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
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然而以往教學過程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容易忽略自讀課文教學,總是將自讀課文看作是可有可無的一項活動,因此,學生對于自讀課文的重視程度也比較低,自讀效果更是無從談起。新課程標準提出之后,對學生的閱讀總量、閱讀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自讀課文指導教學工作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要務。
一、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搭建自讀平臺
漫長的教育長河中,應試教育觀念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即便是新課程標準提出之后,多數(shù)教師并沒有擺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放在如何提升的學習成績上。自讀課文并沒有列入考試的范疇,因此并沒有受到重視。然而,新課程標準、素質(zhì)教育理念以及學科素養(yǎng)融入課堂之后,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特征更加明顯地發(fā)揮出來,而不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一門課程。
自讀課文作為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素材之一,其在教書育人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貫徹落實新型教育觀念的同時,要積極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輕松、和諧的自讀平臺,在多樣化的平臺上展現(xiàn)自讀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例如借鑒居家學習期間,語文線上活動開展的經(jīng)驗,教師組織線上閱讀活動,學生們可以從教材的選讀課文中,或者從學生的課外閱讀中選擇一些比較感興趣的文本進行自讀分享;通過自主創(chuàng)作PPT進行自讀感悟的交流,在不斷的交流與分享過程中提高學生自讀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二、多樣指導方法,提升自讀能力
改善教學觀念,搭建自讀活動平臺是提高學生自讀能力的基礎,那么在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下意識的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因此,從語文學科特征入手,從學生的當前的閱讀能力入手,自讀課文教學指導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一)“初”讀——了解內(nèi)容
初讀顧名思義就是初次接觸這篇文章,也可以理解為課前的預習閱讀,自讀課文教學同樣需要學生課前進行預習活動,預習閱讀活動,了解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對文章進行初步的了解。
以《動物笑談》為例,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制定課前預習計劃,或者老師提供一定的預習思路。首先是初讀目標的制定,通過默讀了解文章的基本含義,與此同時欣賞精彩語段,體會作者對動物、對自然、對生命的情感……除此之外,初讀課文也是學生學習生字、生詞以及精美語句的步驟,在生字詞的學習中找出一些多音字、易錯詞等,夯實基礎;初讀理解課文意思的過程中,還可以從文中勾畫出一些關鍵性的語句,比如作者與動物相處的趣事、生動幽默的語言等,并試著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和總結(jié)。
總之,初讀課文的過程是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大致了解的過程,也是奠定自讀課文學習質(zhì)量的基礎。
(二)“泛”讀——明確思路
在泛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對文章的內(nèi)容、作者的信息等進行發(fā)散式的知識搜集與整理,從而對加深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深度,以課文為圓心,進行相應的知識拓展,比如作者的履歷簡介,包括一些其它的代表作等;主要的內(nèi)容還是匯聚在課文部分,比如文章中寫了哪些動物、哪些趣事、為什么叫做笑談……等等,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比方說誰做了什么事,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結(jié)果。
通過泛讀課文的過程,學生對于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本篇文章的學習思路有了最初的了解,為接下來的精讀教學做好準備工作。
(三)“精”讀——感悟情感
情感的感悟是自讀課文教學的升華,以前兩個步驟為基礎,自讀課文教學情感的升華便是水到渠成。在精讀課文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探究課堂模式,為學生提供輕松、靈活的探究學習情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重點與難點內(nèi)容的學習,比方說課文經(jīng)典段落的品味與研究。像《動物笑談》一文中,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對其中的一些詼諧幽默的介紹動物生活特點的段落和語句進行探討和分享,感受文章語言特點的同時,也能夠體會作者對動物、對自然、對生命的情感……
(四)“深”讀——延伸拓展
經(jīng)歷了前三個階段的自讀教學過程之后,便進入了“深”讀的階段,這一階段是前三階段的升華,這里所說的升華并不單純指的情感的升華,還包含了學生閱讀面的拓展和延伸。自讀課文本身就是學生閱讀拓展的素材之一,從自讀課文向外繼續(xù)延伸能夠讓學生基礎到更多的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同樣以《動物笑談》為例,在明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了課堂拓展,將作者勞倫茲的《所羅門的指環(huán)王》引入大家的閱讀課程中。此外,教師還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將自己所知、所想的內(nèi)容表現(xiàn)在思維導圖之中,然后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將其中的學生不明確的內(nèi)容進行針對性的拓展和延伸。通過思維導圖進行自讀課文拓展延伸閱讀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自讀課文的理解深度,同時也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喜好進行閱讀拓展,豐富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同時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
借助“深”讀的過程,不僅能夠有效拓展學生自讀課文的學習思路,同時還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范疇,讓學生逐漸明確自讀課堂結(jié)束并不是閱讀課堂的結(jié)束,而是拓展閱讀的開始,引導學生慢慢的養(yǎng)成拓展閱讀的好習慣。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是閱讀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首先要改善自身的教學觀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閱讀平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從多維度入手,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自讀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全面推動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與發(fā)展。本文從“初”讀、“泛”讀、“精”讀、“深”讀等幾個方面對自讀課文教學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研究,結(jié)合初中生當前的閱讀現(xiàn)狀以及閱讀能力,在自讀指導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