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關于公安民警用槍困境的思考

        2021-01-29 14:24:25劉海萍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公安民警槍支公安機關

        劉海萍

        (山東警察學院實戰(zhàn)技能部,山東 濟南 250020)

        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是具有武裝性質的國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執(zhí)法力量。正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我國法律賦予了公安民警依法佩帶和使用槍支的權力,以此作為維護社會治安和打擊犯罪的強有力工具,并嚴格禁止或限制公民個人擁有槍支。槍支作為一種殺傷力極強的工具,如果使用不當或管理不善將會帶來難以預料的風險。因此,在民警使用槍支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并在實踐中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方面,槍支管理方式僵化,對槍支使用控制過死,必然難以發(fā)揮槍支在維護國家安全、應對突發(fā)事件以及抗擊暴力犯罪中應有的作用?,F(xiàn)實中,面對突發(fā)事件或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不少公安民警缺乏用槍經驗,不會用槍、不敢用槍、茫然失措的情形并不少見。另一方面,對槍支管理不嚴、失當,又容易出現(xiàn)民警濫用槍支問題。近年來發(fā)生的民警濫用槍支的事件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每起事件都會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引發(fā)社會高度關注,嚴重損害公安機關的聲譽。

        在公安民警用槍問題上,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鼓勵、反對、節(jié)制”(1)鼓勵者主要是一些政法機關的領導。鑒于當?shù)刂伟残蝿輴夯O端暴力犯罪突出、民眾要求打擊犯罪的呼聲強烈等原因,他們鼓勵民警勇于開槍。公共安全理論、正當防衛(wèi)理論、緊急狀態(tài)理論是其理論依據(jù)。反對者主要是學界的一少部分學者,他們主要是從公民權利的角度出發(fā),認為警察開槍的對象往往是罪不當死的犯罪嫌疑人,應減少警察用槍。持節(jié)制態(tài)度者認為,槍支具有極大的殺傷力,民警無法控制開槍的后果,特別是在緊急狀態(tài)下,開槍的分寸難以把握,對開槍不加節(jié)制很容易引發(fā)災難性后果,因此警察在開槍時一定要謹慎、節(jié)制、依法。參見朱立偉,謝川豫.論公安民警用槍的困境與對策[J].鐵道警察學院學報,2014(3).三種不同的態(tài)度。理論的爭論、思想的不統(tǒng)一,不僅反映在立法層面,影響槍支立法,而且在實踐中也給民警用槍帶來了極大困惑,甚至導致民警對于能否開槍判斷的失誤。如何有效行使法律賦予公安機關使用槍支的權力,充分發(fā)揮槍支在維穩(wěn)處突、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解決多年來一直困擾公安民警的用槍難題?筆者認為,簡單地“鼓勵”“反對”或僅是采取“節(jié)制”態(tài)度還不足以解決問題,必須多角度深刻分析和思考導致民警用槍“困境”的癥結,抓住其主要矛盾,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法律規(guī)定不明確,導致民警茫然無措,不知“何時開槍”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擁有配槍和用槍的權力。但這種旨在緊急或其他狀態(tài)下限制相對人反抗能力甚至剝奪其生命的警察權,必須由法律明文規(guī)定,而且還應當規(guī)定得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目前我國關于槍支使用的規(guī)定主要有《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公安機關公務用槍管理規(guī)定》《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佩帶使用槍支規(guī)范》等。以上這些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關于警察用槍的規(guī)定,盡管在實踐中確實發(fā)揮了重要的規(guī)范作用,為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從槍支使用的立法層面看,并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用槍規(guī)范體系,給公安民警的用槍實踐帶來了不小的現(xiàn)實困惑。

