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召偉,趙育強(洛陽市第一中醫(yī)院周圍血管科,河南 洛陽 471000)
下肢靜脈曲張為血管外科常見疾病,我國發(fā)病率達10%,包括分支靜脈、大隱靜脈、小隱靜脈,其中以大隱靜脈曲張(VGSV)為主,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患肢疼痛、腫脹、酸脹等,影響患者日常工作與生活[1]。下肢VGSV早期癥狀不甚明顯,患者就診時通常伴有皮膚色素沉著、潰爛、靜脈炎等,臨床多采取外科手術方法治療,伴隨微創(chuàng)理念的深入,泡沫硬化劑聚桂醇以其優(yōu)良療效與獨特物理特性受到廣泛關注,不僅止血效率高,且術后并發(fā)癥少[2]。本研究選取我院下肢VGSV患者110例,分析聚桂醇輔助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的療效、安全性?,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06~2019-01下肢VGSV患者110例,依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各55例。對照組女31例,男24例;年齡32~75歲,平均(53.85±10.06)歲;病程2~14年,平均(7.91±2.83)年;病變部位:32例左側,15例右側,8例雙側。觀察組女32例,男23例;年齡33~74歲,平均(54.63±9.59)歲;病程3~15年,平均(8.24±2.59)年;病變部位:30例左側,16例右側,9例雙側。兩組年齡、性別、病變部位、病程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納入標準:患者知情、自愿并簽署同意書;符合2016年《硬化劑治療下肢靜脈曲張(中國)專家指導意見》[3]中下肢VGSV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伴有心肝腎臟器功能異常、精神疾病、手術禁忌證、深靜脈血栓;合并由腫瘤引發(fā)的靜脈曲張;過敏體質。
術前指導患者站立,標注曲張靜脈。
1.3.1 對照組: 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治療,取平臥位,硬膜外麻醉,在患肢腹股溝卵圓窩位置做一斜切口(2cm左右),游離大隱靜脈根部各分支,暴露股靜脈入口,進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使用剝離器剝落大隱靜脈主干,結扎淺靜脈團,術畢以彈力繃帶包扎,后改用醫(yī)用彈力襪。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聚桂醇治療,取平臥位,硬膜外麻醉,在患肢腹股溝卵圓窩位置做一順皮紋切口(3cm左右),游離大隱靜脈根部各分支,暴露股靜脈入口,進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以7號頭皮針軟管在遠心端插入導管(深5~10cm),抬高下肢,超聲引導下將聚桂醇自大腿根部向足踝方向多點、分段穿刺注射,大隱靜脈主干推注6mL,而各分支按照術前標注使用頭皮針進行穿刺,各穿刺點距離3~5cm,每點各推注1.5~2.5mL聚桂醇,手術結束后立即以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兩組雙側下肢VGSV患者均首先對癥狀較重的一側進行手術。
根據靜脈疾病CEAP分級法評估兩組療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CEAP分級提升>1級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CEAP分級提升1級或無變化為有效;臨床癥狀、CEAP分級無變化為無效[4]。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
(1)比較兩組療效。(2)比較兩組圍手術期指標(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3)比較兩組術后12h、24h、48h、72h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用數(shù)字0~10表示疼痛程度,7~10代表疼痛劇烈,難以忍受,4~6代表疼痛尚能忍受,0~3代表輕微疼痛,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高[5]。(4)比較兩組術前、術后6個月靜脈臨床嚴重程度評分(VCSS),包括疼痛、潰瘍、靜脈曲張、水腫等項目,各項目評分0~3分,各項目評分總和為總評分,評分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6]。(5)比較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局部瘀斑、淺靜脈炎、皮下血腫等。
觀察組34例顯效、21例有效;對照組31例顯效、24例有效。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較少,住院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較短(P<0.05),兩組手術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
與對照組比較,術后12 h、24 h、48 h、72 h觀察組VAS評分較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AS評分比較分)
隨訪6個月,兩組各脫落1例病例。術前,觀察組VCSS評分為(6.59±2.02)分,對照組為(6.63±1.98)分,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6個月,觀察組VCSS評分為(1.79±0.92)分,對照組為(2.25±1.06)分,觀察組VCSS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
觀察組1例局部瘀斑、1例淺靜脈炎、1例皮下血腫;對照組4例局部瘀斑、6例淺靜脈炎。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45%(3/55)低于對照組18.18%(10/55,P<0.05)。
下肢VGSV的發(fā)生與肥胖、長期站立等有關,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可出現(xiàn)皮膚色素沉著、瘙癢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下肢潰瘍、腫脹等[7]。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療效確切,但具有創(chuàng)傷大、恢復慢等不足[8]。
聚桂醇是一種國產泡沫硬化劑,注入曲張靜脈內會產生靜脈血栓,使得靜脈管壁缺氧,導致膠原纖維增生,延伸至血栓,促使彈力纖維斷裂,另外,還能產生肉芽組織,使靜脈萎陷,出現(xiàn)纖維化,形成纖維索條,使得靜脈腔永久閉塞,從而發(fā)揮治療作用[9]。但聚桂醇是以液體形式注入曲張靜脈,會被血液稀釋并迅速被血流沖走,降低治療效果,故其一般輔助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治療下肢VGSV。聚桂醇輔助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可避免靜脈剝脫術引發(fā)肢體腫脹、神經損傷,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并能降低復發(fā)率[10]。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手術時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較少,住院時間、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較對照組短,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聚桂醇輔助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治療下肢VGSV患者療效確切,不延長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促進康復,安全性高。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術后12h、24h、48h、72h觀察組VAS評分較對照組低,術后6個月VCSS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說明聚桂醇輔助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治療下肢VGSV患者,可緩解術后疼痛,減輕病情。應用聚桂醇輔助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應注意:(1)采用局麻,術后能快速下地行走,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深靜脈血栓發(fā)生風險;(2)注射聚桂醇時取仰臥位,抬高下肢,從大腿根部向下打。
綜上,聚桂醇輔助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治療下肢VGSV患者療效確切,不延長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緩解術后疼痛,減輕病情,促進康復,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