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摘要:對于博物館來說,陳列展覽是其對外宣傳自己一種表達方式,同時也是展示自己社會功能的一種渠道,并擔負著重要的宣傳教育職責。為了更好地讓群眾了解自己,便要優(yōu)化陳列展覽工作,尤其是革命歷史博物館,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自身的愛國教育功能。鑒于此,本文就革命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工作展開了探究,并提出了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革命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策略
引言
陳列展覽工作是讓大眾了解博物館的窗口,同時也是博物館表達自我的一種途徑。在革命歷史博物館的身上,還承擔著宣傳革命精神及愛國教育的重大職責,旨在于讓后輩了解革命歷史,緬懷革命烈士,繼而培養(yǎng)其愛國意識和精神??梢哉f,革命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工作在自身的存在和發(fā)展當中占據著關鍵性地位,應當注重陳列展覽形式的合理性,致力于充分展現自身的教育價值。
一、陳列展覽應確保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性
革命歷史博物館在陳列工作上,應當秉持文藝創(chuàng)作的精神,確保其陳列的形式和內容相互吻合且統(tǒng)一,即形式要體現出內容的服務性,而內容也要突出陳列形式的意義,兩者相輔相成。換而言之,不管何種陳列方式都應和內容相契合,這不僅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要求,也是傳承革命精神和歷史事跡的根本。故而,在陳列展示工作上要確保藝術形象和展品的有效結合,達成形式與內容統(tǒng)一化效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革命歷史博物館的陳列意義和價值,完好發(fā)揮博物館的展覽思想和內容的宣傳力和感染力,繼而引發(fā)觀眾的共鳴。
但是,在很多博物館的陳列工作中,將重心過于投入于陳列內容方面,而缺少了對陳列形式的追求。甚至有些工作人員認為陳列形式無關大局,只要能將展覽內容呈現出來即可,可見這樣的想法過于片面化。諸如在復原陳列時,主要是為了恢復遺址類或實物類,亦或是革命事跡的原貌,則需要藝術化形式來呈現其原貌,才能達到宣傳教育的效果。反之,如果只依靠于言語和文字說明,亦或是只陳列幾張圖片,雖然也可了解歷史,但是感官體驗上的效果大打折扣,史事的傳達亦顯得蒼白無力。由此可見,陳列展覽工作的形式和內容相互統(tǒng)一的關鍵性,為此,相關人員要綜合分析陳列內容,把握其正確的陳列形式,致力于強化其宣傳教育的作用。
二、陳列展覽工作應秉持真實、科學的原則
針對革命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工作,首先應當遵循講真實的原則,即在展示烈士和戰(zhàn)士的英勇事跡時,應當從歷史的真實性出發(fā),以此作為工作態(tài)度,提高其嚴謹性。同時,要合理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和理念,即秉持尊重客觀事實的原則,來陳列相應的內容,而非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而隨意展覽。
其次,要堅持科學指導原則,基于博物館的陳列工作,是為了體現真實事件,故而在展覽時要考量其陳列的科學性。從設計方面來說,陳列要達到既能展示內容的內涵,亦能確保通俗易懂,尤其是博物館的陳列設計,涵蓋著建筑、舞美等方面的要素,故而可以融入一定的信息化技術,來提高藝術表現力。即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精準模擬的手段,來以直觀化的方式呈現歷史原貌,同時亦可增設影音資源和場景的設計,以此讓大眾能夠快速進入相應的情境之中,深化了解歷史,繼而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感。
三、陳列展覽工作應適應市場需求,服務社會
伴隨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需要停下腳步,回頭觀望歷史,才能保證持以正確、健康的發(fā)展思想前進。革命歷史博物館承載著重要的社會教育職能,其不僅是傳達歷史事跡的渠道,同時也是優(yōu)化人文思想的舉措,為此,在陳列展覽工作過程中,要注重對市場及社會需求的把握和滿足,真正實現面向社會。反之,則會違背市場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大眾需求相背而馳,便會遭遇經營慘淡、無人問津的結果,故而也就不能發(fā)揮自己的社會功能。
為此,革命歷史博物館應當積極適應市場需求,通過擴展和其他博物館合作的方式,引進更廣的參觀人員,同時也能為觀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元化的歷史展品。同時,相關管理人員要實時把握市場動態(tài)和發(fā)展規(guī)律,并組織相應的展覽主題,以此加大自身的宣傳,以及對歷史事跡的傳頌,繼而亦能創(chuàng)收更高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此外,亦可應用先進化的市場產品和信息化手段,從而創(chuàng)新陳列展覽工作,諸如可借助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技術,豐富陳列形式,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真正落實服務社會的目標。
總結
綜上所述,鑒于革命歷史博物館承載著傳頌英雄事跡、彰顯革命精神的重任,而陳列展覽工作則是發(fā)揮這一職責的重要渠道,故其應當結合社會及市場的發(fā)展動向而提高陳列水平。在此過程中,既要保持求真實、講科學的原則,致力于將更多的革命史料和事跡公布于大眾,而渲染他們的愛國情感和思想;同時也要注重對先進化技術的運用,實現陳列形式的多元化與創(chuàng)新,在保障歷史真實的基礎上,滿足大眾的觀賞需求,繼而強化博物館的感染效應。
參考文獻:
[1] 王婉婧. 淺談歷史類博物館文物陳列展覽的內容設計[J]. 中文信息, 2020, 000(002):264.
[2] 王科星. 淺析革命人物類紀念館在陳列布展工作中的策劃與設計——以彝良縣羅炳輝將軍紀念館為例[J]. 中國民族博覽, 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