        (一)有關槍支使用規(guī)定與《立法法》有違和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guī)定,凡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必須由法律規(guī)定。我國公安民警的開槍權意味著可以直接剝奪未經法院判決的犯罪嫌疑人的生命權利,民警用槍行為的準繩和依據(jù)更應該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而我國公安民警在什么條件下可以開槍,即可以對犯罪嫌疑人開槍的15種情形,主要規(guī)定在《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條例》中,而沒有在位階更高的憲法和法律中加以規(guī)定,這一狀況不免有違和之嫌。因此,對于在社會安全維護中起重要作用的槍支使用問題,只有在立法中給予明確的確認,才能更好地規(guī)范公安民警的用槍行為,使其更好地履行使用槍支的神圣使命?;诖耍岣吖裁窬瘶屩褂玫牧⒎ㄎ浑A,調整公安民警槍支使用法律體系的整體構造勢在必行。

        首先,在憲法層面應規(guī)定,為確保國家安全,在保護公民生命權的同時,在合法范圍內使用槍支造成的損害行為不屬于侵害公民生命權的范疇。這樣,在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的情況下,公安民警在緊急或危險情勢下,為維護安全、減少損害,依法對犯罪嫌疑人開槍便具有了充分的正當性。其次,在法律層面,應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法》,從法律層面明確公安民警使用槍支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則、基本程序,并概括出公安民警使用槍支的法定情形和禁止性規(guī)定等。再次,在具體操作層面,國務院應發(fā)揮主導作用,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制定《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使用實施細則》,對民警使用槍支進行詳細規(guī)定,其內容應包括槍支的配備、使用、管理和相關責任等,以此形成完整的槍支使用立法體系,為公安民警使用槍支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據(jù)。

        (二)公安民警開槍的現(xiàn)行規(guī)定可操作性不足

        目前,公安民警使用槍支的依據(jù)主要是《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條例》。該條例規(guī)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為的緊急情形之一,經警告無效的,可以使用武器”,并列舉了諸如放火、決水、爆炸、劫持、兇殺等15種可以開槍的情形。從該規(guī)定看,公安民警可以開槍的15種情形貌似十分具體、操作性很強,其實不然。且不說在緊急情況下對是否屬于于可以開槍的15種情形一般民警短時間內很難做出準確判斷,即便對開槍做出了正確判斷,但是否非開槍不可、射擊目標對象的什么部位、開槍的時機如何掌握等都是很大的難題。況且在實踐中,公安民警面臨的現(xiàn)實危險和可以開槍的情形并不止這15種,而是更多;民警面臨的危險狀態(tài)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時都可能發(fā)生變化;犯罪嫌疑人的暴力也不一定總是升級的,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降低暴力的等級,甚至還可能放棄侵害和攻擊行為,這時民警就應當隨著暴力行為的變化改變用槍行為,而不能不顧現(xiàn)場情勢的變化情況。因此,判斷“民警是否開槍”“什么時候開槍”“反擊、制止可能面臨的暴力行為達到什么程度才可以開槍”等問題,不應機械地考慮案件的性質,而應根據(jù)所面臨威脅的程度審時度勢,作出正確的抉擇。[1]所以,要最大限度規(guī)范公安民警的開槍行為,使他們在緊急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就需要對現(xiàn)有法律、法規(guī)加以完善。

        首先,進一步明確警察開槍的目的。作為執(zhí)法人員,公安民警擁有武器使用權,但使用武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制止犯罪的一種手段,如果不是必須或“迫不得已”,就不得使用這種手段。所以,公安民警在使用武器過程中,不能只講手段而不顧后果,必須牢記“最大限度地降低犯罪行為所導致的危害,有效維護公共安全”這一目的。[2]每位擁有槍支使用權的公安民警都必須慎用槍支,依法用槍,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害,具備目的上的正當性(2)民警在緊急、危險狀態(tài)下的用槍權是一種特殊的警察權,這種權力不適用普通程序、正常程序中的法律規(guī)定,“緊急狀態(tài)下沒有法律”;同時,為了維護他人或本人生命安全、公共利益,警察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開槍,具有目的上的正當性。這種正當性是消除警察開槍行為上的責難性的依據(jù);否則,警察開槍的目的不純,不具有目的的正當性,就容易開錯槍,或面臨被追責的風險。;否則,目的不純,開槍不當,其行為將會被追責。

