參與、經歷、體驗生活的課程,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本次種植,我們把泥土種植區(qū)設置在田園里,沙子種植區(qū)設置在走廊的盆子里。孩子們根據家長的建議以及自身已有的經驗,再結合地方氣候特征,最終確定了三種種子,即:蘿卜、土豆、生姜。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了一種來種植。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種植經歷之后,孩子們發(fā)現:
一、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植物的生命跡象不同
陳鶴琴先生曾這樣說過:“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的,他自己所求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發(fā)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彼?,泥土和沙子的種植給孩子提供了“對比種植”的舞臺,讓孩子在自己經歷中體驗了“不同的環(huán)境,植物的生命跡象也有不同”。
1.植物發(fā)芽的時間不同
如蘿卜的種植,孩子們分別在泥土和沙子里種下了蘿卜的種子。等待了2天后,孩子們驚喜地發(fā)現泥土里的蘿卜已經開始發(fā)芽,而沙子里的蘿卜在等待了5天左右后才開始發(fā)芽。
2.植物的生長受氣候的影響
隨著氣溫的變化,沙子里的蘿卜自從長出兩片小葉子之后,就停滯不長,就這樣大概生存了半月左右的時間,沙子里的蘿卜死了;而泥土里的蘿卜卻一直在健康茁壯地成長, 3個月后,泥土里的蘿卜獲得了大豐收。
經過向有經驗的奶奶咨詢,孩子們明白了,原來無論天氣怎樣變化,泥土里的蘿卜都可以生長,而沙子里的蘿卜會因為氣候的變化影響生長。
二、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植物生長的速度不同
觀察是指有計劃、有目的地看,在看中展開思維。而對比觀察不僅可以讓孩子有計劃有目的地觀察,更可以讓孩子直觀地發(fā)現植物之間的不同點和共同點,讓探究活動研究指向更明確。
如土豆的種植:
1.沙子里的土豆比泥土里的土豆長得快
植物的生長變化是一個需要等待的過程,所以在對比觀察土豆的過程中,教師為孩子們提供了一本記錄本,讓孩子記錄下土豆生長過程中的細微變化。經過為期3個月的追蹤觀察記錄,孩子們發(fā)現:沙子里的土豆要比泥土里的土豆生長得快一些。
2.較低的溫度會拖延土豆的生長
泥土里的土豆在生長了大概1個多月的時間后,孩子們在一次散步中突然發(fā)現原本綠綠的土豆葉子變黑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天氣太冷了,土豆苗可能被凍傷了。經過3個月的生長,沙子里的土豆陸陸續(xù)續(xù)地長出了新土豆,收土豆的活動從此拉開了序幕;而田園里的土豆卻經受刮風下雨、天寒地凍寒冷的洗禮,根本就沒有再長大。
三、植物的生長與種子及照料的方式有關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對比種植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及時梳理幼兒探究活動中出現的關鍵問題,讓幼兒經驗得到分享。幼兒在積極互動中,逐步內化科學知識、概念,幼兒科學探究情感、態(tài)度同時也得到全面發(fā)展。
如生姜的種植:
1.澆水時,要注意量的把控
起初,孩子們將生姜種進沙子2個星期之后,發(fā)現生姜沒有發(fā)芽的跡象。放學時,請有經驗的家長提供意見。悠悠的爺爺看了我們沙子里的生姜之后告訴我們要澆點兒水,沙子太干了。于是,有的孩子用半杯水把沙子澆得濕濕的,有的孩子用三四杯水把沙子都淹沒在水中,結果一個星期后,悠悠發(fā)現:他的生姜腐爛了。原來沙子里種生姜需要水,但并不是越多越好。
田園里的生姜發(fā)芽了嗎?自從種下去之后,我們每隔2-3天就去觀察一次。一個星期、兩個星期……四個星期都沒有發(fā)芽,怎么回事呢?原來田里的雨水排不出去,導致生姜長期浸泡在水里,腐爛了。
2.種生姜,要選擇有芽的種子
再次播種已經在12月中旬,孩子們信心滿滿地在泥土里和沙子里種了生姜??墒撬膫€星期過去了,不管是泥土里的還是沙子里的生姜都遲遲沒有發(fā)芽。到底怎么回事呢?原來,生姜的生長不僅與氣溫有關系,更主要的是還要學會選擇種子,并不是所有的生姜都可以用來做種子,種生姜的學問還真大!
總之,實踐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在對比種植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親身的體驗和經歷,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更加深刻地懂得了植物生長的奧秘,了解到了植物的生長不僅與環(huán)境有關系,還與種子的挑選有關系。新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教師要用一雙慧眼去觀察孩子的行動,用耳朵去傾聽孩子的話題,多給孩子時間去發(fā)現和探究,不要急于提供幫助,使孩子們有充分發(fā)揮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自由,讓孩子們都可以嘗到“種植”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