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453000)張麗
近年來約有5%~8%夫妻患有不孕癥,其中女性因素約占60%,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約占女性不孕癥的25%~35%[1],不僅嚴重影響孕婦的身心健康,對家庭和睦也產生了極大影響。目前臨床對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的病因尚未明確,因此,尋找女性排卵障礙性不孕的影響因素,早期制定針對性防治措施,對患者提高受孕率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我院98例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患者,旨在分析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BMI)、長期精神壓力與其的關聯(lián)性。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女性排卵障礙性不孕患者98例為觀察組,取同期我院正常產檢孕婦74例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年齡24~45歲,平均年齡(35.76±4.23)歲;對照組年齡23~34歲,平均年齡(27.66±2.12)歲,孕周均<4個月。
1.2 觀察組選取標準 ①納入:觀察組均確診為排卵障礙性不孕;病例資料完整。②排除:凝血功能障礙;服用影響生殖藥物;男性因素導致不孕;其他原因造成不孕;合并心、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異常、認知障礙;先天性生殖系統(tǒng)畸形、生理障礙。
1.3 方法 通過仔細查閱病歷資料,設計臨床研究表,調查內容:年齡、產次(經(jīng)產婦、初產婦)、BMI、第一次性交年齡、性交頻率、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中學、大專及以上)、長期精神壓力(是、否)、是否吸煙(是、否)、是否經(jīng)常熬夜(是、否)、流產史(有、無)、飲酒(是、否)等。BMI標準:輕體重為BMI<18.5 kg/m2,健康體重BMI為18.5~23.9 kg/m2,超重BMI為24~27.9 kg/m2,肥胖為BMI≥28 kg/m2。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一般資料。②分析女性排卵障礙性不孕影響因素。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 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檢驗,通過Logistic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附表2 影響因素分析
2.1 一般資料 兩組產次、第一次性交年齡、性交頻率、文化程度、產次、是否經(jīng)常熬夜、有無流產史、是否吸煙、飲酒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年齡、BMI高于對照組,長期精神壓力占比大于對照組(P<0.05),見附表1。
2.2 影響因素分析 以是否發(fā)生女性排卵障礙性不孕作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有差異的變量(年齡、BMI、是否長期精神壓力)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BMI、長期精神壓力為女性排卵障礙性不孕的影響因素(P<0.05),見附表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年齡、BMI高于對照組,長期精神壓力占比大于對照組(P<0.05),可見年齡過大、BMI過高,長期精神壓力是發(fā)生排卵障礙性不孕的相關因素;進一步經(jīng)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BMI過高、長期精神壓力是女性排卵障礙性不孕發(fā)生的危險因素(P<0.05)。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卵巢功能逐漸減弱,排卵能力大大降低,使得女性的生育能力降低。有研究顯示,女性到達35歲以后,其染色體分離不平衡、卵泡丟失加速、胚胎發(fā)育異常、且流產率高[2]。BMI≥28kg/m2為肥胖,對于超重、肥胖者,其機體攝入與能量消耗間存在平衡失調,易造成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等,從而影響卵泡發(fā)育、成長,抑制卵泡排除,進而導致排卵障礙性不孕。長期精神壓力可影響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分泌,進而影響下丘腦釋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進一步導致排卵障礙[3]。不孕癥女性的精神壓力大多來于自我認知、家庭、社會,因此需要通過心理疏導、自我肯定等方式緩解。此外,本研究中吸煙、飲酒雖不是造成排卵障礙性不孕的危險影響因素,但煙草燃燒后產生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對卵巢功能及拾卵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酒精可損傷人體生殖細胞,且過度攝入酒精可降低妊娠率,故備孕期間女性應戒煙、戒酒。因此臨床應盡早明確上述相關因素,指導實施預防措施,其措施如下:①可控制日常飲食,減少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同時進行適量運動,如跑步、跳繩等,以降低BMI。②與患者建立良好醫(yī)患關系,采用暗示療法、認知療法、家庭療法等心理治療以緩解其精神壓力。
綜上所述,女性排卵障礙性不孕與年齡、BMI過高、長期精神壓力相關,臨床可通過明確其相關因素,制定干預措施,以提高受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