        其次,必須明確開槍的原則。如上所述,可以開槍的情形僅《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條例》中就有15條之多,在緊急狀態(tài)下要求民警瞬間作出是否開槍的最佳判斷,難度是很大的,但如果掌握了開槍的原則,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從容應對千變萬化的情況。該原則是:“警察或他人正面臨可能危及生命或嚴重傷害的不法攻擊行為時,警察可以開槍?!闭_理解該原則應重點把握三個關鍵詞:一是“正在面臨”危險。這種危險既不是過去時,也不是將來時,而是正在進行時。二是“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嚴重傷害”,即侵害行為可能達到“危及生命或嚴重傷害”的程度才可以開槍。如果這種侵害行為尚未達到危及生命或嚴重傷害的程度,應使用其他措施,而不能開槍。三是“可以開槍”?!翱梢蚤_槍”不是必須開槍,如果使用非致命性武器能夠制服犯罪嫌疑人,就沒有必要開槍重傷或擊斃犯罪嫌疑人。開槍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后手段,民警在開槍時應盡量避免造成犯罪嫌疑人傷亡。畢竟,未經依法審判就造成剝奪犯罪嫌疑人生命的結果是我們不愿看到的,也是應當努力避免的??傊绻軌蛎鞔_規(guī)定開槍的原則并使公安民警熟練掌握,公安民警就可以即刻對正在面臨的危險迅速做出評估與判斷,做出是否開槍、如何開槍的決定。

        總之,民警在執(zhí)法時“不知是否可以用槍”的茫然失措狀態(tài),主要源于因法律制度不確定性而產生的迷茫。有關槍支使用的法律制度是民警用槍行為的準繩和依據(jù),必須明確、具體、便于操作。所謂“明確”是指,應當讓民警在開槍時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并且能夠基本預判其行為后果。只有如此,公安民警才能在危險狀態(tài)下迅速作出是否開槍及如何開槍的決定。所謂“具體”是指,法律用語不能模棱兩可、含糊不清,要有毋容置疑的確定性。所謂“便于操作”是指,必須制定民警在危險狀態(tài)下能夠迅速做出開槍與否抉擇的原則性、概括性、可行性規(guī)定,開槍的條件應易于把握和實施,而不僅僅是現(xiàn)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條例》中規(guī)定的15種難以在極短時間被記住并做出快速反應的規(guī)定。

        二、我國對槍支使用“擴張與限制”的矛盾狀態(tài),對民警不愿帶槍、不敢開槍行為有重要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公安機關對槍支的使用一直在“擴張與限制”之間搖擺不定,一旦社會治安形勢惡化,暴力犯罪、恐怖主義犯罪突出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時,鼓勵民警果斷開槍的聲音便隨之高漲;而當社會治安形勢相對平穩(wěn),一段時間沒有發(fā)生重大暴力事件,或出現(xiàn)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民警濫用槍支事件時,又會對民警用槍行為進行限縮。出現(xiàn)“擴張與限制”這種矛盾狀況,不僅受到現(xiàn)行法律的制約,以前還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和社會現(xiàn)實因素的左右。

