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凱汶
【摘要】隨著高中教學的深入,學生們開始對議論文產(chǎn)生更為深入的了解,但在實際寫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沒有寫作頭緒、無法確定方向等問題。很多時候,學生是具備一定的寫作基本功以及素材積累的,但一到實際動筆的時候還會感覺到無從下筆,整體的寫作思路也會十分雜亂。在這樣情況下寫出來的議論文往往缺少足夠的梳理與引導,也難以在考試中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因此加強議論文的寫作教學十分必要。
【關鍵詞】高中議論文;論證
一、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展開多維度論證的必要性
(一)當前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存在問題
議論文寫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但就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在議論文寫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部分學生在進行議論文寫作的時候往往不會對論點進行深入分析,針對論點的論述缺少足夠的理論支撐,只能借助簡單的舉例說明加以補充;同時,論據(jù)的疊加沒有逐步深化的趨勢,只是在進行簡單的平鋪直敘,沒能有效開展觀點的拓展和演進。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寫出來的議論文就會存在觀點片面、維度單一、思路雜亂的問題,因此加強對在高中議論文多維度論證的教學、完成議論文寫作教學實踐的摸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有助于提升文章深度
在高中議論文寫作中開展多維度論證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準確找到議論文多個視角與層次的論述要點,進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論證的廣度與深度,提升其思維發(fā)散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議論文之所以可以稱為高中考核的重點,主要是因為其具備著很強的邏輯性與思想性,而加強學生對議論文寫作論證技巧的掌握不僅是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的教學要求,同時還是高考作文等級評價標準的要求之一。因此,在對學生展開議論文教學的時候應引導其從歷史、政治、文化等多個維度展開論證,將發(fā)散性思維引入議論文的實際寫作當中,不僅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體會到議論文的深刻魅力,還對其未來的全方位發(fā)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二、高中議論文多維度論證的教學策略
(一)加強多維度審題
每一個事物都具備著多維度的影響因素,而這些因素往往也是復雜、交叉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展開論述的過程中不能只針對一個角度展開討論。為進一步在議論文寫作中展現(xiàn)出清晰的觀點,在寫作之前就應準確掌握整篇文章的輪廓。在平時作文教學中,應針對學生開展思維發(fā)散訓練,針對作文的題目展開想象,通過精準的審題最大限度地避免偏題、跑題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審題的過程中,應建立多維度的思考體系,沿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探究題目的真實意義。很多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都會對題目產(chǎn)生誤解,進而無法準確掌握其中蘊含的主要情感。面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深化理解題目的閱讀材料,進而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拓展思維,準確制定文章的題目和寫作思路。同時在平常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重點針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加強訓練,進而有效保證學生可以在考試中對作文的材料做出準確評判。
(二)對寫作材料進行全面分析
學生在分析寫作材料的過程中不能只結(jié)合一個角度進行,而是要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地展開思考,進而有效保證議論文立意的準確性。通常情況下,高考的議論文材料往往會結(jié)合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來確定,這也就大大提升了高考作文主題的靈活性、開放性與不確定性,這也就要求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應樹立新穎的寫作思路,充分面對作文主題的多樣性。因此在日常開展議論文訓練的過程中,應培養(yǎng)學生閱讀作文材料的能力,幫助引導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對材料的內(nèi)涵進行思考,從而可以在實際的考試中獲得更高的分數(shù)。另外,針對材料的實際內(nèi)容可以總結(jié)出多個論據(jù),而在實際寫作的時候?qū)⒍鄠€論據(jù)有機結(jié)合,進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出現(xiàn)跑題、偏題的問題。
(三)從多個角度展開論證
1. 縱向思維論證法
站在縱向思維論證的角度上來說,文章總體的多維度分析思路可以分為概念界定、意義闡述、探討原因、分析手段、提出對策等環(huán)節(jié),這樣層層遞進的思路有效呈現(xiàn)出議論文總體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過程。因此在列議論文提綱的時候,首先要提出需要探討的問題,進而在第一個維度中將“是什么”準確提出,并針對其內(nèi)涵與表現(xiàn)加以探究。其次是對問題的分析過程,主要可以從原因、優(yōu)勢、弊端等角度圍繞“為什么”展開論述。最后也就是第三個維度,通過對相應解決對策的討論以縱向思維的方法對“怎么辦”加以闡述。總體來說,學生以縱向推進的思維展開寫作,主要就是針對“性質(zhì)———原因———背景———對策”的流程論述,有效形成完善流暢的思維體系。
2. 橫向思維論證法
對于橫向辯證方法來說,論證的角度可以分為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以及主觀、客觀與理論、實踐等等,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橫向論述的維護不可以存在遞進的趨勢,而是應該屬于同樣的角度域當中。這樣的論證思維不僅是議論文寫作的要求,同時也是當代學生思維培養(yǎng)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在《中國教育報》中對高考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旨在通過高考完成我國引領價值觀念、樹立道德情操的重要目的。同時要求學生應開拓思維,著眼于歷史、現(xiàn)在與未來,加深從國際到國內(nèi)、社會與個人的思考,并可以對其進行融會貫通,肩負起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使命。這樣的培養(yǎng)目標恰恰與議論文的論述體系不謀而合,因此加強橫向論述的培養(yǎng)具備著十分關鍵的現(xiàn)實意義與實踐意義。
綜上所述,議論文教學是高中語文學習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效掌握議論文多維度論證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勢。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議論文的寫作水平,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加深寫作技巧的滲透與導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其可以從不同角度展開多維度論證。同時,還要加強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并將其反映在議論文的寫作中,借助更為豐富的論據(jù)論證自己的論點,提升議論文的寫作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楊倩、龍世華《在高中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初探》,《教育導刊》2019年第5期。
[2]李焱珊《以辯論助力時評寫作—提高高中時評寫作訓練有效性之策略研究》,《語文月刊》2018年第6期。
[3]沈磊《高中作文的思想性與思辨能力》,《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8年第6期。
[4]朱少山《基于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高中語文教學》,《語文知識》2015年第11期。