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軍
摘要:在新時期的發(fā)展環(huán)境中,攝影藝術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占據關鍵地位。攝影藝術具有普遍性及平民化特點,不僅局限在專業(yè)場所,在人們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通過在群眾文化中普及攝影藝術,可以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的更高層次需求,有效提高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文化工作者應該從思想觀念及技術發(fā)展等角度出發(fā),做好宣傳和普及工作,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藝術事業(yè)的有序發(fā)展,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發(fā)展氛圍。
關鍵詞:攝影藝術;群眾文化建設;提升藝術素養(yǎng)
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漸將注意力轉向精神方面的需求,基于此,攝影藝術不斷在群眾文化中得到普及。為了拓展攝影藝術的影響范圍,進一步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求,應該增強群眾文化工作者專業(yè)技能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意識,加強與群眾生活的結合,讓攝影作品更易于大眾接受,進而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及藝術素養(yǎng)。
1.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主要普及方式
1.1從審美角度出發(fā)進行普及
立足于審美發(fā)展的角度進行分析,攝影藝術通過發(fā)揮自身的普及和帶動作用,能夠實現普及審美的目標,同時不斷擴大影響范圍。在以上工作開展和落實的過程中,可以以照片為研究中心,系統(tǒng)性的評價照片內容,挖掘照片信息和內涵,構建群眾自身的興趣愛好發(fā)展體系,并不斷做出完善,激發(fā)群眾的積極性,使其具備較強的審美能力,同時將自身豐富的想象力應用在照片中,不斷完善各種故事情節(jié),突顯照片的主題和思想,提升大眾的審美水平。
1.2從攝影工具角度出發(fā)進行普及
立足于攝影工具的角度展開分析,通過合理運用各類攝影工具,能夠讓藝術得到廣泛普及,同時給攝影工具帶來良好的發(fā)展機遇。結合國內的實際發(fā)展情況,科學技術成為攝影機器設備快速發(fā)展的有效推手,讓攝影工具得到普及,同時擁有廣泛的應用范圍,例如很多群眾利用相機和智能移動設備記錄旅行等活動的開展過程等,使得攝影藝術在群眾中得到推廣,而攝影工具可以有效帶動其他類型數碼設備的有序發(fā)展,讓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得到強化。
1.3從反映生活角度出發(fā)進行普及
攝影藝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眾的生產生活,人們利用手機及數碼相機等智能移動設備可以拍攝景色、人物及建筑等,之后剪輯拍攝的圖片和視頻,發(fā)送到各類信息平臺及短視頻平臺,而照片和視頻成為重要的藝術載體,幫助人們向他人傳達情感。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由于情感因素的融入,引發(fā)群眾情感方面的共鳴,讓生活與藝術得到有機結合,豐富了攝影藝術的表現形式。
2.加強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有效普及的策略
2.1重視景觀資源與攝影工作的融合
開展攝影藝術的普及工作時,加強景觀資源與攝影內容的有機結合能夠起到更好的普及作用。在以上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可以站在多種角度進行考慮,主要包括人文景觀及自然景觀等,收集攝影愛好者的信息,組建攝影小組,定期前往具有特色景觀的地點開展攝影活動。通常情況下,人文景觀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但是自然景觀對時間的要求較高,需要攝影人員做好正確選擇。例如,在充滿活力和生機的春天,可以選擇在草原進行拍攝,而在碩果累累的秋季,可以選擇原野進行拍攝,到了大雪紛飛的冬季,應選擇錯落有致的山村等。在完成拍攝任務后,選擇優(yōu)秀的照片參展和參賽,提高自身攝影技術水平的同時提高群眾的熱情程度。
2.2增強攝影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培訓意識
為了保證攝影作品的質量,強化拍攝效果,體現較強的藝術性,應增強攝影知識學習及技能培訓意識。提高對培訓教育工作的重視,給予充足的資源支持,定期組織攝影愛好者參加領域內專家的講座,讓攝影愛好者更加熱愛攝影工作,在攝影過程中獲得更多樂趣和成就。通過群眾的廣泛傳播,讓攝影藝術得到普及,與此同時,重視理論基礎與實踐訓練的有機結合,了解和掌握先進技術及設備的操作原理和技巧,讓攝影過程中的記錄更加全面和豐富。
2.3利用先進技術構建完善的網絡體系