        從歷史文化傳統(tǒng)看,我國與“個人持槍自由”的美國完全不同。總體而言,美國槍支管理的實質是“開放中的限制”(3)美國允許個人擁有槍支,從來沒有徹底禁槍,只是通過不斷地增加限制性條件來減輕它的危害,如將擁有槍支的最低年齡設定為18歲,并嚴格禁止將槍支賣給精神病患者和被判處1年以上刑罰的人。,而我國的槍支管理是“禁止中的許可”(4)我國是實行徹底禁槍的國家,其理念與美國恰恰相反,只是出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經有關部門批準,才給予特定主體(如射擊運動員、獵戶等)有限制的持槍權。。[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歷代統(tǒng)治者為維護其統(tǒng)治都禁止民間擁有兵器,百姓的安全主要依靠行政管理部門以及鄉(xiāng)村治保組織解決,而非百姓自己拿起武器自衛(wèi)。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維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槍支也專屬于人民軍隊和保衛(wèi)機構,而禁止個人擁有。在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武器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工具”,這種工具必須服膺于人倫關系,并認為人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像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那樣一味地追求個人的所謂“自由”與“人權”,為了保護私有財產而失卻對可能危及人們生命的武器的管理。同時,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倡導集體本位,推崇為國家利益犧牲個人利益,而相對忽視個人本位,即重義輕利。其中之“義”就是公,即公益、集體或國家。這就在人們的觀念中形成了這樣的認知:槍支等作為保衛(wèi)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武器裝備由國家機器擁有而非個人擁有具有公認的正當性,它應當首先用來維護國家整體利益而不是個體利益。當二者發(fā)生沖突時,應當“正其義不謀其利”,甚至是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我國“全民禁槍”的歷史傳統(tǒng),深刻影響著國家對警察用槍的政策規(guī)定,并決定了民眾對警察用槍所持有的消極態(tài)度。國家對警察用槍的“緊縮”政策之所以能夠長期施行,不能不說與我國的歷史傳統(tǒng)有關。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因此,“公安民警在未經法院判決的情況下,直接用槍結束犯罪嫌疑人的生命,與我國刑事政策不符。”[4]特別是公安部“五條禁令”頒布之后,我國對民警用槍的管理更為嚴格,這些都在助推著槍支“緊縮”政策,其導向作用主導、強化了警察“不愿配槍”和“有槍不用”的意識和行為。直到昆明火車站暴恐案件發(fā)生后,這種“緊縮”政策才開始出現(xiàn)松動。

        從現(xiàn)實因素看,雖然近年來我國的社會治安形勢出現(xiàn)了好轉趨勢,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仍面臨著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恐怖主義犯罪的嚴重威脅,暴力襲警案件仍時有出現(xiàn)。在處置這些案(事)件時,槍支的作用不言而喻,民警用槍不僅不能削弱,而且必須不斷加強,只有如此,才能以正義的暴力遏制邪惡的暴力,切實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安全。以昆明火車站暴恐案件為轉折點,槍支“緊縮”政策出現(xiàn)了變化,鼓勵民警果斷用槍的呼聲逐漸占據(jù)上風,并開啟了全國公安民警大練兵活動,射擊訓練得以強化。但是,槍支使用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對于國家和人民賦予警察使用槍支的這種特殊權力運用不當,也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昆明火車站暴恐案件發(fā)生以來,槍支“緊縮”政策雖然一度有所松動,但隨之而來的槍支問題也開始增多,槍支丟失、被搶、走火以及民警濫用槍支事件時有發(fā)生,其原因主要是個別基層單位槍支管理不規(guī)范,個別民警安全意識不強等。少數(shù)民警的槍支使用問題在社會上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由此再度引起了公安機關的高度警覺,并采取了嚴格的限制性措施。這些措施使得不少民警將用槍視為畏途。

        一是槍支申領程序繁瑣。部分基層公安機關出于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考慮,在“不出事”原則指導下,制定了十分“嚴格”的槍支使用限制性程序,由此大大降低了民警申請使用槍支的頻率。例如,基層公安機關對槍支管理普遍實行“三鐵一器”(鐵門、鐵柜、鐵鎖和監(jiān)控器)、雙人雙鎖和槍彈分離的槍支管理模式,這種嚴格的槍支管理方式雖然有效防止了槍支事故的發(fā)生,但也影響了槍支使用效率。相關研究表明,現(xiàn)行槍支管理程序過于繁瑣,領槍與還槍的層層報告、審批等復雜程序嚴重制約了應急狀態(tài)下民警對于突發(fā)事件的快速反應與及時處置,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民警的手腳,造成了有槍不能用的局面[5],對民警的用槍心態(tài)無疑有較大的消極影響。

