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忠心,黎姍姍*
(貴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2)
冠脈介入治療因具有創(chuàng)傷小、效果好等優(yōu)勢,成為當前臨床治療冠狀動脈鈣化病變中度患者首選方法,但大部分老年患者冠狀動脈鈣化病變程度較為嚴重,硬化血管會阻止導絲通過,導致介入治療手術失敗[1]。臨床當前認為冠脈壁鈣鹽沉著是誘發(fā)冠狀動脈鈣化病變的主要原因,因此將消除鈣化斑塊、擴張冠脈血管作為該病治療方向,有研究指出冠狀動脈旋磨術可擴張血管,確保介入手術順利操作,基于此本次選擇50例老年冠狀動脈重度鈣化病變患者,開展冠狀動脈旋磨術治療,匯總:
取2017年05月~2019年06月接收的老年冠狀動脈重度鈣化病變患者(n=50)研究。試驗組中14例男、11例女,年齡區(qū)間(61.38~82.64)歲,年齡均值(71.56±8.92)歲;合并癥:14例高血壓者、8例糖尿病者、3例高脂血癥者。對照組中13例男、12例女,年齡區(qū)間(61.54~83.54)歲,年齡均值(72.21±10.04)歲;合并癥:12例高血壓者、7例糖尿病者、6例高脂血癥者,對比P>0.05。
排納標準:
(1)排除:冠脈內(nèi)血栓者;嚴重內(nèi)膜撕裂者;嚴重心功能不全者;血栓性或潰瘍性冠狀動脈病變者;嚴重的成角病變(>60°)者;有明顯內(nèi)膜撕裂的病變者;導絲不能通過的慢性完全閉塞病變者;彌漫性病變者;嚴重左心功能降低者。
(2)納入: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冠脈造影確診者;年齡60歲以上者;血管內(nèi)膜嚴重鈣化的病變者;冠狀動脈開口病變,旋磨后減少斑塊移位與邊支閉塞者;選擇性的彌漫性支架內(nèi)再狹窄的病變者。
納入研究50例患者術前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調(diào)脂藥物治療,而后進行手術治療。
1.2.1 非旋磨術治療
經(jīng)常規(guī)治療后直接行介入治療。
1.2.2 冠狀動脈旋磨術治療
使用旋磨儀進行治療,首先使用較小的旋磨頭進行旋磨治療,并使用500 mL氯化鈉、2.5 mg硝酸甘油、2.5 mg維拉帕米、5000單位肝素進行加壓灌注治療,以減少摩擦。旋磨儀轉速1.6×105~1.8×105轉/min,隨后逐漸增加旋磨頭直徑,10~20 s/次,間隔1~2 min后酌情再次旋磨治療1~3次,治療過程中加強對患者心率、血壓、心電圖變化的觀察。旋磨成功:旋磨阻力消失、轉速或聲調(diào)便低表示旋磨成功[2]。
根據(jù)介入治療成功率評價旋磨效果,顯效:旋磨后介入治療成功;有效:旋磨后介入治療難度減小;無效:旋磨后未成功介入治療[3]。
旋磨治療后常見心室顫動、心臟驟停、心肌梗死、冠脈穿孔等并發(fā)癥。
評價患者射血分數(shù)、支架直徑、支架長度、血管狹窄程度等手術指標。
手術指標歸屬計量資料范疇,檢驗值用t、平方差表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臨床療效為計量資料范疇,檢驗值以%、x2表示,50例患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借助SPSS22.0分析,檢驗結果以P表示。
試驗組25例患者顯效11例(44.00%)、有效9例(36.00%)、無效5例(20.00%),對照組25例患者顯效8例(32.00%)、有效6例(36.00%)、無效11例(44.00%),臨床療效實驗組80.00%高于對照組56.00%,
試驗組25例患者2例心室顫動、1例心臟驟停、1例心肌梗死、1例冠脈穿孔;3對照組25例患者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兩組對比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x2=5.5556,P=0.018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試驗組25例患者射血分數(shù)(60.51±8.21)%、支架直徑(2.52±1.01)mm、支架長度(28.02±0.98)mm、血管狹窄程度(2.01±0.42)%優(yōu)于對照組,詳見表1。
冠狀動脈鈣化病變?yōu)樾难芗膊?,多以老年人為好發(fā)群體,具有死亡率、致殘率較高特點,是當前危及我國居民的高發(fā)疾病。對冠狀動脈鈣化病變患者實施介入治療對心臟領域醫(yī)務人員工作能力有較高挑戰(zhàn),因老年患者血管質(zhì)量較差,嚴重冠狀動脈鈣化病變患者血管斑塊硬化嚴重,因此常規(guī)介入治療難度較高,不僅成功率較低,且手術時間長、預后差,因此需結合當前醫(yī)療技術改善這一現(xiàn)狀,以提高介入治療成功率,改善冠狀動脈鈣化病變患者預后效果。
表1 手術指標()
表1 手術指標()
組別 n 射血分數(shù)(%) 支架直徑(mm) 支架長度(mm) 血管狹窄程度(%)試驗組 25 60.51±8.21 2.52±1.01 28.02±0.98 2.01±0.42對照組 25 65.61±8.02 3.13±1.11 28.68±1.21 2.35±0.62 t-- 2.2218 2.0323 2.1194 2.0710 P-- 0.0310 0.0477 0.0393 0.0277
冠狀動脈旋磨術解決血管鈣化病變安全性高60%,若患者無心臟不良事件,且心臟病變血運重建率低至10%,可確保旋磨效果,且結合臨床情況發(fā)現(xiàn)旋磨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操作人員專業(yè)能力、操作水平有明顯相關性,旋磨頭推進速度、儀器轉速、旋磨頭大小、旋磨儀器操作熟練程度可決定旋磨效果,因此醫(yī)院需加強醫(yī)務人員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盡可能提高本院醫(yī)師旋磨專業(yè)程度,以確保旋磨效果及旋磨安全性。旋磨多經(jīng)橈動脈進行,多橈動脈條件不好者可選擇肱動脈完成手術,還需嚴格控制手術適應癥,以提高旋磨效果,確保介入手術治療時導絲可順利置入血管。
研究結果:試驗組25例患者經(jīng)冠狀動脈旋磨術治療后臨床療效80.00%、支架直徑為2.52±1.01 mm、支架長度為28.02±0.98 mm、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0.00%與對照組比差異顯著,該研究結果與張榮先[3]等研究一致,表明:將冠狀動脈旋磨術應用在老年冠狀動脈重度鈣化病變患者介入治療前,對提高介入治療成功率,降低支架直徑、支架長度,改善射血分數(shù)、血管狹窄程度有積極作用,但該方法治療后會出現(xiàn)心室顫動等并發(fā)癥,因此術前需做好細致準備,選擇專業(yè)程度高、責任心強醫(yī)師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