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光
同樣的布料,設計出來的衣服款式新穎,就會引領潮流;同樣的材料,寫出來的作文結構精巧,也會受到青睞,獲得高分。結構是什么?簡而言之,結構就是作文的組織構造。如果說主題是作文的“靈魂”,材料是作文的“血肉”,那么結構就是作文的“骨架”了。有了堅實的骨架,作文才能“立”起來;相反,如果沒有“骨架,”“靈魂”就無處寄托,“血肉”也無處依附??梢娊Y構對于作文至關重要。
一、抓住要點
1.結構必須為主題服務。
主題是作文的統(tǒng)帥和靈魂,作為作文骨骼的結構,當然要支撐主題,為主題服務。結構的作用就是通過對材料先后、詳略的處理,段落層次的劃分,開頭、結尾的巧妙設計,伏筆、照應的精心安排,使作文形成一個勻稱而完整的有機體,深刻、完美地表現主題。
2.結構必須完整。
作文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如同客觀事物有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局等過程,缺少哪部分,都是不完整的;作文的結構也是如此,應有開頭、結尾的起合,過渡照應的轉承。
3.結構要適應不同文體的需要。
不同文體的作文,具有不同的結構特點。比如寫記敘文,就要寫出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而寫景的作文,就要以時間或空間的變換為線索……總而言之,作文的結構受到文體的制約。
4.結構要富于變化。
各種文體的結構雖然大致有規(guī)律可循,但是同學們在寫作時一定不能一成不變地套用某種結構,而應該根據作文的主題和文體特點,綜合思考,力求避俗避濫,設計出獨特而新穎的、表達效果最佳的篇章結構。
二、巧設結構
1.小標題式
在作文中按內容層次設置小標題,這是近年中考作文中較為普遍的一種寫作結構。設置新穎獨特、富有吸引力的小標題是這種結構的關鍵。一要“準”,小標題的內容必須和本節(jié)內容一致;二要“短”,短則凝練、含蓄、有力;三要“巧”,或欲擒故縱,或制造懸念,或幽默風趣,或層層遞進;四要“新”,要避免雷同,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設置小標題時,同學們可以引用詩詞名句、簡短的名人名言;可以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方法;可以使用特殊句式,甚至可以適當使用數學符號、標點符號等。如《良師》這篇作文,考生巧妙采用“我心中有一片綠”“我心中有一頭老牛”“我心中有一群大雁”三個小標題,分別寫了從小草、老牛、大雁的形象中得到的感悟,領悟到應堅強、踏實和團結一致的道理。最后總結全文,照應全篇。
2.問答對話式
這種方法將“問”與“答”作為作文的主要結構,可以一問一答,也可以幾問幾答,問什么就答什么,不能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如果是幾問幾答,則前一問答與后一問答之間要存在邏輯關系,且所有的問答都要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圍繞同一個中心進行組合。運用這種結構,能夠通過富有特點的語言刻畫人物,而且可以使作文具有更加濃厚的生活氣息。
需要注意的是,人物對話總是在一定的場景中進行的,因而對話的敘寫往往需要限定在某種特定的情節(jié)或背景下,還要注意人物的語氣、對話的節(jié)奏。如果通過這種結構來記事,一定不能忽略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變化,對話描寫應該是對故事情節(jié)的補充和完善。
3.一線串珠式
一線串珠,是指用一條清晰的線索將體現作文主旨的各個材料串接起來,連綴成篇。
一線串珠式結構的常見表現形式包括:(1)選取具有象征意義或特殊價值的事物作為線索,將全文連成一個整體;(2)將“感情”或“事件”作為線索,貫串全文;(3)以時間、空間的轉換為線索;(4)以人物為線索。運用這種方法還要注意:(1)用作線索的連綴物應該是有意義的,能體現作文主旨和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系;(2)線索既要一以貫之,又應注意虛實明暗,連續(xù)間斷,使行文有起伏、有變化。
4.鏡頭剪接式
鏡頭剪接式是指借用電影藝術中剪輯畫面、組接鏡頭的方法來謀篇布局。其特點是突破了時空的連續(xù)性和事件的完整性的限制,將生活的片斷、典型的細節(jié)、多變的場景,甚至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巧妙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運用這種結構,可以省略繁瑣敘述,突出主要情節(jié),增強作文的節(jié)奏感、視覺感、畫面感,使作文層次分明,引人入勝。
5.書信日記式
近年的中考作文中,運用日記或書信展開情節(jié)的寫作方式逐漸增加。這兩種格式表達自由、結構靈活,可以記敘、議論,也可以抒情,能避免內容空洞、結構混亂等問題。
使用這種方法,除了要注意符合書信、日記的格式特點外,還應該有所變通:可以將日記或書信穿插在故事中,作為故事的情節(jié);也可以由幾則日記或幾封短信連綴成一篇作文,表達一個主題;還可以把日記或書信作為作文的主體,另設開頭和結尾。
6.段落排比式
排比不僅能運用在語言表達方面,還可在作文的謀篇布局上大做文章。巧妙地在作文的主體部分采用“排比”,可以很好地架構起全文的結構,使作文形成排山倒海之勢。
三、警惕誤區(qū)
1.入題太慢,漫無邊際。
作文的開頭是全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內容、文體、風格的不同,作文的開頭也呈現出千姿百態(tài)、異彩紛呈的特點。但無論如何開頭,一定要能引領全文、表現主題,不落俗套、激發(fā)興趣。作文的開頭會給讀者留下極深的第一印象,開頭引人入勝,讀者自然有興趣;開頭枯燥乏味,則令人望而生厭。因此,寫好開頭是作文的關鍵。有些考生的開頭,往往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或是漫無邊際,游離于主題之外,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2.結尾倉促,收束無力。
結尾和開頭一樣,也是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表現主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紙鲎魑牡慕Y尾,不管是呼應篇首、自然收束,還是以抒情、議論作結,卒章顯志、點石成金,都要做到語言簡潔,收束有力。既有畫龍點睛、深化主題之功,又有余味無窮、增強作文感染力之妙。如果辛苦寫了一篇作文,只因結尾不佳而被掩蓋了亮點,豈不是“為山九仞,巧虧一簣”?在考場作文中,許多考生在結尾時經常出現的問題包括:(1)畫蛇添足、拖泥帶水;(2)結尾倉促,粗糙平淡;(3)強行拔高,蒼白空洞。同學們在寫作時要引以為戒。
3.銜接生硬,文意阻塞。
考生在行文過程中,要始終把控整體,用整體統(tǒng)帥局部。過渡是作文材料的粘合劑,是段與段、層與層銜接的橋梁。凡是思路轉折、敘事更迭、人物轉換、層次變化、總分起始等轉變,都要用關聯詞、過渡句或過渡段銜接,力爭做到自然流暢。此外,還要注意必要的照應。一些考生的作文總給人“支離破碎”“不知所云”之感,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注意層與層、段與段、事與理、人與物之間的聯系,缺乏必要的過渡和照應。
總之,考場作文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只有根據主題的需要構筑一個合適的“建筑結構”,才能使我們的思路更明晰、行文更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