        二是在《公安民警違反公務用槍管理使用規(guī)定行政處分若干規(guī)定》與“五條禁令”的嚴管效應下,一些公安基層領導擔心因在執(zhí)法過程中槍支保管和使用不當產生不良后果,對民警配槍、用槍持消極態(tài)度。在這種怕用錯槍、怕?lián)熑嗡枷氲挠绊懴拢a生了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不但一些未配發(fā)槍支的單位不向上級機關申請配槍,而且已配發(fā)槍支的單位也主動要求歸還上級機關所配發(fā)的槍支。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基層領導“有槍怕用”的態(tài)度間接導致了一些民警無槍可用的窘境。[6]

        三是用槍“后遺癥”導致民警不敢輕易開槍。所謂用槍“后遺癥”是指,“由于民警用槍后應對制度不完善而干擾民警的正常用槍,進而影響其日后在執(zhí)法中的警務用槍理念與行為的現(xiàn)象?!盵7]這種“后遺癥”不僅左右著有過親身體驗的民警的行為認知,而且對未開過槍的民警有重要影響。其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不少涉槍案件在媒體炒作和社會各方質疑等巨大的輿論壓力之下,會嚴重影響公安機關及其民警對用槍合法性與合理性的判斷;二是民警不僅在用槍時精神高度緊張,而且用槍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心情難以平復,甚至在以后的執(zhí)法過程中容易過度敏感而產生高度緊張情緒,從而使得一些民警對槍支望而生畏;三是不僅民警擔心犯罪嫌疑人家屬、同伙的無禮糾纏甚至報復,一些公安機關也出于維穩(wěn)的考慮,采取“賠款求和”的辦法息事寧人,給公安民警心理造成一種極大的用槍壓力甚至是負罪感;四是對用槍合法與否,本身取證就較為困難,再加上犯罪嫌疑人的無禮糾纏和媒體的推波助瀾,對民警的追責可能會更加嚴格,而目前我國還缺乏相應的民警用槍權益保護機制。在這種用槍“后遺癥”的影響下,一些民警能不配槍就不配槍,能不用槍則不用槍。

        要消解民警不敢用槍的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首先,要明確民警用槍的法律責任。民警不敢用槍,說到底主要還是懼怕承擔責任。有權即有責,公安民警只要用槍,其利用職業(yè)便利濫用槍支的行為就難以完全避免,對此必須依法處罰和嚴格管理。但嚴格管理不能采取極端的方法,不能因噎廢食,禁止民警用槍,也不能為禁止濫用槍支行為而采取不當限制和變相限制的措施。一方面,不僅要從嚴追究濫用槍支的直接責任人及其領導的責任,也要追究在槍支問題上不作為的直接責任人及其領導的責任。例如,應當帶槍趕赴現(xiàn)場而不帶槍、應當開槍而不開槍或只是鳴槍警告而由此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分清責任,依法處理,以此防止用槍問題上的不作為。另一方面,不能矯枉過正,防止將民警的錯誤放大,特別是對非主觀原因造成的用槍失誤,總體上應秉持寬宥的態(tài)度,對民警開槍的高要求不能超出警察群體的能力范圍??傮w上說,對民警用槍行為應當堅持“寬嚴相濟”的原則。所謂“寬”有兩層意思:一是對民警用槍的條件不能限制過死,避免陷入“一限就死,一放就濫”的循環(huán)怪圈,應堅持法律規(guī)定,不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界限。二是對于用槍民警責任的承擔,要區(qū)分不同情況,對民警用槍的一般性錯誤不應過于苛責,特別是對民警用槍的過失性錯誤應區(qū)別于主觀故意錯誤,充分考慮民警用槍的特殊環(huán)境,對過失性錯誤應從輕、減輕甚至免于刑事、行政處罰。所謂“嚴”,即是槍支管理要嚴,持槍資格要嚴,訓練考核要嚴,對濫用槍支行為的處理要從嚴。所謂“相濟”,即是該寬則寬,該嚴則嚴,以實現(xiàn)“寬”與“嚴”的一致和平衡。

