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同舜 馮澤治
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情,老師不單單指的是校園里的老師,在孩子一生當中只要對他有啟發(fā)、有影響的人,都可以稱為他的老師;這也是所謂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做好老師的四個標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想成為好老師,絕對不能缺少的就是責任心、耐心、愛心。好老師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差異。對學生公平平等,有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會盡心去輔導學生綜合方面的成長,不會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而產(chǎn)生差異。
“問題學生”處理,是一個教育上的難題。我們老師的工作除了教書以外,更大一部分的內(nèi)容其實是育人。解決“學生問題”,轉(zhuǎn)化“問題學生”,教師必須有一套自己的方案。
“問題學生”的成因非常復雜,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一旦“問題學生”已經(jīng)成型,你再要去糾正,是非常困難的;而我們一味只去抱怨老師怎么教不好他,這也是不公平的!
結(jié)合“問題學生”面臨的處境,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對他們的有效管理,就可以有一個新的思路:建立雙贏合作方式,有原則地把時間還給他們。
第一步,尋求共同目標。目標對于行動具有指明方向的作用,讓我們避免盲目和徒勞。在教學中,如果我們和學生缺乏共同目標,那么到了行動中很有可能會導致沖突和內(nèi)耗;如果我們和學生有共同的目標,行動效率的提高則是大概率的事情。我們要想與“問題學生”尋求共同目標,可以把關(guān)注點聚焦在成績上。成績盡管只是個分數(shù),但是對于學生來講,它還是決定每個學生競爭力的,更多的是與自己、與其他學生的成績較量。因此,對于“問題學生”來講,更具實際意義的目標,或許應該是努力在成績上戰(zhàn)勝水平相當?shù)钠渌?,而不是盲目追求沖上及格,或者沖上優(yōu)秀。我們的目標呢,就是幫助他們提高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概率。當然,有的學生容易溝通,有的相對困難。另外,有的“問題學生”可能認為成績對他們來說更加是無所謂,這時我們可能就需要通過溝通挖掘新的共同目標了。
第二步,明確交付結(jié)果。衡量共同目標的有效結(jié)果,顯然是每次考試的成績。有的人可能會疑惑:“把目標定為成績上戰(zhàn)勝水平相當?shù)钠渌?,其他人的發(fā)揮是不確定的,那你要學生怎樣努力才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呢?”的確是這樣,即便十分努力,學生到最后可能還是沒能取勝,但是努力至少可以幫助學生做到一件事情,就是提高取勝的概率。提高概率的具體方法,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自己的成績越高,別人打敗你的空間就越小。比如滿分100分,如果你考60分,就意味著別人只要超過60分就能打敗你;而如果你考90分,就意味著別人要想打敗你,只有10分的空間,你取勝的概率自然就更高了。話說回來,“努力提高成績”依然是一個很虛的結(jié)果,解決的辦法,是分階段制定成績的目標線。像我目前的做法,一個學期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給每個后進層的學生設(shè)定一條目標線,目標線選取學生個人過去四次階段考試的最高成績。這樣,每個學生需要交付的結(jié)果就得到明確的量化,即每次測驗都要努力讓成績突破自己的目標線。每個階段考試后,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突破情況,對下一階段的目標線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就行了。
第三步,界定權(quán)利義務。找到了共同目標,明確了每個階段需要交付的結(jié)果,下一步就是把時間有原則地還給學生,讓學生有機會在實現(xiàn)結(jié)果的過程中摸索試錯,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這里說的原則,我會從與學生的第一次見面開始反復和學生解讀,簡單概括,就是“主動、盡力和坦誠”;具體一點,就是“主動關(guān)心自己的成績,在追求目標實現(xiàn)的路上盡力而為,遇到問題的時候坦誠與同學和老師溝通”。不多一條,也不會少一條。有了這個原則,“問題學生”的行動就能得到一定的約束,確保走在實現(xiàn)目標的正軌,同時又不會死死地把學生固定,讓學生只能機械被動地行走。
除了原則,我們還需要掌握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問題學生”界定一些“特權(quán)”和義務,幫助學生清晰行動的邊界在哪里。所以我們能為“問題學生”提供的“特權(quán)”,就集中在平時。
一、尋找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對癥下藥
“問題學生”的主要體現(xiàn)在,比較閑,雜念多,喜歡胡思亂想,喜歡琢磨人琢磨事,甚至搞點小是非,從而浪費了自身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個人認為,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內(nèi)驅(qū)力,可能才是根本解決辦法,相信學生的潛力無限。老師也是外力,學生自身的內(nèi)在改變才是根本。
二、積極尋求家長配合,尋求家校合作
“問題學生”的處理避不開接觸“問題家庭”。作為班主任,要有與家長做好四方面溝通的能力:和家長談一個家長的責任,讓家長意識到,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是家長;談孩子問題如果擴大了,對于家庭的危害;談學校對于問題孩子的處理方式,對孩子將來的影響;有持之以恒的心,反復溝通、反復交流,讓家長必須重視!
三、善用制度手段,“該狠還是要狠”
老師有藝術(shù)性的說教,自然是最常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但是,到了高年級,許多“問題學生”養(yǎng)成了或大或小的壞毛病,小毛病我們可以“說教”,但是大問題,我們還是需要有更強硬的手段。“沉珂用猛藥,亂世要重典”,就和歪樹已成型,如果不拿兩根木棒“夾持”一下,只一味澆水,肯定是要越長越歪,最后成不了材的!
這需要教師付出一定的精力,在每一個學生綜合方面的成長進行合理配置,歸根到底是對教師個人教學系統(tǒng)的考驗。課堂永遠是師生互動與心靈對話的舞臺,是師生共創(chuàng)奇跡的時空。只要我們盡力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課堂的潛在價值,努力追求更真實有效的課堂,就會提升學生的潛力。行進中有所取舍是一種選擇,而在有所兼顧中不斷調(diào)整,或許也是一種智慧。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從數(shù)量上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和意識。這肯定是非常有效的實操性的方法,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跟蹤落實。如果我們的教育者多一份愛心、多一份細心、多一份耐心,就會少一些“問題學生”,就會幫助“問題學生”的一生。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這些所謂的“問題學生”教會我們?nèi)蕫?、精進我們的專業(yè)水準,修煉我們的涵養(yǎng),提升我們的格局。讓我們盡心體會這場職業(yè)生涯中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