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赫
心律失常屬于臨床心內科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為患者心臟活動起源或傳導過程出現(xiàn)障礙引發(fā)患者心臟搏動頻率異常所導致[1]。大多數(shù)患有心臟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均會出現(xiàn)心律失常癥狀,主要表現(xiàn)有發(fā)作迅速,反復發(fā)作,長期不接受治療可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并發(fā)展為心力衰竭,嚴重時可猝死。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導致以老年群體為高發(fā)群體的心律失?;颊咧鹉暝黾印ER床常用療法有藥物保守治療、器械治療及射頻消融等[2]。藥物種類增加使得臨床采用藥物治療心律失常成為可能,及時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對提升患者生存質量有幫助,但如何有效用藥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心臟風險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是目前心內科對心率失常疾病治療的研究熱點[3]。結合患者病情為患者提供可糾正心臟病理該病的藥物對于該癥狀緩解有較大幫助。屬于鈉通道阻滯劑的普羅帕酮可有效抑制患者心肌興奮強度,使動作電位時程有效延長并起到很好抗心率失常效果,但長期使用可能存在不良反應風險。屬于鉀通道阻滯劑的胺碘酮也可起到和普羅帕酮同樣的抗心律失常效果,但該藥物還可對機體腎上腺素起到抑制作用,且用藥安全性較高[4]。本文探究對心律失?;颊卟捎闷樟_帕酮或胺碘酮對于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判斷療效及用藥安全性,詳細研究結果見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于本院就診的118 例心律失?;颊邽檠芯繉ο?排除標準:意識不清晰、不能表達個人看法、用藥依從性差及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有血液疾病、腫瘤、傳染病等疾病患者;具有藥物代謝障礙、肝腎功能異?;虼嬖谒幬镞^敏史及近期服用過相關藥物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有嚴重低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9例。觀察組年齡(56.3±8.3)歲,男30 例,女29 例;對照組年齡(57.3±8.5)歲,男27 例,女3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經(jīng)診斷符合心律失常診斷標準且病歷齊全。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心律失?;颊咂樟_帕酮(河南科倫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3745,規(guī)格:50 mg)治療,3 次/d,2 片/次,根據(jù)患者治療情況酌情考慮增加藥量,每次最高用藥劑量為3 片。觀察組使用胺碘酮[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254,規(guī)格:0.2 g],初始用藥為1 片/次,3 次/d;用藥2 d 后可根據(jù)患者治療情況酌情考慮減少用藥劑量,改為1 次/d,1 片/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30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3.1 臨床療效 患者臨床癥狀消失且心律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大幅度改善且心率下降明顯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顯著變化或與治療前相比有加重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5]。
1.3.2 血液流變學指標 用藥前后對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進行檢測,包括hs-CRP,纖維蛋白原,高切全血粘度與低切全血粘度等四項[6]。
1.3.3 安全性 記錄兩組患者用藥期間出現(xiàn)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觀察組hs-CRP、纖維蛋白原、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患者因心力衰竭等心臟疾病導致心肌長期缺氧缺血而誘發(fā)心率失常。我國每年因心律失常導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各類猝死總人數(shù)的90%以上。心律失常可對居民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盡早發(fā)現(xiàn)并加以干預與治療對于提高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存質量有積極意義。臨床常用藥物進行治療,胺碘酮和普羅帕酮均較為常用,但二者存在用藥差異性。屬于高效膜抑制性藥物的普羅帕酮能夠使患者心臟傳導速度發(fā)生改變并促使心肌興奮性減弱,可以起到膜穩(wěn)定作用并降低競爭β 受體作用,可以抑制浦肯野纖維傳導并有效延長電位時程[7]。但部分學者對長期服用該藥物的安全性提出質疑,認為該藥物可降低心肌收縮力并使傳導速度降低,導致心輸出量下降而影響血流動力學與血流流變學。而通過阻滯多種通道發(fā)揮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胺碘酮能夠延長心肌動作電位用時,使有效不應期得到增加。該藥物作為α 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還可以對患者機體腎上腺素起到抑制作用,從而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還可以對心房心肌傳導速率起抑制作用,能夠使患者竇房結自律性得到有效降低。有研究[8]認為二者治療心律失常后,胺碘酮的用藥效果較好且對患者產(chǎn)生嚴重不良反應的風險較低,這可能與胺碘酮能夠降低患者機體炎癥因子指標的hs-CRP 有關,可以通過改善患者全血剪切粘度與炎癥反應達到提高為心肌供血供氧的效果,從而使患者心律不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78%,低于對照組的22.0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心律失?;颊呤┬性\斷治療時,根據(jù)癥狀開出胺碘酮并叮囑患者服用按時服藥可獲得比使用普羅帕酮進行治療更高的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92%,高于對照組的81.3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觀察組用藥方案的安全性較高。對兩組患者血液流變性指標進行檢測分析發(fā)現(xiàn),觀察組hs-CRP、纖維蛋白原、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s-CRP 指標高低與患者病情程度及預后存在顯著關系,觀察組血清內該蛋白含量低表明患者恢復效果更好;提示讓心律失?;颊呓邮苤委煏r服用胺碘酮存在優(yōu)越性。
綜上所述,對心律失?;颊哌M行治療時,可提供胺碘酮進行治療,可取得較好療效,患者血流動力學得到顯著改善,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