        其次,后期處理程序應盡快納入法治軌道。治愈用槍“后遺癥”,除明確民警用槍后的法律責任外,積極協(xié)調與媒體的關系,對媒體的不實報道特別是虛假報道、歪曲報道加以嚴格規(guī)制勢在必行。民警用槍說到底是個法律問題,在用槍問題上,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應當始終遵守法律規(guī)定,不應為輿論所干擾或被道德所綁架。應杜絕對犯罪嫌疑人家屬無禮糾纏的無原則忍讓、妥協(xié)態(tài)度,堅持依法辦案、依法行政,排除各種非法和不正當干擾,強化對民警合法用槍權益的特殊保護機制,注重對民警用槍后的心理疏導等。

        再次,建立警察用槍行為和結果的評估機制以及輕微或過失法律責任免責機制。因為無論法律如何完備,民警都無法完全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模式開槍,判斷失誤或者開錯槍的情況在所難免。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首先判斷民警開槍時主觀上是否有過錯,然后再分析其過錯是故意還是過失。如果是故意,就應當追究其刑事或行政責任;如果是過失,只有在嚴重過失的情況下才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應當從輕處罰。對于一般性過失,應予以免責。當然,與責任追究相對應的是制定獎勵性制度,對于在案件處置過程中表現(xiàn)優(yōu)異、敢于果斷用槍且效果良好的,應按規(guī)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最后,加大科技投入,給配槍民警配備必要的錄音、錄像等科技設備以固定證據(jù),防止開槍民警因遺失證據(jù)而蒙受不白之冤。同時,利用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制定和執(zhí)行嚴格、快捷的槍支儲存、審批、領取程序,實現(xiàn)既不耽誤用槍,又確保槍支安全。

        三、缺乏嚴格、系統(tǒng)的槍支使用培訓制度,致使一些公安民警不會用槍

        俗話講,打鐵還得自身硬,沒有過硬的射擊技術,再好的法律和政策支持也解決不了不愿用槍、不敢用槍的問題。因此,提高公安民警的射擊基本功是敢于用槍的基礎,也是在危險情勢下發(fā)揮槍支作用的前提。我國對槍支使用的要求是“以減少傷亡為原則”,這就要求民警在開槍時必須做到“打對”“打準”“打狠”。其中,“打對”是指不能傷及無辜,不能對非犯罪嫌疑人開槍;“打準”是指不能擊中犯罪嫌疑人的要害部位;“打狠”是指要一槍制敵,不能開第二槍。[8]但實際情況是,我國一線配槍民警的槍支運用能力與上述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還不能完全適應應對暴力犯罪的需要,使得槍支這種致命性、高威懾力的武器裝備在個別民警手里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成了惹是生非的工具或別有用心之徒覬覦的目標。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槍支訓練模式缺乏科學性。據(jù)了解,目前不少基層公安機關的射擊訓練,仍然沿用對中長距離固定目標進行精度射擊的傳統(tǒng)模式,訓練內容僵化,缺乏對移動目標、短距離目標以及在不同時間段(特別是夜間)的模擬實戰(zhàn)射擊練習,訓練實用性較差,背離了實戰(zhàn)要求,訓練效果差強人意。

        二是槍支訓練時間嚴重不足。根據(jù)《公安機關公務用槍管理規(guī)定》,各級公安機關應當至少每季度組織配槍民警開展一次實彈射擊訓練,加大近距離實戰(zhàn)對抗射擊訓練比重,配槍部門應當組織配槍民警加強日常訓練和考核。但調查了解到的實際情況是,除了特警、刑警或部分公安機關能基本達到該項要求外,相當一部分基層民警特別是派出所民警難以達標。

        三是缺乏心理素質訓練。處置暴恐事件、個體極端暴力事件等是一項十分復雜和危險的執(zhí)法活動,民警在使用槍支時,不僅要具備過硬的法律、政策、技術素質,同時應當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避免在緊急狀態(tài)下手忙腳亂、出現(xiàn)用槍失誤,也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射擊水平。但在目前我國公安機關的槍支訓練過程中,真正把心理素質訓練融入射擊訓練過程的并不多見,這說明對此還沒有予以高度重視,對心理素質訓練的認識還不到位,沒有將心理訓練付諸實施并納入考核內容。