在開展攝影活動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準確把握實際內容外,還應該建立完善的網絡體系。合理選擇現代化技術,加強信息技術與網絡體系的融合,提高信息傳播效率,進一步滿足新時期的發(fā)展要求,而針對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而言,通過構建相應的網絡體系可以獲得更強的驅動力。例如,群眾文化工作人員能夠利用網絡技術構建信息交互平臺,為攝影愛好者提供藝術交流的機會和渠道,不斷拓展攝影藝術的傳播途徑,提高攝影藝術的影響力。
2.4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深刻理解和熟練掌握群眾文化內容,還應該在此基礎上提升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專業(yè)能力及綜合素質。群眾文化工作者應重視培養(yǎng)自身的愛崗敬業(yè)精神,同時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及思想品質,為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堅實基礎,明確自身的攝影藝術傳播中的義務和責任,通過身體力行正確引導他人,充分發(fā)揮引領和帶頭作用,為群眾做好表率。
2.5加強攝影工作與群眾生活的有機結合
攝影是記錄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夠將很多美好的瞬間和畫面定格,幫助人們回憶和享受風景和重要的經歷,加強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可以強化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應用成效。通過分析攝影作品能夠幫助人們掌握更多的信息,深刻理解攝影作品傳達的主題和內涵。質量好的作品可以給予人們更強的代入感,藝術來源于生活,攝影作者應該增強生活中藝術元素的挖掘,讓精彩的瞬間得到捕捉和呈現。
2.6攝影藝術發(fā)展應與自然規(guī)律保持一致性
在攝影藝術與群眾文化之間差異性及密切聯系始終處于共存狀態(tài),攝影藝術需要嚴格遵循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為了獲得更加顯著的藝術效果,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藝術表現形式。人們可以通過研究和分析情感,對事物進行深度挖掘,由于不同的人在生活經歷及社會閱歷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其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有著相應的區(qū)別。為了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fā)進行考慮,如攝影作品的后期編輯及處理等,合理調整攝影角度,融合先進的剪輯技術,讓攝影作品的主題更加明確,符合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提高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普及的有效性。
2.7合理明確攝影藝術與群眾文化之間的聯絡點
為了達到在群眾文化中普及攝影藝術的目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方法和途徑,有針對性的編制推廣方案,并監(jiān)督相關工作有序且全面的落實。由于攝影人員與群眾所處位置和角度不同,在情感和意識方面存在差異,為了避免在欣賞作品過程中出現認知的偏差,需要尋找攝影人員與群眾之間的情感聯絡點,從而讓群眾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擁有更好的理解,充分體現攝影藝術的價值。開展攝影作品后期處理工作的過程中,攝影人員應該加強與群眾基本需求的融合,使作品更加符合群眾的審美標準,全面發(fā)揮攝影作品的藝術功能。
結語:為了滿足新時期的發(fā)展要求,攝影人員應該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增強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意識,為群眾提供豐富精神世界的機會。為了不斷拓展攝影藝術的普及范圍,提高影響力,需要群眾文化工作者全面履行自身的職責,結合群眾的基本需求,定期組織攝影愛好者開展攝影活動,明確攝影主題,同時,提高攝影愛好者的技能和綜合素質,在作品中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通過推廣攝影藝術提升群眾的藝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姜燕.淺析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性[J].參花(下),2019,(04):P.160.
[2]陀麗潔.淺析如何在群眾文化中進行攝影藝術的普及與推廣[J].赤子,2019,(08):56.
[3]陳德菊.芻議攝影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開展[J].神州,201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