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輝 熊雪麗
【摘要】慢阻肺(英文簡稱COPD),為臨床多發(fā)、常發(fā)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相關研究顯示,在未來幾年內,COPD(慢阻肺)將成為致成年人死亡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須要重視慢阻肺疾病的治療。目前,臨床多給予慢阻肺穩(wěn)定期患者以肺康復治療;該種治療方案具有一定的個性化與綜合性特征,主要目的在于促進COPD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慢阻肺;肺康復;護理綜述
近幾年,臨床康復醫(yī)學基于臨床醫(yī)學基礎上得到全新發(fā)展與延伸,基于此種背景下,COPD緩解期肺康復治療得以誕生,并得到廣大醫(yī)師認可與推廣。肺康復方案提出的本質在于延緩慢阻肺患者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維持COPD患者肺部適當功能,以此改善其日常生活質量與活動能力。下面,本文將就慢阻肺緩解期肺康復護理新進展進行一系列闡述,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硪欢◣椭?/p>
一、康復教育護理
針對慢阻肺緩解期患者而言,康復教育護理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提升COPD患者疾病認知水平,使其在正確看待疾病病情的同時認識到相關呼吸康復訓練對控制疾病發(fā)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有關醫(yī)護人員應根據(jù)患者基礎信息構建個性化管理檔案,評估患者疾病情況以及身體體質等多方面情況后制定個性化康復方案,同時,還應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視頻或發(fā)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的方式將患者講解COPD肺康復治療措施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內容,勸誡患者戒煙、戒酒。
二、營養(yǎng)指導護理
臨床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約有25%至65%的慢阻肺患者存在機體營養(yǎng)不良情況。但因慢阻肺緩解期肺康復治療中營養(yǎng)支持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相關醫(yī)護人員應做好患者的營養(yǎng)指導:(1)口服營養(yǎng)。應將口服作為營養(yǎng)支持的首選途徑。日常,應指導患者科學、合理飲食,同時還應嚴格注意食物的烹飪方式以及色香味等;禁止食用胡蘿卜以及豆干等導致腹脹、產氣等食物。若患者存在缺氧癥狀,則可在日常進餐時或餐前給予其氧氣供應,如此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慢阻肺患者進食欲。應給予慢阻肺患者家屬以營養(yǎng)指導,引導家屬監(jiān)督患者日常飲食情況,保證患者日常營養(yǎng)攝入比例控制在20%的脂蛋白、20%的脂肪、20%的糖。(2)靜脈營養(yǎng)。除口服營養(yǎng)外,還可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為慢阻肺患者補充白蛋白、脂肪乳既復方氨基酸等營養(yǎng)素,以此改善患者機體營養(yǎng)狀況與呼吸功能,促進其疾病盡早好轉。
三、長期氧療護理
(一)給氧的方法
臨床研究人員通過對比雙鼻、單鼻導管以及鼻塞三種給氧方法后,發(fā)現(xiàn)上述三種給氧方法均不會導致慢阻肺患者呼吸、脈搏以及血氧飽和度出現(xiàn)較大變化。一般情況下,臨床普遍會給予慢阻肺患者以面罩吸氧,因此種給氧方式具有好固定、氧流量大以及無氣道粘膜刺激等很多優(yōu)勢;但實際氧療過程中,部分患者處于清醒狀態(tài)下不愿使用面罩吸氧,認為該種氧療方式不利于交談和咳嗽等,因此目前臨床多給予慢阻肺氧療患者以雙鼻導管氧療法。
(二)氧療時的濕化
有文獻顯示,部分嚴重缺氧的COPD患者在長時間吸入常規(guī)濕化氧氣后出現(xiàn)了不良反應,如痰液粘稠、氣道干燥以及痰栓等。因此,日常吸氧時,應注重氧氣的濕化,可通過加溫的方式濕化氧氣到40°到60°,如此可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促進其痰液的稀釋。
(三)家庭氧療
臨床上,無法為慢阻肺患者辦理終身住院,因此在有效控制病情后,患者即可出院回家;但回家仍需進行長期氧療,如此才可有效控制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延長COPD患者生存周期。
四、呼吸肌鍛煉
首先是吸氣肌和阻力呼吸訓練:選擇容量為800ml至1000ml的氣球作為訓練道具,指導患者正確深呼吸,隨后用嘴含住吹氣口,盡力將體內的氣吹進氣球內,直至氣盡為止;重復上述操作3到5分鐘,3-4次/日。其次是縮唇訓練:指導患者做吹笛子的動作,即噘嘴并保持這一動作進行呼吸訓練。再次是腹式呼吸:指導患者將注意力集中于腹部,并同時用嘴呼吸,感受腹部肌肉的上下起伏;呼吸過程中保持呼氣、吸氣時間比例為2比1;重復呼吸動作10到15分鐘,2-3次/日。最后是全身耐力訓練: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有氧運動項目,如騎自行車、跳廣場舞、打太極拳以及散步、慢走等,每次運動時間20分鐘至45分鐘,每周至少運動3次。
五、氣道分泌物清理護理
(一)體位引流
結合患者實際肺部解剖位置選擇合適體位,并利用體位進行引流和促進排痰的目的。但同時也需要注意體位引流時間不宜過長,且避免給存在肺栓塞、肺水腫以及出血性疾病等患者使用。
(二)胸部叩擊與胸壁震蕩
肺康復治療護理中,可通過叩擊患者胸部或震蕩胸壁的方式來輔助患者排痰,尤其是針對一些無法自主排痰的老年患者以及意識障礙患者。
(三)咳嗽訓練
應指導患者掌握爭取咳痰方法,避免患者出現(xiàn)爆發(fā)性咳嗽而引起氣胸。日??陕?lián)合使用胸部叩擊、咳嗽訓練以及霧化吸入等方式,來改善患者呼吸道通氣,防止患者發(fā)生感染。
六、心理指導護理
因疾病反復、治療周期較長等原因導致COPD患者易產生負性心理,因此,應給予患者以良好心理干預;通過心理干預來強化患者治療自信心與依從性。實際護理中,可通過構建深入溝通、榜樣案例講解以及??漆t(yī)生會診等多樣化方式開展心理干預,以此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同時,還可鼓勵和指導家屬參與日常護理工作當中,多多給予患者以鼓勵、支持和安慰,以此給予患者以家庭溫馨感。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慢阻肺緩解期肺康復護理工作的開展對促進COPD患者疾病康復有著積極意義,作為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應遵循“以患者為中心”原則,給予患者以全方面護理,從而切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提升其日常生產質量。
參考文獻:
[1]謝書紅,張敏敏,張迪. 敘事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負面情緒和滿意度的影響[J]. 心理月刊,2021,16(24):117-119.
[2]閆娟娟,李鑫慧. 基于護理安全質量管理信息平臺護理重度慢阻肺患者的效果評價[J]. 慢性病學雜志,2021,22(10):1547-1549+1552.
作者簡介:任玲輝(1985.9),女,漢,重慶市涪陵區(qū),主管護師,本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