        四是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訓練效果較差。在一些國家,槍支訓練十分嚴格,并同警察的晉升和各種獎金、津貼直接掛鉤,警察掌握的技能和獲取的技能證書越多,獲得的崗位津貼就會越高,有些專業(yè)技能崗位證書還會作為職務晉升的必要條件或參考依據(jù),因而槍支訓練對警察有較大的吸引力,訓練效果自然較好。盡管我國近年來對警察槍支培訓的力度有所加強,投入的時間和經費也在增加,但由于警察槍支培訓與職級晉升和獎金、津貼沒有直接掛鉤,加之培訓考核不夠嚴格,基本上人人都能順利結業(yè),取得合格證書,因而不少民警并沒有將槍支培訓看作是一種必備的工作技能培訓,培訓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也就難以實現(xiàn)通過訓練提高民警槍支運用能力的初衷。

        由此可知,要解決民警不會用槍的問題,不能采取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方式,而應當采取綜合性應對之策。

        首先,必須從制度方面尋找方案。提高民警槍支訓練效果,不僅要加強公安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讓他們牢固樹立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宗旨意識,增強其職業(yè)榮譽感,還應當通過制定和實施嚴格的考核制度,并同他們的晉升和待遇掛鉤,才能激發(fā)其訓練積極性,保證訓練效果。這方面可借鑒域外的有益做法,建立警察槍支認證制度。必須明確規(guī)定,不是任何民警都有資格擁有配槍權,具有配槍資格的民警也不是可以使用任何類型的槍支。也就是說,取得槍支使用權的民警只能使用持槍證中規(guī)定的槍支類型。并且,這種配槍權和用槍權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只有得到認證制度的有效確認,其配槍資格和用槍權才能得以延續(xù)。按照《公安機關公務用槍管理規(guī)定》,每位配槍民警每季度要完成不低于1次、每年不少于100發(fā)子彈的實彈射擊訓練,而且要達到考核要求。對于考核不合格的,要延長培訓時間并進行補考,補考不及格的取消其配槍資格;此外,在條件允許的公安機關,射擊館應對配槍民警開放,以滿足民警“我要訓練”的要求,使射擊訓練成為公安機關的一種常態(tài)化機制,以此保障一線配槍民警能夠熟練使用槍支,完全適應工作要求。

        其次,改變傳統(tǒng)“細瞄慢摳”的靜態(tài)槍支訓練模式。民警槍支訓練不同于競技體育訓練,其訓練目的是將來有一天要付諸實戰(zhàn)?,F(xiàn)實執(zhí)法目標是沒有固定距離的,也不可能都發(fā)生在白天或晴天,更不會事先設定一種現(xiàn)成的射擊環(huán)境。所以,要增強訓練的實效性,就必須模擬實戰(zhàn)環(huán)境進行訓練,不僅要有“細瞄慢摳”的精度射,還必須有速射訓練;不僅要有中遠距離射擊訓練,還要有近距離射擊訓練;不僅要白天訓練,還應當在夜間訓練等??傊瑧斀梃b國外警察通用的PPC600訓練模式(5)PPC600模式是指國際通用的警察實用射擊比賽的項目,每次比賽規(guī)定用彈60發(fā),用時約10分鐘。,建立適應我國警察執(zhí)法環(huán)境的類似于PPC的訓練場館,盡可能創(chuàng)設近似于實戰(zhàn)訓練的情景(模擬訓練場館),如夜間訓練,雨天訓練,大風天訓練,動態(tài)訓練,模擬鬧市區(qū)、街巷戰(zhàn)訓練,設置各種障礙物訓練,等等。只有在這種更加接近實戰(zhàn)的環(huán)境下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才能有效提高民警的槍支實戰(zhàn)應用能力。

