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饒丹丹
【摘要】紅色文化內涵博大精深,以形式作為劃分維度可以表現為物質形態(tài)、精神形態(tài)、制度形態(tài)三種;本文立足貴州,通過系統(tǒng)梳理當地紅色文化的脈絡,理清貴州紅色文化的內涵,概括出貴州紅色文化的歷史特點并挖掘其時代價值,力求發(fā)揚貴州紅色文化、傳承貴州紅色基因。
一、貴州紅色文化的內涵
(一)貴州紅色文化的物質形態(tài)
紅色文化的物質形態(tài)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闡釋,首先從歷史的角度出發(fā)是指在革命時期留存至今的遺跡、遺址、遺物等歷史遺存;再次從當代的角度出發(fā)也包括后續(xù)修繕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資源博物館、紅色文化紀念館等等。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資源在全國各地遍地生根。深刻影響一代代中華兒女。結合歷史和當代兩個時間線進行梳理貴州紅色文化的物質形態(tài)主要包括“遵義會議會址”、“息烽集中營紀念”“婁山關戰(zhàn)斗遺址”等多個紅色文化物質資源。紅色文化的物質形態(tài)同愛國教育相銜接,能夠有效激發(fā)紅色精神力量。
(二)貴州紅色文化的精神形態(tài)
根據馬克思主義物質和意識關系的原理不難發(fā)現積極奮發(fā)的精神能夠對物質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不可否認近代歷史上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能夠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質變與中華民族重精神的歷史傳統(tǒng)是分不開的,而紅色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品質不斷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奮勇向前、不屈不撓。通過梳理,貴州紅色文化的精神形態(tài)主要有“遵義會議精神”、“黎平會議精神”和“若飛精神”,百年來,貴州紅色文化精神鞭策和激勵著貴州人民向新時代的征程發(fā)出沖鋒的號角。
1.遵義會議精神
長征精神是紅色精神重要組成部分而遵義精神又是長征精神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貴州紅色文化精神形態(tài)體現,其內涵是:“堅定信念、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敢闖新路、民主團結”。馬克思主義鮮明的特征在于其開放性,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問題就是要將其同具體實際相結合,遵義會議生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踐的結合,遵義會議的精神內涵為中國人民走向新征程給予了寶貴的思路和經驗。
2.黎平會議“三敢”精神
“三敢”精神來源于黎平會議,其內涵意指“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三敢精神”。“三敢精神”的提出,既豐富了長征精神的內涵,也是貴州紅色文化精神的新詮釋和新升華。“三敢精神”高度概括了紅軍長征的革命精神,同時也為新時代貴州新發(fā)展提出新的精神指導。會議中第一次旗幟鮮明的否定了博古、李德頑固堅持的使紅軍遭受巨大損失的錯誤決策意見,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方向真正成熟。強有力地突顯出中國先進共產黨人在思想和組織上的“三敢”精神。
3.若飛精神
王若飛生于貴州省安順市,作為優(yōu)秀的中國共產黨人代表,他所體現出的“一切要為人民打算”的若飛精神成為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不竭動力。若飛精神的形成與王若飛的自身經歷息息相關。王若飛短短的人生三十載,卻留下了滿滿當當值得后人敬仰學習的寶貴精神財富。青年時期的王若飛,首當其沖的參加辛亥革命和討伐袁世凱運動。此外,作為“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王若飛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革命性,有著為國為民,精忠報國的熱血情懷;在赴法勤工儉學期間中,向遠處奔赴而來的同胞施以援手,與他們同甘共苦,體現出骨子里的溫良、質樸和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王若飛竭力為中國的勞苦大眾尋求新的解放道路,將生命獻給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生為了人民,戰(zhàn)為了人民,死亦為了人民,一生為人民群眾的偉大奉獻精神永垂不朽。
(三)貴州紅色文化的制度形態(tài)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提到“民主”屬于國家層面的要求。從五四運動高舉“科學、民主”的偉大旗幟到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一直堅持以民主為本?,F如今,民主集中制的建立是我國民主的最大體現,在民主集中制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這一制度的優(yōu)越性在遵義會議上充分體現出。遵義會議是在黨面臨著重重困難的背景下召開的。在中央紅軍長征途中,由于軍事戰(zhàn)略和指導思想上的錯誤,中央紅軍身陷敵軍的重重包圍,黨中央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戰(zhàn)略計劃和未來走向需要做出思考,急切的需要做出明確的選擇。
在攻占遵義后,中央紅軍在此期間根據多數領導人的強烈要求,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會議中就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失敗的經驗教訓展開談論,并對長征以來出現的軍事錯誤方針做出批判。其中對博古、李德在軍事領導上的錯誤觀點做出批判。毛澤東在會議提出的新的軍事思想得到了周恩來和朱德等大多數領導人的支持,彭德懷、劉伯承等領導人紛紛發(fā)言同意毛澤東的建議,建立新的組織領導原則和形成全新的軍事思想,成功解決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危機。此次會議的決定是民主集中制的具體體現。
在此次會議中,所有參與會議的人員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在不同的意見中取其精華,凝聚為最符合中國國情革命道路的科學決策,把民主貫徹到中央政治統(tǒng)一領導中,同時把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yōu)勢和工作優(yōu)勢,實現革命的成功。
二、貴州紅色文化的歷史特點
(一)以中國革命為核心的物質文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革命與改造世界二詞同義,貴州紅色物質文化的存在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相結合的生動歷史特點展現。首先,中國革命危在旦夕的關頭召開了遵義會議,此次會議扭轉了革命當下逆風的局面,具有重大轉折意義;遵義會議標志了中國共產黨從青澀走向了成熟,遵義會議召開之后馬克思主義同革命實踐的結合更加實際、靈活、科學;其次,四渡赤水之戰(zhàn)中,毛澤東等同志結合當時革命的具體情況,制定戰(zhàn)略,指揮戰(zhàn)斗,并在過程中與時俱進、靈活多變的轉換作戰(zhàn)方向,是中國革命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偉大光輝戰(zhàn)役;最后,息烽集中營紀念館承載著中國革命歷史的紅色記憶,為中國革命文化傳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
(二)以長征精神為核心的精神文化
中央紅軍在黨的領導下轉戰(zhàn)至貴州期間,召開了遵義會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等系列會議,誕生了以長征精神為核心的紅色精神。黎平會議、候場會議,、遵義會議等系列會議體現了毛澤東等同志對于中國革命的正確戰(zhàn)略指揮,體現了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敢為人先、實事求是的長征精神內涵;“三敢”精神中的“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也高度概括了紅軍長征的革命精神的內核,同時也為新時代貴州新發(fā)展提出新的精神指導。
(三)以黨內民主為核心的制度文化
貴州紅色文化的制度形態(tài)具有黨內民主的歷史特點。遵義會議等系列會議發(fā)展了無產階級政黨建黨組織原則,彰顯了黨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遵義會議集中體現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會議中根據黨內成員的共同意見做出了決議,會議對博古和李德不民主的領導方式提出批評,黨內成員紛紛做出了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對民主集中制理論的發(fā)展和深化,是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理論在中國革命實踐中的生動體現。
三、貴州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
(一)理論價值
精神層面的指引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長久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不斷汲取精神中的力量,民族和國家才能在歷史長河中堅韌向前。對貴州紅色文化的深入挖掘有助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研究,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內容,完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體系。貴州紅色文化是中國紅色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貴州紅色文化內容的詳細梳理能夠拓展中國紅色文化的外延,從而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開拓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獨特篇章。貴州紅色文化精神是中國紅色文化的瑰寶?,F階段,深度挖掘貴州紅色精神,對于中華兒女而言能夠推動紅色基因的傳承,對于中華民族而言對樹立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
貴州紅色精神中的“遵義會議精神”、“黎平會議精神”和“若飛精神”是紅色精神重要組成部分,做好相關紅色精神的理論研究,能夠豐富紅色精神的理論內容,鞭策和激勵著人民向新時代的征程發(fā)出沖鋒的號角。挖掘遵義會議精神的理論內涵,對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黎平會議的“三敢”精神為貴州紅色文化的發(fā)展提供新思路,同時也是貴州人民不斷取得新勝利新的指導思想。
(二)實踐價值
首先,對貴州紅色文化進行深度挖掘能夠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弘揚的實效性,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昂首闊步向前邁進。紅色文化的物質形態(tài)是一種視覺感官刺激更強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紀念館、革命遺址能夠給予受教育者一種更加直觀的形式,突破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界限,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對地方紅色文化的挖掘能夠突出的將當地人民群眾的情感同黨史相結合,讓受教育者更加增強國家認同。
遵義會議中,在戰(zhàn)略、方針、組織上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充分發(fā)揮了馬克思主義優(yōu)秀的品質理論聯系實際,獨立自主的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具體實際相結合解決問題,真正的做到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一種科學的思想武器。自此,中國革命道路的風貌也煥然一新開啟了新篇章。遵義會議精神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優(yōu)勢,具體體現在堅定的理想信念、嚴格的黨風黨紀、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方面,不僅體現了我黨在真理面前敢于創(chuàng)新、堅定理想信念,能夠及時修正錯誤,在面對問題時務實擔當和實事求是的積極態(tài)度,也不斷激勵著貴州人民找到精神力量,共創(chuàng)多彩貴州,齊心協力共筑中國夢,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征程;三敢精神不僅僅是從精神層面拓展了紅色文化的外延,從實踐的角度出發(fā)三敢精神在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中也提供了強大的實踐動力、寶貴經驗。貴州的文化和經濟長期滯后于沿海中東部地區(qū),使得貴州的紅色文化資源的研究和保護也深受影響。但自近幾年來,貴州黨委和廣大人民受“三敢”精神、遵義會議精神等紅色精神的影響,堅定初心,敢于在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中闖出新路,成為大數據研究基地;敢于在文化研究中提出創(chuàng)新,成為中宣部公布的多個愛國教育基地之一;敢于在脫貧攻堅戰(zhàn)中挑戰(zhàn)困難,成為中國減貧奇跡的精彩篇章,取得偉大勝利。
其次,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和開發(fā)首先要對相應的紅色資源進行挖掘,通過對貴州紅色文化的脈絡進行梳理和探索有利于貴州紅色資源進一步發(fā)展,貴州紅色文化想要發(fā)揮其價值必須依托合理的開發(fā)和積極的保護。貴州的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明確紅色資源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之后,從理論層面上能夠對紅色文化進行補充、完善、傳承,從實踐層面上能夠通過對貴州紅色文化挖掘,進而修繕相關革命遺址、紀念館等增加紅色文化傳承的載體、豐富紅色文化的弘揚形式。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徐東升.中華民族精神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4.
王炳林,張?zhí)┏?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發(fā)展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張?zhí)┏?,常?紅色文化資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求實,2016,(11).
李捷.紅色文化與文化自信[J].紅旗文稿,2017,(14).
作者簡介:李昂,1994.8,女,漢族貴州六盤水,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