        再次,高度重視民警心理素質訓練。從一定意義上講,心理素質在射擊比賽,特別是實戰(zhàn)中的重要性并不亞于單純的射擊技術。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在復雜的執(zhí)法現(xiàn)場,民警面對犯罪嫌疑人的過激行為,其射擊技術不僅難以發(fā)揮出來,而且有可能出現(xiàn)致命的失誤。例如,本來能夠而且應當擊斃暴恐分子的而只是將其擊傷或讓其逃跑,需要而且能夠擊傷犯罪嫌疑人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即可的反而將其擊斃,等等,這些都與心理過度緊張有關。理論和實踐都充分說明,心理素質訓練對于槍支訓練來說不可或缺。然而據(jù)我們了解,目前只有少數(shù)公安機關在民警槍支訓練中加入了一些心理訓練內容,多數(shù)基層公安機關并沒有給予高度重視,所以將心理素質訓練作為槍支訓練的有機組成部分勢在必行。相應地,各地公安機關還應盡快建立專業(yè)心理疏導機構,一旦發(fā)生民警開槍事件,為防止其心理壓力過大,產生心理障礙,應及時進行心理干預。例如,及時跟進“開槍后強制會見”“危機事件發(fā)生后的心理輔導”措施等,以幫助開槍后的民警及時舒緩壓力,釋放不良情緒。

        四、結語

        當下,解決公安民警用槍困境的關鍵在于,必須從法律制度上解決民警“不知是否可以用槍”“不敢用槍”“不會用槍”的“三不”問題,建立系統(tǒng)的槍支管理及訓練機制。民警在執(zhí)法時“不知是否可以用槍”的茫然失措狀態(tài),主要源于因法律制度不確定性而產生的迷茫。對此,必須對現(xiàn)行有關槍支使用的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性規(guī)定加以修改和完善,使其便于操作,具有可行性。民警在執(zhí)法時“不敢開槍”的原因除了對法律規(guī)定吃不準外,主要還在于責任不明確,即民警懼怕承擔責任。在這一問題上,應秉持“寬嚴相濟”原則,對濫用槍支的民警要依法從嚴處理,對過失用槍民警的處理則應“寬”,同時應建立過失法律責任豁免機制和用槍后的心理疏導機制。民警“不會用槍”的原因主要在于槍支培訓制度不完善,對此,要建立嚴格的槍支認證制度,嚴格訓練考核,并同其個人待遇掛鉤,以激勵民警不斷提高其射擊技術,有效發(fā)揮槍支在震懾犯罪中的作用,正確行使國家賦予公安民警合法使用槍支的權力。

        猜你喜歡
        公安民警槍支公安機關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淺論
        武術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2
        衡陽市公安機關黨員風采剪影
        巴西成為全球因槍支死亡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
        公安機關處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實證研究
        “槍支共享”
        澳大利亞民眾上繳逾5.7萬支非法持有槍支
        世界知識(2018年6期)2018-04-23 03:26:52
        對已經移送公安機關案件的當事人做出罰款的行為是否涉嫌瀆職犯罪?
        公安民警培訓課程研發(fā)的相關問題研究
        公安機關刑事案件偵查中的假說、推理和證據(jù)
        去年中國有438名公安民警犧牲 平均年齡46.3歲
        人民周刊(2016年8期)2016-04-29 15:21:21
        伊人99re|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最多 | 亚洲成人av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中文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 精品 综合 精品 自拍| 专区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91| 午夜色大片在线观看| 九九在线视频| 国产白浆流出一区二区| 女同同性av观看免费| 影音先锋女人av鲁色资源网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特黄| 欧美国产激情18|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不卡|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亚洲 欧美精品suv| 黄 色 成 年 人 网 站免费| 日本按摩偷拍在线观看| 奇米影视第四色首页| 国产精品自在线免费| 国产在线看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a级毛片在线观看| 中国女人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国产久色在线拍揄自揄拍|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在线观看人成网站深夜免费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野花社区www高清视频| 国产91在线|亚洲| 免费国产一区二区视频| 蜜桃日本免费观看mv| 久久亚洲欧洲无码中文|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日本护士xxxxhd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